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拓  吴向然 《东南学术》2023,(4):186-196
青年异地夫妻是对数字化亲密高度依赖的人群之一。数字媒介已成为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纽带,对割裂的物理空间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影响。由个体化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技术控制理论观点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亲密关系被简化为亲密的“姿态”;易被“透视”的媒介技术通过“暗示—促成让步—新观念生成”的作用路径赋能数字化亲密,使其向实体亲密关系施放“安慰剂效应”与“黏合剂效应”;数字化亲密难以解决异地“离散”家庭因物理割裂而产生的矛盾,但在个体主义与媒介技术的共谋之下,异地夫妻极易陷入被数字化亲密“操控”的迷局中。  相似文献   

2.
在个体化崛起的中国社会,“空巢青年”成为社会热点现象,备受学界和媒体关注。近年来,个体化崛起致使“空巢青年”基于自我视角出发,呈现了一种亲密有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既实现了基于个人诉求满足的生活设计,又维护了个人与家庭和社群的关系互动。但是亲密有间作为“空巢青年”在微观层面的生活策略,不仅展现了社会力量形塑下“空巢青年”对当下生活的自我探索与妥协,同时也暗含着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能动回应。这既不同于西方第二现代性下自我意识和自我权利的崛起,同时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个体化崛起的本土特征,为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曾国华 《南京社会科学》2022,(3):108-117+136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流行的大众文化作一个案研究.透过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痞子蔡看<泰坦尼克号>这个独特视角,以及网络小说特有的语言策略,可以揭示出这部被称为"网上第一部畅销小说"的哲学精神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宝 《兰州学刊》2009,(4):20-24
对马克思来说,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积极功能,又内蕴人的物性化和异化。我们要用一种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当代中国资本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持“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之间的张力,在这个张力中间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因其提出“媒介即讯息”而名声鹊起。在《理解媒介》中,他断言“目前正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这似乎让人联想到当前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的“脑机接口”技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AI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自媒体、新媒介的泛滥,新媒介时代的理论界以及各类玩家们很容易与麦克卢汉发生各种类型的共鸣。在这些共鸣的背后隐藏着的,则是麦克卢汉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正是这些独特的视角使得麦克卢汉的一些“令人迷惑的观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之轴中多次“被发现”并常常给人以新的启迪。麦克卢汉的独特视角,主要可以归纳为媒介视角、技术视角、文化视角、语言视角以及人的身体及其解放的视角等等,而那些不同时代的共鸣,只不过是麦克卢汉的这些独特视角与不同时代之风之间所发生的时代欢唱。  相似文献   

7.
胡泳  张文杰 《南京社会科学》2023,(4):125-134+145
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IS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位置服务功能的位置媒介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型媒介。尽管传播学领域已经出现基础设施转向,但关于位置媒介的研究多集中于用户视角,鲜少聚焦行业侧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布局过程。基于此,本文以风靡当下的“高精地图”为引子,从技术政治视角考察位置媒介“基础设施化”的权力关系运作特征,进而反思当下关于数字化未来的浪漫化想象。从“高精地图”的深层技术架构与权力网络可见,中国位置媒介的基础设施化从根本上是一场开展于大国相争、巨头角逐之竞技场的技术实践,其嵌于产业链条交织、基础设施互构、多元主体互动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这一技术实践非但未将社会引向开源、开放的新世界,反而在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设计、生产、推广、应用乃至流行过程中呈现出与“去中心化”相悖的集中化、精细化、科层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
葛明驷 《中州学刊》2022,(10):166-172
媒介化治理亦即治理的媒介化,是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为一种媒介技术和制度化与社会治理体系互构的过程,其实质是媒介提供并控制治理资源配置。作为乡村媒介化治理的新阶段和基础设施,县级融媒体创新乡村媒介化治理的逻辑主要表现在公共空间生产、制度性力量供给以及基础设施化三个层面。循此逻辑,面对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乡村“新基建”、提升乡村社会媒介化进程,加快县级融媒体平台的用户和文化建设,创新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构建乡村新媒介公共空间,是县级融媒体发挥媒介化治理作用和功能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工业的勃起是现代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法兰克福学派片面地夸大其消极方面,将其看成是资本力量与机械化生产对人类价值的全面剥夺、扭曲与压制的工具。实际上,文化工业通过生产与消费的“文化化”过程,发挥着对社会、经济和人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当代社会不仅趋于“知识经济时代”,也正趋于“文化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许海 《江淮论坛》2011,(1):128-133
在哲学层面,“转型”具有异质杂陈、充满矛盾和自身不完备等特点,这使得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也造成社会所需的“转型资本”处于“缺失”状态。我国社会转型特征符合这些规律,充分发挥媒介功能,积累人力、社会、精神等资本,为社会顺利转型创造条件,不仅是转型社会中媒介需要具备的功能.也是媒介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媒介的某些特征有着左右人类情感的特殊效应。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路径的粉丝文化研究旨在以一种“技术—文化共生论”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以何种途径和方式赋权粉丝社群的情感表达、培养作为准社会互动的粉丝实践的情感效应,以及如何将算法逻辑融入粉丝社群的情感形成机制之中。以微博为例,粉丝被微博平台进行自我赋权、社群赋权的同时,平台深度介入社会化媒介语境下粉丝群体情感氛围与情感结构的构建过程,迎合并放大了粉丝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社交平台通过算法传播背后的数据行为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逻辑,使粉丝的情感表达成为娱乐工业、平台及背后的互联网资本量化的数据,当数据成为衡量粉丝与明星之间情感纽带的价值尺度,数字资本也随之加快了对社会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付茜茜 《天府新论》2020,(6):135-144
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甚至话语体系等都不断被技术重构。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人设”一词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典型网络词汇,作为一种被设定的概念化符号形象,它通过特定人物的媒介展演而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在无形中进入大众消费端,进而转化为符号资本与经济价值。网络“人设”符号的出现,是数字经济时代符号消费产业对于网络文化环境强有力的适应和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症候,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鲜明特征,“人设”符号消费虽鲜明体现于精神层面,却能在资本市场和受众市场形成强大力量。本文将对网络“人设”从概念到符号资本的媒介建构过程进行深入阐释,通过对“人设”符号的理论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网络文化症候、媒介舆论环境与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本的占有与缺失--兼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艳 《学术探索》2004,(9):19-22
文字时代的知识分子占据了绝对多数的文化资本,在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获取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随着后文字时代的来临,图像逐渐代替了文字成为媒介的中心,知识分子的文化资本被剥夺,其社会地位亦被"文化新贵"所代替,知识分子从普遍走向了专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实践半径不断扩大,社会圈层逐渐打破,传统的组织关系正在弱化和解构,呈现出分布式社会的鲜明特征,由此,如何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便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显然,新媒介正在以新的连接、新的标准和新的尺度构造新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再组织,这是社会深度媒介化的典型特征,而传播技术在这个深度媒介化进程中扮演着“核心序参量”。因此,在社会深度媒介化进程的“连接与再连接”中如何构建“自组织范式与多元共治”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是其中的关键,而“以人为本”既是未来传播时代不变的底层思维,更是检验未来媒介化社会能否协同创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陈平原先生《文学如何教育》一文为起点,试图从媒介时代的视角,通过考察文学教育的外部生态,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一是媒介时代,公众对中文系毕业生的普遍要求,与当前文学教育效果之间,存在落差;二是媒体批评兴起导致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普遍失语。因此,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需要加强学生叙述能力的培养,文学研究需要与媒介研究相结合,开拓文学教育与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论传播形态中的身体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群 《学术界》2005,(5):183-189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人类历史由三个阶段组成部落文化阶段;戈登堡阶段或个人阶段;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阶段的传播媒介的不同因而带来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本文拟从“身体”这一媒介与这三个文化阶段的关系中,梳理出“身体叙事”的特征、功能、表现、发展、流变,特别是在电子影像时代作为媒介中的媒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流量时代特有产物的“饭圈”,是数字媒介衍生出的独立文化圈层。在这个圈层中,基于粉丝对明星偶像的狂热喜爱而产生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文化。在“饭圈文化”形成与出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饭圈”乱象,使得“饭圈文化治理”成为一种必然。对此,我们要看到,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意志的不断侵入,导致了以偶像崇拜为社会依据、以组织架构为内在依据、以情感认同为价值依据的“饭圈异化”的产生。在资本意志的影响下,“饭圈异化”产生了物化和削弱偶像榜样引领、消解粉丝理性思维和价值认同、以资本意志弱化媒介平台正向引导等风险。要打破“饭圈异化”导致的文化圈层壁垒并消解其带来的风险,需要深入分析“饭圈异化”的生成逻辑,看清“饭圈异化”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呈现的新样态,进而基于思想引领、现实需求和主体规训等施以有效化解与治理。具体来说,要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创作导向;规范资本行为,建立健全文娱行业监管体系以破解资本逻辑的操控,完善行业规范章程以强化治理“饭圈异化”的制度保障,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与文艺氛围。  相似文献   

19.
李春媚 《河北学刊》2003,23(1):141-144
西方媒介批评理论中,有四个代表性阶段和人物尤其重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思想是媒介批评的理论源头;电子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体现出乐观精神和技术论倾向;“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媒介批评的特殊视角;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媒介批评更加丰富,传媒应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挑战成为焦点。这四个阶段的媒介批评理论有着一些共同的精神与传统,并体现出一定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理论背景和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20.
黎娟 《南方论刊》2023,(6):3-4+11
自“底层文化资本”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对其内涵与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研究尝试从底层文化资本的推演逻辑与实践范围两方面分析底层文化资本的有限,并就底层文化资本的推进提出建议:在理论层面,要借鉴国外多元化的理论视角、补充定量的研究范式;在实践层面,应探寻与拓展底层文化资本理论的群体与场域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