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着对现代花鸟画的冷漠,笔者步入姚舜熙的个展“实入虚出”,当浏览了他所有的作品之后, 我驻足于“红色系列”前,最初的感动来自于直觉:这是一个勇于向中国画坛单性繁殖的传统挑战的毫无禁忌的画家。说他画的是工笔,却又任性地将大团大团泼墨般的火红揉入画面:说他画的是写意,却又让精致不苟的线描深入每一个细节。不仅如此,他甚至肆无忌惮地摈弃了某些中国画至高无上的教义诸如“留白”之类,而让他所钟爱的色彩尽情泼洒,雄雄浑浑却又清清晰晰,如梦如幻却又真真切切,景象宏大,气势不凡。如幻却又真真切切,景象宏大,气势不凡。 …  相似文献   

2.
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先生曾高度评价说:"他既有写意 与工笔两类作品不同的风彩,又有融写意于工笔中的独创面貌, 后者尤其是他艺术上的不凡建树。在他的作品面前,我们可以 感受到工笔一路的精微感觉和华丽色彩,又可品味到写意一格 的阔大气势与舒放情怀,这在当代中年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3.
<正>张璞一的作品,深受"失去与残留"美学的影响,她寻求自然与人生命价值的无限交融,嵌入视域不断变换的能量。她安静的个性与澎湃的激情相互挣扎,追寻尽精微致广大的意境。画面的耐看以及小细节的精微处理,让她的作品充满灵性与飘逸,深藏一种神秘幻梦之感。她的每一幅作品,观者都会读到画家细腻的笔触、朦胧的诗意以及造型的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4.
接近     
国外有一位军事战地记者,他拍摄的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现场感,令人感到一种血腥和残酷。有人曾这样问他:“为什么拍的照片那么真实并且充满强烈的渲染力?”他说:“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还曾听说过一个古希腊的故事。妈妈交给儿子一把剑,要他习剑。儿子练了一会儿,发现剑太短了。于是对妈妈说,能不能换一把长的。妈妈对他说:“不,孩子,剑短,你跨前一步,剑就变得长了,照样可以击中目标。”一个人握着短剑,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利,就会千方百计接近敌人,更主动地进攻。而握着长剑的人,往往会有优越感,最终被手持短剑甚至没有兵器的人打败。“接近”,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概念,你的身体要不断地接近目标,精神更要接近它。一个人各方面条件不优越,但却信心万丈,就会慢慢看清目标、击中目标、打败对手。  相似文献   

5.
杨程 《领导文萃》2005,(3):141-143
在上海流传着一个怎样让猴子吃辣椒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人向他的两个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猴子吃辣椒?”朋友一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猴子,把辣椒塞进猴子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对于这种解决方法,这领导个人摆了摆手说:“每件事应当自觉自愿的。”朋友二回答说:“我首先让猴子饿三天,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猴子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这个人同样不赞成这种手法。那么,他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这个人笑着说:“其实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猴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合肥市民营企业界出现了一个可喜变化,每到双休日,企业老板们推掉各种应酬,主动走进课堂,参加高校举办的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类培训班。一位私营药械公司的经理在最近3年中,先后参加各类培训10余次,他深有体会地对同行说,参加培训后,现在已经能自如地应对各类涉外业务,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变得更好了。一位最近刚参加一个MBA培训班的私营企业经营者也很有感触地说,前几年是重资本和实力,手头有钱,一、二百万元办个厂就能成功。现在不行了,没有高素质的人,再有经济实力都没有后劲,要想富“口袋”先富“脑袋”。近年来,大多数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7.
高剑峰 《经理人》2007,(2):98-98
若让一个不断向老板伸手索取利益的人留在企业,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会产生“晕轮效应”,对企业造成板坏的影响。表面上看,是他一个人在向老板要利益,实际上,他代表一种势力或者一个派系.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利益,若老板满足他了,随之就可能有一批人,都会向老板索取更多.  相似文献   

8.
圣母院里的钟次第地敲响,咚咚,咚咚……沉重地,凄婉地,好像在陈述着一个故事. 那是些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独眼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还有渊博却邪恶的克洛德副主教. 初始,伽西莫多的出场仿佛给我投射了一个丑恶的影象.他的独眼,他的聋哑,他的驼背,他的巨大和丑陋都让我先入为主地把他当作了大反派.婴儿时,他是一个人人见了都想把他烧死的丑小鸭;青年时,他是一个表面风光但人人唾弃的“愚人王”.他的脸仿佛注定了他就是恶魔的化身.到后来,我才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灵魂.他对像使唤奴隶一样,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这是怎样的一种单纯?  相似文献   

9.
<正> 罗兰贝格作为一个大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尽管日理万机,但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不会忘记哪怕是一件小事。他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各色各样的人物,每一件需要自己和别人做的事情他都会用录音机记下来,让秘书打出并发放给相关的人员。他通常每天会发出40-50个给不同人的“内部备忘”。这当然是在完成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任务:布置工作和做某些决定。但这仅仅是事情的开始。每一份内部备忘都会被写上一个时  相似文献   

10.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1.
实行“流动照片墙”管理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我一直想拥有的“活泼、积极、有序、灵动”的课堂氛围. “流动照片墙”是一幅画,记录着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足迹,它又是一首由学生自己演绎的动听的歌,荡激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在迷人的画境中寻求真善美,让他们在动听的节奏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说到底都不是依靠外在力量,而是靠自己的拼搏奋斗。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否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是成功的关键。从领导的角度看,对下属最大的关心和帮助,莫过于让下属清醒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了。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时,贾姆纳作为美孚公司的代表参加大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他谈了自己的传奇经历——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视察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个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上面的水渍,每擦一下,还虔诚地叩一个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那么做。小伙…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电影《购物狂》中,刘青云是个患有选择恐惧症的病人.电影中有个场景让很多人感同身受,那就是刘青云只到一个特定餐厅,只点一个套餐,如果这个套餐卖完了,他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要点什么东西吃了,最后只能慢慢陷入发病的状态…… 其实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每次在外点餐时也会面临类似情况,看到菜单上那么多的选择,无从下手,所以我们点餐时最喜欢叫别人点菜,而问到自己几乎都会如出一辙地说“随便吃啥都行.”  相似文献   

14.
闫国卿 《秘书之友》2007,(11):40-41
邓平寿同志是新时期乡镇党委书记的楷模,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作为镇党委书记,每到换届时群众都“闹”着不让他走;作为一方父母官,去世后群众自发地聚拢起来为他送行。邓平寿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读过邓平寿的事迹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同时也在自己心底画了个问号: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  相似文献   

15.
在娱乐至上的当今时代,商业也到处弥漫着各种娱乐的元素,倒不是所有当事者在刻意做秀,但是他一旦被各种力量纠缠着,就身不由己了。这不由让人想起名医扁鹊的故事,这个故事放在不同情境之下,都能收获不同的启发: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每次会议上,我都会提醒战友们“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想必这句话已经深深地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了。我习惯称我的同事为“战友”,在我看来,斑竹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和我一样怀着同样的梦想与追求、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为着同个目的从五湖四海积聚到一起,在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我们就如同作战一样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去攻克。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育局长在一次校长培训会上,别出心裁地让校长们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来。校长们不停地挑拣,结果,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其余全是废木”。然而,局长却请来了木匠,请他谈看法,木匠直言不讳地说:“在我  相似文献   

18.
3 “到处是漏洞,到处是。”李瑞杰说。语气很焦灼。他所说的漏洞,是公司的职位空缺,这让他感到很痛苦。“没有一帮好的经理人跟英特尔的人去对接,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李瑞杰接着说,“从下半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找这么几个人: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在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20.
吴伯凡 《领导文萃》2008,(15):75-80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有无数“粉丝”但几乎没有一个朋友的人。与他近距离接触过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他一身的恶习,而且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才能。在与他共事的人写的回忆录里,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英雄如何欺世盗名的诸多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