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沙市市是濒临长江的一个中小城市,有二十多万人口,轻纺工业比较发达,是湖北省荆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工业,科技、文化以及城市建设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一九八三年全市人平国民收入达到1128美元。但是科技人材特别是高中级专业人材十分缺乏,现有技术人员只占全市工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这是沙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薄弱环节。而沙市在三中全会以前基本上没有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沙市地处古云梦泽西部边缘,濒临长江,当水陆之冲,物产富丰,为湖北名市之一,以市容繁华、新兴轻纺工业城市称著于世。探明沙市历史地貌及其演变过程,不仅有助于对当地历史的了解,而且直接关系着该市的市政建设。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城经济"和"市经济"的综合性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与需求高涨并存、城市土地数量导向与利用质量不足并存、城市产业结构供给低端化与需求高端化并存及城市劳务低效率流转与高协作要求并存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从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使用的支撑体系、城市土地高质量利用的承载体系、城市产业结构高质量优化的内生体系以及城市劳务高质量流转的保障体系四方面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最终通过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等为主的"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以实现城市劳务高效率流转等为主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4.
荆州地区经济学会、《荆州师专学报》编辑部、荆州师专政教科于5月23日在荊州师专举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生产力标准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沙市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正初:“生产力标准”的讨论事实上是“实践标准讨  相似文献   

5.
建国40多年来,沙市纺织工业的发展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仅有16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兴起了40多家纺织企业,形成了在全国较有名气的纺织基地。纺织工业因此而成为沙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这座江汉明珠城市中最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工业支柱。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原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也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少压力和冲击。究竟如何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如何协调大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武汉市为例,在系统分析大城市人口增长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人口增长对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探讨大城市人口控制的对策与途径,以期能给城市管理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受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劣势双重因素的影响,城郊县(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优势、缩减劣势,是发展城郊经济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城郊县(市)如能进一步形成独立于城市甚至超前于城市的经济优势,则会为其区域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国时期市的兴起,改变了秦统一以来中国只有面状的地域型政区的行政区划模式,此后这种点状的城市型日益重要。本文回顾了民国时期市的出现和扩展的过程,分析了其间产生的151个市的空间分布状况,指出市最早产生在沿海通商口岸,口岸城市近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是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受此驱动的各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中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于市能否设立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和税收数量,传统的各种等级的行政中心如果能够较早被设立为市,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它们经济有所发展并承担起区域经济中心的结果,否则设市要慢一些甚至不能设市。  相似文献   

9.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数量少、等级规模结构不完善、城市弱态集中,最为突出的则是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市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过来又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振兴西部经济的关键在于强化经济增长核心与节点的有机联系,重新构筑新型的城市经济关系,强化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联系、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加速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城市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作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与市的关系角度,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所经历的城与市分离的原始城、城与市简单结合的城市以及城与市完全融合的城市这样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状况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未来,也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地方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中小城市的交通问题逐渐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已经关系到这些中小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现就解决当前中小城市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 充分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 发展高教事业是建设现代化大城市需要绵阳市的宏伟规划是要建成现代化大城市。而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具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四大功能,四者缺一不可,必须协调发展。而高等教育又是城市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功能齐全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之一。绵阳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处在全省前列,但高等教育却显弱势,因而,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绵阳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力发展各类高等教育,不仅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在校生人数、毕业留绵者人数、因此而带来的流动人口),而且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城市化不仅存在城市数量偏少、经济规模小、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等特征,更存在城市化率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等问题。应该针对这种现状,积极推进工业化,加大城市化力度,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北意大利的大城市比英格兰的多,且意大利的城市当局权力较大,城市文化和远程贸易都比英格兰的城市有优势。但意大利的大城市通常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控制周围小城市和农村,导致大城市的发展限制了小城市的发展,而使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英格兰的小城市和农村较少受到周围大城市的影响,大城市并未对周围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构成严重的阻碍,大城市与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了合理的城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佳区域。对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应把做大、做好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做大武汉必须调整既定的国土空间规划,改变现有的限制性规定,突出超特大城市特点,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布局。我国长期奉行的限制大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大城市与"城市病"没有正相关关系,只要我们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升级,以良好的产业结构来统摄城市人口的规模化增长,同时真正解决户籍管制问题,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我们就有可能根治中国的城市病,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论证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的本质是生产力空间存在形式,城乡分离对立运动是城市不断发展变化、城市体系出现的过程。现代化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现四化过程中,必须自觉地运用城市组织管理经济,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结合的管理体制。只有建设好现代化的城市,才能促进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我国汽车发展的形势及城市停车难问题的现状,对停车难问题从大城市向中小经济发达城市拓延的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发展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思考.文中还介绍了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结构型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和谐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在此基础上构筑城市经济圈,统筹区域发展。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顺其自然地构建城市经济圈,因市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项目是为整个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共同的、一般的基本服务的各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 ,它的建设和管理是当代城市经济管理的新内容和新重点。如何把握现代城市发展项目的功能和特征 ,科学制定城市项目管理的评估原则、基本流程 ,准确运用“效益—成本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项目投资方案 ,使城市项目管理取得最佳效益 ,是广大城市管理者和经济理论探索者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品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的品牌形象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知名度、吸纳能力、竞争能力和交换能力。从品牌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应从政治、经济、交通、旅游、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定位;指出通过构造知识强市、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和文化强市发展城市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