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和沈西蒙、漠雁、吕兴臣编剧的九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是较早的"乡下人进城"作品。《我》的饱受争议与《霓》剧的名噪一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源于二者对城乡日常生活方式差异的不同想象。经由这一文学现象的考察,可见当代城乡差异叙事逐渐剥离阶级、国家意识的遮蔽与替代转向不同身份的生命的"生"的个体差异。"差异"的历史衍义折射了国家、阶级、民族宏大叙事的祛魅以及对生命本体差异现状的正视与回归。透视"差异"衍义的审美经验背后的政治,可知进城的乡下人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宏大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范式。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突破了这一范式。一是打破重大题材与非重大题材的区分,选取了“家务事、儿女情”为题材,二是在人物塑造上,知识分子不再是反面或次要角色,而是与工农干部一样成为作品的主角。《我们夫妇之间》专注于被“大历史”所忽略的日常生活,鲜活生动,显示出凡俗人生的普遍性与永恒性,而作者因此而发生的命运逆转,令人惋惜与深思。  相似文献   

3.
50年代初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文艺界对肖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进行了简单,粗暴,不公正的批判,从而没有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现在,我们从作品实际出发,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4.
5.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延续了晚清及19世纪40年代以来市民文学中的日常性叙事传统,叙事存在着趣味化的倾向,使作者的创作动因也就是作品所要表达的“工农结合”这一超验命题被颠覆和消解。文艺界组织的对这部作品的批判则是工农兵文学、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学规范在创作、阅读领域通过消除“异端”逐步建立霸权的典型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6.
1950年代的文学要求表现本质真实,并以此为创作和批评的标准。《我们夫妇之间》基本符合本质真实,但还是未完全达到要求。这使它受到严厉的批判,这种批判与确立新的文学规范有关,本文试图浅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7.
《榆树下的欲望》被称为是"奥尼尔创作的第一部悲剧",是一部以伦理为主题的悲剧。凯勃特的庄园是人的动物兽性的外化,是非理性意志的具象,在这座庄园的人都会产生出占有、肉欲、冷漠等充满原始兽性的欲念。凯勃特占有田庄,与儿子形成剥削被剥削关系,违背了作为父亲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道德;爱碧嫁给了凯勃特,却未尽到妻子的责任,以乱伦手段获得儿子,欲以此来得到庄园;伊本不承认与凯勃特的先天父子伦理关系,仇恨父亲,希望父亲早点去世,以便霸占庄园,他也与爱碧发生了乱伦关系。戏剧中的人物都违背了伦理道德,造成了严重的伦理后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派克的小说《我们之间的河》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真相与虚构的故事相结合,描写了自由有色人鲜明的形象特征以及婚恋习俗,揭开了美国历史上“自由有色人”身份的神秘面纱。在种族歧视肆虐的社会背景下,自由有色人的身份危机比其他纯种族裔更加复杂。《我们之间的河》为读者认识美国复杂的种族历史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列女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女性传记集,其情节结构的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圆满化”叙事特征,这是作者道德理性觉醒的文学表现。这种结局方式已经开启后代“大团圆”结局之先河,其伦理基础为儒家道德体系及民间朴素的因果报应观念,又深受史书叙事“道德决定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叶永胜 《东方论坛》2011,(6):83-86,101
小说《在悬崖上》以一个婚外恋故事进行政治隐喻,表现了知识分子摆脱小资情趣回到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以情感叙事的形式完成政治规训。小说主题虽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在微观叙述层面却以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表达了知识分子个人主义话语的艰难突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可福音》中关于权力与权利方面的经文为依据,通过对于文本的详细诠释,指出地上有形教会中门徒之间在权力与权利方面的正义伦理问题,即在基督徒共同体中,为大的就要做门徒的用人、为首的就是众人的仆人;至于在人与人之间的权利方面,马可给出的基本原则为:人神关系优先于人与财产的关系,人对于财产的拥有不应当阻碍他做耶稣的门徒。这构成了以教会为表征的上帝之国的核心政治伦理与经济伦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通信"栏目戏剧性的演变过程,显示了近代报刊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双重影响,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投影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既建构又解构的悖论性状况,使"现代性"在中国语境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目。  相似文献   

15.
<子夜>在集中反映复杂尖锐的经济政治斗争的同时,也大量涉及到性爱、婚姻、道德方面的生活,但描写这些的主要目的并非对此进行道德审视与道德批判,而是着重揭示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对人们伦理观念与道德选择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伦理冲突与嬗变;其次,<子夜>在描写人们爱情、婚姻、家庭伦理观念的嬗变时,并不注重追踪这种嬗变的历史过程,而是着意描述其当下状态;其三,<子夜>选择了一个超越于艺术对象之上俯察一切的视角,采取了一种客观描述的态度,作者只是在冷静地分析、考察和表现这一切,并不带个人情感的爱憎和好恶.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认为,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中国以伦理组织社会,中国文化自然是“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他指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是中国社会构造的基本特征,这一特点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一方面中国文化以“伦理情谊,人生向上”见长,另一方面又因“伦理本位”而缺乏“科学技术,团体组织”.所以,中国新文化之路应“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中一段“子曰”对“泄冶死谏”的道德评判,看似与孔子一贯的伦理主张不合,乃至有些学者怀疑这里的“子曰”并非孔子的言论。但经过分析尤其是通过与《论语》中类似“子曰”的比较,它与孔子的思想没有矛盾,而毋宁是体现了孔子评价政治伦理行为的慎重态度及其评价本身的复杂面相。围绕君子如何对待善恶政治这一主题,进而分析了《左传》中其它几段“子曰”,以作为佐证说明,它们可以与《论语》的相关思想互补,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发展史上,《文史哲》作为一个典型模本,既见证了当代中国高校社科学术事业的风雨变迁历程,又映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与政治相互纠葛、影响与约制的复杂关系。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保持期刊的独特风格和气度,在此前提下,探索、提炼和锻造公共学术话题,以自由讨论和百家争鸣的方式,回应现实社会政治需求和意识形态关切,进而在学术史上扮演一个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的角色,应当是六十余年来《文史哲》处理学术与政治之关系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故乡》与《寻根团》具有互文的意义,后者是文化诗学小说、后寻根文学。它传承《故乡》对"乡村现代性转型"的拷问,在鲁迅的文明/愚昧的启蒙起点上,超越时空立足于身份认同、反思现代性、三农问题等维度发问,显示更加决绝的出走姿态。主人公王六一的认同从失根——寻根——扎根,从身份的建构——解构——重构,终于完成"故乡"从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的认识转化与出走。农民心灵的安顿、溃败乡村的建设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环境下的民众少不了和国家政治扯上联系,这种联系在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茶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分析《茶馆》中不同人物形象以及在茶馆中的语言内容,来探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整个社会的民众对国家政治等相关事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