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达因果关系的方法是多样的,除了用从属连词引导的状语从句来表示原因和结果外,还可以用并列句和简单句表示句子中的因果关系探,就简单句中的因果关系而言,能够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成分不仅有状语,还有主语、表语等。能够充当这些成分的有名词(短语)、形容调(短语)、介词短语以及不定式结构等。本文旨在对这些语法手段所表达的因果关系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英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不是句子,它没有主语。但它可以有逻辑主语。正确辩断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才能理解英语的句子。确定不定式逻辑主语的主要方法是确定句中哪一个名词或代词与不定式逻辑上有主谓关系。如要另外设定不定式逻辑主语,主要方法是用for+名词(人称代词)来表示,还有一些则用别的方法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由非人称的词语充当主语,与由具有生命意义的词语来充当主语的有灵主语句相对。英语无灵主语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为了语言表达的需要,或为了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常可见到使用这种无灵主语句。英语无灵主语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简洁生动,增加句子的表达效果,增添句子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从语法角度看,差异在于:主谓语的一致关系,英语为屈折语,主谓语要在数上一致,汉语则不存在主谓语人称及数的一致问题;主谓语的依存关系,英语句子中心词为动词,汉语句中可不用动词,但有形容词谓语句、非动词性谓语句及名词谓语句。从语义上讲,英汉的主语都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及当事主语,但英语中一些受事主语在汉语中为施事主语,汉语有主谓谓语句而英语没有。英汉中的主谓词序均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英语多倒装形式  相似文献   

5.
but 一词在英语中使用范围广,词性活跃,词意广泛。一般说来,but 常作连词,表示“但是”、“可是”,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词或句子。但 but 也可表否定。本文试就 but 表达否定含义的用法,略谈一点浅见。一、表达“排除否定”but 放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以及从句等前面,表示将其后的内容从一个整  相似文献   

6.
名词生命性信息为句子加工提供了重要的词汇语义线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加工和运用生命性信息的能力也会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对比了老年人和青年人加工汉语关系从句的生命性效应。研究采用汉语主语关系从句作为实验材料,操控了关系从句宾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有生命,无生命)和主句主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有生命,无生命)。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组而言,关系从句中名词的生命性特征对在线加工的阅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青年组中,主句主语是无生命名词的关系从句比主句主语是有生命名词的关系从句更难加工。这表明,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利用生命性信息的能力发生了退化。研究结果为容量限制理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but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词.它能用作连词、介词、副词,偶尔也作动词或名词,表示,让步,转折,递进等关系.它还能与其他词搭配组成常用的词组或习语,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除此之外.but还用作关系代词或从属连词引导各种从句.笔者就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对but的这一特殊用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注:本文(上)见本刊2006年第3期) (七)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孰主孰从不明显。一般来讲,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习惯上容易形成多个并列分句,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或分句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运用“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感知难度假设”和“S0层级假设”理论,通过句子补全形式来探究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关系从句的知识与其英语语言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学习者关系从句知识的掌握与其语言水平相关,关系从句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其英语语言水平也高。(2)学习者主语关系从句、介词宾语关系从句和主语位置关系从句知识的变化对其语言水平有影响。(3)在宾语关系从句内,当从句主语为有生命语义特征的名词时,学习者宾语关系从句的掌握情况对其语言水平不显示影响力。(4)宾语位置关系从句、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掌握情况不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构成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致”是指句子中两个语法成份之间的关系。即当某一成份具有某种特征时,另一成份也应具有这种特征。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效方面的一致。初学者就知道,单数主语(第三人称)需与单数动词搭配,复数主语需与复数动词搭配.例如:1)ThetigerIsadangerousammal.2)Tigersaredangerousanimals.然而在具体运用时并非如此简单,因为除了语法一致外,还有概念一致和贴近一致。使用单数动词还是复数动词,取决于主语的结构及调语的时态。一、土语为非限制性动词短语或从句这类主语一般需与单数动词搭配。例如:3)T…  相似文献   

11.
含蓄条件句浅析郭慧,李铁瑛英语的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条件(条件状语从句),另一部分表示结果(主句)。由从属连词或复合连词引出的条件状语从句称为“明显”条件句。这类从属违词或复合连词有:if,aslongas,unles...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者对于引导名词从句的连词that 何时是必要的(不能省略),何时是随意的(可以省略),往往拿不稳。笔者特将 that的省略用法归纳总结如下。That 引导的名词从句在主句中,起名词短语的作用,因此,叫名词从句。名词短语能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如何表达原因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释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原因;另外在逻辑思维中仍需懂得如何表达原因。在表达原因上,我们常用的词是be-cause、since和as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达原因的方法。本文意在从词、词组、固定结构、从句和句子五个方面谈谈它们是如何表达原因的。1.用词表述原因。在英语十大词类中,动词、连词、形容词、名词和介词可以用来表达原因。1.1.动词。英语中动词表达原因,可以通过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形式表达。1.1.1.动词十ins表原因。-ins分同…  相似文献   

14.
母语为汉语者使用汉语时常常前置状语从句 ,而母语为英语者使用英语时往往后置状语从句。针对不同状语从句与其主句的相对位置及状语从句连词的使用 ,本文分析了英语对汉语、汉语对汉英中介语在学术讲座中的跨语言影响 ,以及状语从句的位置与语篇功能的关系。分析的语料包括三名中国留美博士生所做的汉、英学术讲座。分析结果显示汉语的从 主、英语的主 从原句型建构分别对汉英中介语、汉语的使用产生影响。在状语从句的使用上汉英中介语更接近汉语 ,而汉语则显得“英化”。在状语连词的使用上 ,汉语的双连词在汉英中介语中有明显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客体思维,因而英语中常常使用非生物词作句子的主语;而中国人则注重主体思维,汉语习惯于用生物词作主语。本文拟就英语中非生物主语结构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索其翻译的规律与转换手段。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有一种语言现象 ,即常常用无生命名词作句中的主语 ,构成无生命主语句。该句子往往具有非人称 ,即物称倾向 ,也可被称作无灵句。G ,lech和J ,Svartvik在《英语交际语法》一书中指出 :“Formalwrittenlan guageoftengoeswithanimpersonalstyle ;i.e .Oneinwhichthespeakerdoesnotreferdi rectlytohimselforhisreaders ,butavoidsthepronounsI ,you ,we.Someofth…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例句 ,探讨如何使用 (汉语 )句首同位语法来翻译英语句子 ,特别是翻译作名词成分的名词性从句和名词化结构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连词不能在句子中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出于表达的需要,有些非连词也具有连词的作用,如名词、介词、副词、定冠词及分词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但在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及名词作状语的词组与主谓词组的区别: 古汉语中,名词状语和动词、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容易和主谓词组混淆,要注意分辨。分辨一个名词在句中作主语还是作状语有两种方法:①如果动词、形容词前面的那个名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主语;反之如果不是陈述的对象,那么这个名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 when经常用作从属连词引导一个状语从句表示时间。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的时候”在翻译过程中,也常常这样译,这是对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译法。翻译实践告诉我们,除了作“当……的时候”讲之外, when还大量地用以表示另外一些时间概念、条件、因果,让步等含义它亦可用作副词、代词或名词等等。要准确判断 when在各类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对 when的表意作用所产生的奥妙影响用适当的汉语方式表达出来,就决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本文从探索 when的各类用法在表意与结构上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用法的广泛性,译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