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日两国在反省侵略战争历史上存在差异 ,从文化角度而言 ,德国的罪感文化和日本的耻感文化 ;德国的世界公民倾向和日本的狭隘民族意识 ;德国真理观的至上性和日本真理观的薄弱 ;德国骑士精神的文化传承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政治影响 ;德国君主制的开明世俗和日本天皇制的保守迷信是两国反省侵略战争历史出现差异的文化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一个社会不可能恒久地保持其民族文化的同质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反映在教育上,导致教育国际化和青少年体验范围的全球性。例如,东西德国统一后,外国移民和难民的增加,使得德国在引导学生适应多文化社会、理解异文化社会方面经历了统合教育→回归教育→补偿教育→异文化间教育这几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家尼凯的“异文化间教育论”为德国的异文化间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德国教育行政部门则进一步全方位地执行了异文化间教育政策,使异文化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可以认为,德国的异文化间教育对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的中国开展异文化间教育来说,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德国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科学体制化过程以及科学文化在德国的发展都独具特色。本文从科学体制化、科学文化及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观点出发,首先分析了德国民族文化传统及其与英法科学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德国科学体制化的奠基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然后具体考察了德国科学体制化过程,指出,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大学改革以及大学与大学外的“学术市场”,后来集中于“德国自然科学家协会”之间的互动,将科学文化吸收到新兴的大学体制中,建立起现代实验室制度而实现的,并且在科学体制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统一问题;最后归纳出科学文化在德国的发展所带有的三方面特点:其一,科学与哲学的结合。其二,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其三,科学与民族主义的联盟。  相似文献   

4.
浅论德国近代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后,民族主义浪潮迅猛兴起,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族主义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两大部分剖析了近代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民族主义形成的背景,并对不同时期文化民族主义的特征和影响作了进一步的论证。认为近代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对德国产生过诸多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文化民族主义者们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德国资产阶级自从产生以来在政治上的软弱决定了它的两面性。因此,也就使近代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两面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阐述了德国文化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德国文化对德国足球的影响,分析了德国功利主义构成德国足球风格的基调,得出足球在德国是生活、是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162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来华开始,中德文化便有了早期接触,并互相影响。郭沫若、鲁迅为介绍德国文化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普法战争的炮声中,青年尼采沉思并写下了《悲剧的诞生》这部著作.这不是一部思古之作,而是面向德国文化、文化德国的未来之作.在德国即将统一,走上世界历史之际,他在思考德国要走一条怎样的文化道路,应当创造何种民族文化,成为何种文化民族,担当何种文化使命.而他关于德国文化、文化德国的想象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化、文化中国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民族在近现代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曾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其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也给世界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德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德国现当代史),足以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她的研究和探索,并希望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故此,在我国史学界,有关德国历史的研究成果迭出。为了能准确把握德国史的发展轨迹,推进德国史的研究工作,认识德国史全貌,需要一部高质量的德国现当代史专著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9.
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宗教的和政治的理由将德国的文化分裂了,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又以结束教派战争的方式使德国的文化重新统一起来,使德意志人开始认识自身的存在价值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上强大的民族”,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贯穿于德国文化史的是取代了罗马公教精神的基督教教派信仰;构成德国文化史的主要章节内容的是在教派观念激励下的带有古典主义理想和风  相似文献   

10.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出现是同德国的“世界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武力侵华过程中,德国殖民者便认识到了通过文化手段对中国施加影响的重要性.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更坚定了德国统治者推行对外文化政策的决心,他们把中国选取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推行对华文化政策的中心机构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18、19世纪,当英、法两国进行霍布斯鲍姆所说的双元革命的时候,德国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德国人由此在文学、音乐、哲学领域强势崛起,从文化后发民族变成了文化领先民族.被冠以"古典"之名的德国文学、德国音乐、德国哲学,不仅是三座令人景仰的"文化珠峰",而且富有浪漫色彩、浪漫元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浪漫精神给德国...  相似文献   

12.
德国国内有关一体化的辩论,几乎都集中在伊斯兰问题上。伊斯兰教在德国常常被视为原教旨主义和狂热的信仰主义,被认为是阻碍德国一体化进程和改善德国就业市场的障碍。头巾禁令等法律的出台,加速了德国国内穆斯林的边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事实上,宗教问题并非一体化最重要的问题。宗教会影响认同感,但不是主要因素。只有在要求同化时,伊斯兰教教义才有可能成为同化的障碍。在多元社会中,一体化的基础是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容忍、相互信任与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德国历史上都曾建立过普世意义上的帝国,并分别选择了龙与鹰作为皇权的象征。中国皇帝试图垄断龙纹,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文化。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下,兴起了纹章文化,德意志臣民可自由采用鹰纹章作为效忠皇帝的标志,体现了德国封建的自治传统。中国成立共和国后,虽然放弃了龙纹作为国家标志,但龙仍被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民间最重要的中国象征。而鹰纹章在帝制结束后仍成为德国的国家标志,并为民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由自由竞争,国家适度调节、社会保障三部分组成的。德国选择这一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综合反映。德国在运用这一模式管理经济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渊源及其特色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思潮最早产生在德国是个不争的事实,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却鲜于探究。从时代历史及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外国文学史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国进步文人最早产生了失望情绪。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理论成果,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物理学革命首先发生在德国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以物理学革命的主将爱因斯坦为例,以历史为主线,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上探讨这一原因,指出德国历史上深厚的哲学传统是物理学革命能够发生在德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青年毛泽东与德国近代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毛泽东受到近代德国哲学的影响,主要有“心性”本源论、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以理驭行”的实践观。他接受德国近代哲学体现出的新文化运动的某些时代特征:为救亡而选择思想武器;在选择过程中的扬弃;文化选择的多维空间。本文探索了我国先进知识分子曾推崇德国近代哲学的三点原因:近代中国与德国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德国近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契合之处;德国的迅速崛起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振兴中华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文化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德国的位序文化和保守主义文化决定了德国选择组合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德国的天主教也接受阶层差异,其“补缺性”原则也影响着德国的福利制度。因此,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需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明信片首先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在西方世界开始流行,旧明信片里储存有历史的轨迹,可以当作历史文化档案解读。很多明信片中,有大量叙述国外经历、描画异国风情、展现殖民扩张并将其合法化的文化文献。通过考察涉及青岛和中德关系的历史的明信片,还有一些在青岛被写书写或被寄出的明信片,可以更多地了解有关中国以及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和德国入集体记忆中的青岛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重要而又特殊的双边关系。文化交流视角下的中德关系研究,呈现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文化的憧憬、模仿与内化:洋务期间中德的军事交流,不仅有助于德国在华良好形象的构建,而且为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自清末新政起,中国教育近代化深入到制度层面,其学制演变中德国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科玄之争为代表的文化论战,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西学的继承,更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中德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使得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