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作成 《天津社会科学》2024,(2):149-163+176
历史时间观反映了人类对既往历史、当下境遇与未来命运的态度。西方学术界努力超越线性历史时间观念,以话语分析方法探索多元历史时间观的可能性。这既涉及对现代化、全球化历程时间表现的思考,也是在探索一种能够解释当代世界变局的历史时间体制。人类世成为这一探索的当代语境。结合不同时代背景与史学语境,可以历时性地区分出六种历史时间类型:原型时间、循环时间、线性时间、近代史学时间、全球史学时间、人类世史学时间。基于当代学术界关注的议题,有必要从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整合、共时性地比较中西有关历史时间问题的认知与思考,阐释其中的共性与差异,辨明其史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勇 《中州学刊》2001,(3):156-159
杜维运创立了一套系统的中西史学比较理论,在实践上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中国的中西史学比较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有时他的理论和实践是矛盾的,具体说来,没有完全做到全面公正.另外,有些观点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史学发展两大主流的中国古典史学以及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史学均有鉴戒功能 ,但同有鉴戒功能的两种史学在当时社会与学术上的地位是不同的。学术上 ,中国古典史学的地位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发展的 ,而西方古典史学只是一门艺术。在社会中 ,中国古典史学是政治机制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西方古典史学则从属于基督教 ,并由此导致中、西史官地位的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有二 :一是思想文化背景不同 ;二是中、西史学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西古典解释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言说范式表现出诸多差异:中国解经者在恪守文本"原意"的同时,并不排斥在理论上发经典之微言大义,西方解释学者对于经典的解释限度则有着严格的自觉意识;中国学者认为解释对象与解释主体无法分开,本体是一种自我呈现,而西方学者将解释对象看作一种客观的实有,需要解释主体去探究其真实;中国的解释学以汉字字形作为考据中心,以形义的统一为线索,注重现实人生,倾向政治伦理教化;西方解释学以语音为考证的核心,侧重语法的分析,着重阐释上帝的神意与理性的逻各斯之关系,宗教神学色彩浓重,且强调"圣灵感动",等等。这些差异的形成源于二者所处不同历史文化与学术背景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翔宇 《理论界》2013,(3):125-128
匈奴曾先后出现于中国与西方的历史进程当中,因此中西史籍对这一古老、强悍的游牧民族均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由于各自治史风格、文学手法、视野范围乃至对待异族观念上的不同,中西史籍中的匈奴记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历史比较研究的路径,在对主要相关中西史籍进行剖析与对比的基础上,匈奴民族——给予东西方核心文明相似但却带有不同历史记忆的草原文明——的整体风貌、历史变迁与主要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学思想的比较 ,必须置于文化传统中方能进行 ,而中西文化的传统 ,并不是单种和一线的 ,而是多元和开放的 ,无法将之“同质化”处理。中国传统中从儒学到理学的演变和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显出的不同特征 ,都是为人所熟详的例子。因此 ,我们在探讨史学思想不同的时候 ,不应用目的论的眼光 ,用现代史学的特征来概括以往的时代。但若从大处着眼 ,中西史学思想还是表现出三大不同。首先是宗教观念对史学思想的影响有所不同。与儒家思想相较 ,西方基督教和犹太教强调来世 ,于是有一种历史有目的进步的观念。其次 ,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西方史学比中国史学显得更为多元化和具有批判性 ,而中国史学与官僚体制的关系比较紧密。复次 ,西方史学在早期受到系统逻辑思维的影响而在现代则又强调理性思维 ,而中国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只是到了近代才有比较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求真与否不是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的分途,而是共途。西方近代史学的典型特征是强调历时性,核心内容在于探寻历史规律。中国传统史学的典型特征是强调共时性,核心思想在于阐明治乱之道,即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价值体系。20世纪以降,中国史学革命愈发重视规律,西方史学的自我反思却愈发轻视规律。历史过程不能脱离时空成为抽象的存在,历史认识同样不能脱离共时性与历时性而抽象存在。将中西史学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有机结合,或许有益于史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研究客观上推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强化,但女性主义本身作为西方文化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它所提出的倡议与口号始终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有着性别观念上的矛盾,而矛盾的源头则来自于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道”与“本体论”的根本区别,以及“一体”与“两分”的形态差异。如果不能将女性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女性主义不仅不能实现它本身所试图达到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会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一些境外势力所利用。因此厘清中西性别观念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哲学根源和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女性主义观念、口号和“行动”背后的根源,从而摒除一些不符合本土文化精神的概念和逻辑,同时吸收一些符合本土现实需要的思想,以推动女性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史学是近现代史学的主要潮流。自 17世纪从西方兴起以后 ,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而走向全球 ,至今不衰。对于非西方地区的史家而言 ,民族主义史学为他们抵御西方军事和文化的侵略 ,从事民族国家的建设 ,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 ,民族主义本身是西方历史与文化的产物 ,并不完全适用于解释中国和印度等地区的历史。因此 ,需要从比较史学的角度 ,以西方、东亚、伊斯兰和印度等地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特点为例 ,分析民族主义史学的共性 ,及其在近年所面临的挑战 ,以展望全球史学在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最早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期刊,刊登了大量西方文明的知识,传播了国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信息。期刊中的史学篇章,通过中外比较的方式概述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绍介了西方国别史、英雄人物、史学家,并发表了一系列评论。这些史学信息在近代早期士大夫中产生了回响。它成为近代前期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外史学交流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1.
西方知识观自古希腊起便追求永恒不变的理性知识,历史学作为感性观察的记录一直被边缘化。西方史学始终是认知本位的,历史知识合法性是其理论反思的中心问题,基于理性知识系统的解释化倾向是其主流。中国传统史学则源自对先王先贤的记言记事,具备天然的至高的合法性,这使其被高度伦理化,最大特点是以记实性为根基。尽管西方自兰克史学之后也开始更为重视史学的记实性,但与中国传统史学的记实性相比,两者仍具备一些系统且根本的差异。中西文化传统不仅对“实”的理解彼此迥异,对“记”的态度在史学中也完全不同,两者的史学实证观和求真观也有明显区别。对于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的历史学,记实性传统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中国史学传统的记实精神,本身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知识观念,其真正的意义,是作为一种关于真实生存着的人本身的实证知识的典范,一种不同于科学主义的新实证知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从修史机构、史学家和史学成就等方面对宋明两朝史学进行比较,论证中国封建史学宋盛明衰。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术》2007,(2)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所有思想和行为都受一定思维方式的支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西方社会在思维方式上的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整体模糊性思维与精确具体性思维,感性直觉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向内保守性思维与向外开放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西方史学流派的传入对中国史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而中国学者对西方史学的吸收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于是,法国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派、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成为最受中国学者关注的几个西方史学流派.  相似文献   

15.
叶建 《江西社会科学》2007,2(4):120-124
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对史学理论的阐述,存在着沿袭西方或日本相关论述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剖析,认为这是当时中国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沿袭是当时学人介绍西方史学理论的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介绍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史学的新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的史学理论体系,对当时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面子观的中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比较分析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将更有利于解释我们当今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并力图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它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本文探讨了20世纪以前中西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特质,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现状,从比较方法的视角作了分类,主要有三类:一是建构普遍文论框架,进行分类比较;二是突显主流文论进行范畴、概念比较;三是确立基础文论,进行体系比较。虽它们各有利弊,但从比较的要义在于发现“差异”看,第三类研究更体现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坚毅 《江西社会科学》2004,1(3):179-184
事物也好,矛盾也罢,都可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哲学上的最高概括是具体情况(事物、矛盾、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是同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命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分为三.把"一分为二"绝对化、唯一化、神圣化的哲学观点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论(美学/诗学)中的结构特征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承万 《河北学刊》2004,24(4):24-27
西方文论 (美学 /诗学 )是以“概念”为起点的逻辑推演体系 (原始范式为形式逻辑的三段论 ) ,其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规定 ;中国文论 (美学 /诗学 )是以意象为起点的纲目网络体系 ,是一种“天人合一”观 (天时—地利—人和的三相关联、协合 ) ,任何“概念”(字 /词 )都关联着“天—地—人”。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造成理论体系在结构形态上的巨大差别。不明乎此 ,中西比较研究势必将陷入一片盲目和混乱之中。眼下的弊端主要是以西代中 (以“逻辑推演”代替“纲目网络”) ,因此难以走上规范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