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靳霖 《老年人》2006,(9):20-21
在湖南餐饮界,石荫祥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是鼎鼎有名的“湘菜泰斗”、“烹饪大使”。日前,在蓉园半山腰上的一所普通住所里.笔者拜访了90岁高龄的石老先生。他虽已年届大耄,却仍然神清气定.神采奕奕,毫无龙钟老态。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餐饮界,石荫祥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是鼎鼎有名的“湘菜泰斗”、“烹饪大使”。日前,在蓉园半山腰上的一所普通住所里,笔者拜访了90岁高龄的石老先生。他虽已年届大耄,却仍然神清气定,神采奕奕,毫无龙钟老态。1931年,15岁的石荫祥被家人送进长沙有名的曲园酒家做学徒,别看他  相似文献   

3.
杨生文  强音 《职业》2017,(6):4-7
这个厨师不一般 穿着整洁、帅气的厨师服,说着英语,经常与外国的大厨一起交流,乐于给学生讲做菜的艺术和心得,拥有自己的烹饪厨艺学院和公司,主办着中国规模最大的西餐烹饪赛事,还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烹饪国家队专家组组长.  相似文献   

4.
贾继冬 《职业》2013,(23):50-51
餐饮业的发展对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烹饪专业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创新。根据餐饮市场特点,构建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烹饪人才。  相似文献   

5.
黄兵  吴杰 《现代交际》2004,(9):28-29
在中国餐饮界,年仅26岁的王正辉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一共获得了国内外十多项厨艺大赛的大奖,其中包括两项国际金奖;他还是北京羊羯子李餐饮有限公司的行政总厨,一人掌管一千多厨师……而且,实现这一切,他只用了5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烹饪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是天职.在工作中,笔者积极摸索,发现学生做好菜的关键不在于无休止地练习做菜,而在于每次实习做出菜的质量如何.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关键还在于学生有没有钻研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做菜如做人的责任心.因此,笔者做了以三点下浅显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餐饮市场的井喷式发展导致了餐饮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在当前我国新常态化发展态势下,烹饪行业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相关性的日渐深入,也使得烹饪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增加了饮食文化、创新、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养生等新的理念及要求。由此,烹饪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模式的必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新型探索。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5,(30):17-17
日前,由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联合举办“舌尖上的广东盛宴”——第25届中国厨师节暨烹饪技能竞赛于广州隆重举行。东莞市技师学院烹饪教师取得了特金奖2枚、金奖5枚、银奖4枚的优秀成绩。  相似文献   

9.
今年35岁的庞春元出生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乡永乐村,高中毕业后到北京学习烹饪,很快就掌握了一手做菜的绝技,还在一家星级酒店当了大厨,月薪一度拿到上万元。一个偶然的机会。庞春元迷上了调酒,于是辞职专门去学习了一年。2002年初,庞春元的调酒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他拿出所有积蓄,在北京101中学附近租了一栋近200平方米的小楼,开了一个很诗意的酒吧——海岸酒吧。  相似文献   

10.
朱志威 《职业》2013,(20):180-181
2008年奥运会后,中西餐融合与借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西餐中做”与“中菜西吃”已成为了新的潮流。未来的厨师不仅要传承中餐传统,还要不断汲取西式餐饮文化中科学、进步的烹饪方法与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陈琳 《老人世界》2014,(4):39-39
豆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爱吃的素食品。做菜做汤,可荤可素,无不适宜,而且酸甜臭辣,美味可口,随意所欲。它洁白,有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有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有味觉上的美。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6,(5)
4月11日16时,杭州楼外楼、开元明都、新新饭店等餐饮单位的专家们准时入座,等待着品评一餐别致的晚宴。18时15分,着装整齐的学生鱼贯而入, 冷菜、雕刻、热菜、点心……一份份精美的菜肴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们眼前一亮。这次特别的宴会是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06届烹饪毕业生毕业宴席设计汇报展”,这是该院烹饪专业毕业宴会设计的新尝试。从2005年起,该院烹饪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考核,除了要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外,还增加了毕业宴会设计的考核。宴会邀请了来自杭州餐饮旅店业同业工会、该校烹饪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及相关实习单位的50余位烹饪行业的专家, 面对面地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品尝打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意在通过模拟宴会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见面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餐烹饪教学,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口,以学中做、做中教的基本教学途径,重构一个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本着创实用教学,育全能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提升中餐烹饪传统特色和文化美德,为餐饮市场输送新鲜健康的血液,让中国烹饪事业更加富有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4.
刘晗 《职业》2010,(2):6-8
唯一一位来自营养界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唯一一位连续参与两届奥运会的营养指导工作的专家,唯一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首都阅兵的军外专家,唯一一位代表中国代表团参加博古斯金奖赛(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首获金奖的首席营养专家,唯一一位三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专业组连任评委。这五个“唯一”成就了她在营养界中无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洛阳市中心,有间特殊的厨房,每天有三、四十位女性来这里学做菜。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烹饪、品尝,分享做菜的快乐。创办这所洛阳第一家家庭厨艺培训中心的,是一位名叫贾爱玲的下岗女工。3年来,她致力于把厨艺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厨房文化"提升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来,创立了一种都市快节奏生活与时尚相结合的新的休闲方式。贾爱玲相信,一个快乐的厨房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家。  相似文献   

16.
用作调料的丁香,其实是丁香的花蕾,干燥后依然有浓郁奇香,咬嚼时辛辣而苦,让舌头麻木。做菜时放一到两粒,或是碾成粉末浅浅撒在食物上。第一次尝试用丁香做调料时,她正在经历热恋。把丁香末撒在烤肉上,香味散发一室。他一口吃下去,连连称赞。她坐在他对面,心满意足地微笑。激情  相似文献   

17.
我叫袁望,目前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从事时尚行业。我从小就坚信食物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所以在工作之余,学习了烹饪和餐饮管理,成为纽约烹饪教育学院糕点烘焙和烹饪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我曾加入纽约米其林餐厅Jean-Georges,专攻甜品。这是一段令我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李茂华 《职业》2017,(23):124-126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如果以周口店遗址"北京人"用火熟食作为中国烹饪的发端,中国烹饪已走过了50余万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烹饪不但开拓了华夏物质文明,也是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华夏精神文明的孕育者.民以食为天,烹饪作为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具现实意义的手工技艺,传承好、发展好,是未来赋予我们当今行业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因此,本文提出,伴随着餐饮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在烹饪专业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更应当强化工匠精神素质教育,探索适合专业自身特点的工匠精神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韩特跃 《职业》2014,(15):158-159
随着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厨师及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中职烹饪专业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要使中职学生更适应时代发展,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烹饪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0,(12)
豆腐缺少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用豆腐单独烧菜,蛋白质利用率很低,但将豆腐与其他的肉类、蛋类食物搭配,不仅丰富了色、香、味,而且可以增加豆腐中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从营养角度讲,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可以使营养互补,更能使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整体配比趋于平衡,便于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豆腐不单独做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