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佳佳 《当代老年》2011,(1):53-53
生姜排汗降温 生姜性温味辣,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吃姜还可以起到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并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生姜虽好,但阴虚内热以及痔疮患者要忌食。  相似文献   

2.
《女性天地》2010,(5):55-55
答: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排汗量越多。因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及大量的代谢物——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保持正常体温,人体就必须通过增加排汗量才能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因此,运动强度与排汗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07,(7):47-47
<正>定期给皮肤排汗,还皮肤畅通呼吸孙俪觉得要想皮肤变好,最好定期给它排汗,出汗的同时就把毛孔和皮肤里的脏东西排出来了,毛孔畅通了自然皮肤的状态也变好了,因为皮肤是很需要呼吸的。  相似文献   

4.
<正>谁都知道夏季需要多喝水,但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才对健康有好处呢?夏天,人容易出汗,此时,普通的水就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人体大量排汗时,汗液带走了不少无机盐,如钠、钾、镁等。因此,夏天应该多喝一些含有天然矿物元素、弱碱性的饮用水,也就是用天然水源加工的饮用水,尽量不要饮用纯净水、矿物质水等低矿化度、用自来水加工的饮用水,这样才能更好地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止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白领们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6.
吴健 《老人世界》2008,(7):42-42
夏季气温高,排汗多,外出旅游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头昏眼花,胸闷气短,脸色苍白,恶心呕吐,重者突然昏倒,四肢痉挛,甚至因脱虚而死亡。那么,在夏季外出旅游时应怎样预防中暑呢?  相似文献   

7.
刘艺聪 《职业》2010,(2):22-22
办公室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白领们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8.
戴廷荣 《老年世界》2008,(12):42-42
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在特别潮湿、闷热的环境下皮肤容易排汗不畅.体内的热散不出去就会出现皮肤疾病:其次,少吃些辛辣刺激的东西,多吃些蔬菜水果等清凉的食物;另外,还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含中药成分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浴液。一旦出现轻微的皮炎、热痱子.洗完澡后把皮肤晾干,扑一些爽身粉.通常可以自己消退。  相似文献   

9.
彦吉 《女性天地》2014,(7):56-57
装备12“酷”1.专业的户外背包 宽宽肩带,配合顶级泡棉,背的时间再长肩膀也不累,同时背包还具有透湿、排汗的效果。背包内采用多仓设计,根据物品的种类,可以分别放置。面料采用抗撕裂弹道尼龙精工制成,不仅防刮、防水、抗撕裂。它独有的背负系统还可通过特殊分力板调整背包重心,使背负者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0.
伍剑 《当代老年》2014,(8):48-49
炎炎夏日,常感到倦怠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夏打盹”。此时吃点紫菜,就可以提神醒脑,赶走疲劳。 “夏打盹”也称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排汗,钾、钠元素随汗液流失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的。因此,适时补充钾、钠元素在夏季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医推崇的排毒理念认为,通过各种方法把身体中的毒素排出体外,人才会重新恢复健康活力。人体本身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可以通过呼吸、排汗及排泄方法来自我更新。但是,现代人生活在多肉少菜、食物精细、吸烟饮酒、压力很大又运动不勤的生存环境中,很难做到靠自然的方式来排除毒素。所以,定期有目的地借助其他方法来减轻毒素对身体的伤害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到了夏天,很多小伙伴总是感到昏昏欲睡、浑身无力。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暂时性生理现象,是人体对季节转换而做出的自然调节反应。如何消除困倦呢?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军平 《老人世界》2011,(12):64-64
通过运动或者活动主动出来的汗,在中医理论上叫“动汗”。现在流行一句话叫“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对工作压力大的上班一族来说,主动出出汗对身体实在是太重要了。当一个人长期不排汗的时候,人体容易中毒。所以养生专家号召人们每周一定要真正出透一次“动汗”。  相似文献   

14.
《伴侣(A版)》2011,(3):62-62
正现在天气很冷,且比较干燥,性爱后很容易口干舌燥,注意这时可别猛喝凉水,也别立即洗澡,因为这样做容易伤肾。性生活时不仅男女双方性器官处于高度充血状态,而且人体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参与了这一特殊的生理过程,如呼吸、心跳的加速,全身肌肉的运动,全身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加等等。有人将性生活比成是一次小规模体育锻炼是不无道理的。性生活后洗澡,不仅会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而且还会为风  相似文献   

15.
正夏天到,中老年人换鞋了!中老年人夏天穿鞋,就怕硬、重、笨、闷。夏款"四超"鞋,中老年人抢疯了!轻、软、更透气!一款好鞋,让中老年人舒服一夏天。70%透气网面,排汗排湿,双脚整天都干爽好鞋会让双脚自由"呼吸",夏款"四超"鞋,鞋面由大网、中网、小网三层组成,采用"超对流"透气技术混编,面料采用长跑马拉松鞋的透气抗菌速干面料,透气性一流,并能有效防止沙土进入。鞋垫采用脚弓支撑透气设计,快速排湿,脚底透气,脚心不湿滑,脚掌不闷热,彻底告别"潮湿",整天都干爽。  相似文献   

16.
牛皮"四超"鞋,又轻又软,就是舒服"四超"鞋采用优质进口牛皮制成,双层纳米面料透气网,中层4mm太空棉,外网透气、内网细密保暖。鞋底三层特制底子,最下层防滑,中层缓冲减震,上层保护脚后跟。特制鞋垫,排汗干爽,啥时穿都是软软的,很舒服。出门遛弯、买菜再适合不过了。脚不累、脚不疼,走路能够挺直腰板了以前总觉得双脚疼,自己还不知咋回事。现在穿了"四超"鞋才明白,原来人一上了年纪,脚就已经悄悄变形了。以前的鞋,硬、重、笨、不防滑,中老年人一走路就容易累、脚疼,还容易摔跟头。  相似文献   

17.
人越老,脚就越挑鞋年轻人走路,脚跟先着地,然后脚前掌着地,靠登力向前。而中老年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是脚的前后掌同时着地。另外,中老年人的脚关节松弛,足弓下塌,脚底肌肉弹性萎缩。随着年龄增大和体重增加,老年人平衡能力差,这就决定了中老年人一定要穿为他们专门特制的鞋。老年专用鞋,一双顶三双鞋底防滑减震,保护足弓,前仓宽,适应前脚掌变宽、膨胀,不挤脚;粘扣设计,一次穿脱,还能自由调节脚背宽瘦;柔软透气,抗菌排汗,保持鞋内干爽、不捂脚,不臭脚;牛皮"四超"鞋——专为中老年人设计,室内外皆宜,四季都能穿,真的很超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03,(10)
问:我患高血压病多年,现服用尼群地平片、脉通、罗布麻片、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等5种药。这些药混合服用合适吗?衡南县廖茂文答:尼群地平片是常用的短效钙拮抗剂,降压效果肯定且价格便宜,但需每天服药2~3次,而且有头昏、下肢水肿、心悸、面色发红等副作用,所以现在大多主张用长效钙拮抗剂(如波依定、络合喜等,每天只需服药一次,副作用少)。尼群地平片等钙拮抗剂可以和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博苏等)、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伊那普利等)、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等)合用,以求得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保护心脑血管等效果。不管是采取单独用…  相似文献   

19.
天气寒冷,风湿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或屈伸不利等功能障碍,平时活动容易疲劳、乏力。中医认为,风湿多因受了寒、湿等邪气侵袭,在关节等部位沉积而来,一般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1.戒掉所有糖果、甜食、饼干、蛋糕、甜饮料等加糖食物,连甜汤、甜粥等加糖的家常食物也别吃。2.减少白米、白面食物的比例,也就是说,少吃白馒头、白面包、白米饭、面条等。把一半以上主食换成全谷杂粮,比如没有加糖的燕麦粥、红豆粥等,能有效降低食物的血糖反应。3.红肉类不仅升高炎症反应,让痘痘发得更加猛烈,而且不利于降低雄激素水平,因此要少吃牛羊肉等红肉,牛肉干、肉松等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