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展奋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8,(3)
正米粥能治顽症看武侠小说免不了要看到“飞花摘叶,运朽为兵”之类的传奇,要真信的话一般都认为你的心智幼稚。但在中医,寻常之物都可入药不是问题。《本草纲目·人部》共列人药37种(乱发、头垢、耳塞、膝头垢、爪甲等),有人据此非议李时珍口味太重,甚至斥为“糟粕”,其实是对李时珍的误读,因为你没有细看下去,书中是斥其“惨忍邪秽”、“甚哉不仁也”的——这不正是李时珍的态度吗?虽然“不仁”,但他并不否认这些确实是药,仍 相似文献
2.
3.
4.
岁月匆匆,我已成了家,为人妻、为人母了,尽管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但我总记得母亲的教诲:"好女人是一味'良药'."
男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做多大的事业,他们在外面受了委屈、遇到挫折,都会把怨气和烦恼带回家;当然,男人事业成功、受到了嘉奖或表扬,也会把喜悦和欢乐带回家. 相似文献
5.
6.
7.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立体的,除了高,还有长和宽。在职场如果只为往上爬,就失去了生活的本来意义,必然走进死胡同。当职位达到一定高度,看不到升职希望时,一定不要忘了横向拓展,做出业绩. 相似文献
8.
9.
姜锋青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4,(10):64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相似文献
10.
那天的天气是异常寒冷,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他突然接到了总部的电话要他立即赶回去,而要命的是这时天空却突然飘起了大雪,因为任务紧急,他也只能冒着大雪出发了。 相似文献
11.
12.
马亚伟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4,(8)
正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室友妍的母亲生病了,她对我们说,家里条件不好,母亲的病一直拖着。私下里,我们另外七个人商量好,要捐些钱给妍,让她给母亲看病。大家都来自农村,家境也都一般,但当我们向父母说了这件事,他们还是非常支持。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元,我们却每人给她凑了300元。 相似文献
13.
李和林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5,(11):15-17
这是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叔叔,我什么都能做,你收下我吧! 现年61岁的黎德元,家住成都市青羊区,育有三个子女.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生活非常困难,黎德元不得不将小儿送人.1978年5月,受不了贫穷的妻子又带着两个孩子悄悄出走,再也找不着下落.因为伤心至极,黎德元发誓终生不再娶,余生与老母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4.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6,(6)
正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 相似文献
15.
《伴侣(A版)》2014,(1):49-49
正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国家大事面前总是充满信心,做事果断,面对嚣张的恶势力从不手软。然而,在生活当中,罗斯福却是另外一副面孔:他慈祥、善良,甚至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也能以礼相待,愿意伸出温暖的帮助之手。罗斯福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家乡一个大农场里工作。农场主德里斯是个刻薄而吝啬的人,平时工作中,他屡屡对罗斯福吹毛求疵。一次,罗斯福负责的工作出了一点点纰漏,德里斯居然以此为借口,扣发了罗斯福的全部工资。罗斯福气不过,就将德里斯告上法庭,可德里斯提早拉来了农场做工的工人作伪证,罗斯福不仅没有讨到薪水,反而被德里斯倒打一耙,赔了不少诉讼费。从此,罗斯福和这个农场主结下了怨恨。二十多年后,罗斯福成了美国总统。这天是周末,罗斯福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竟是农场主德里斯。原来,由于经济危机的缘 相似文献
19.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20,(4)
正大约半个世纪前的某一天,北京名医萧龙友家的电话响了,打来电话的是齐白石。寒暄之后,齐白石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小便带血,并咨询萧龙友有无良策。萧龙友告之多食生荸荠。荸荠是生津止血、消食导滞的良药,萧龙友在临床处方中使用荸荠的频率非常高。挂断电话,萧龙友突然来了诗兴,随手写了一首诗,差仆人送去齐宅。当时二老相距不远,萧龙友住在兵马司胡同,齐白石住在车辇胡同。诗云:白石老翁病苦何?可能溺畅血稍多。高龄重症非无故,饱食荸荠糜有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