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音乐选修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音乐可以激活人的创造思维 ,音乐可以促进人格完善 ,音乐可以调节心理 ,调整神经细胞对精神疾病有治疗作用三个方面强调了音乐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说明音乐选修课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以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疲劳,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为体育、音乐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与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那和谐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消除疲劳,从而轻松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与音乐的结合,还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人是音乐的主体,音乐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音乐而存在;音乐是人学,它是以活生生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从而探寻和追问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沟通音乐和人的是情感,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核心,也是音乐本体的动态形式的内在规定。总之,音乐展现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音乐中隐藏着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接受音乐的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其日后的事业成就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音乐教学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的自身美的塑造,最终表现为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健康完美的人。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一生热衷于音乐,从事音乐工作,写出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他对音乐的体会是深刻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音乐能造就人的心灵,教会他欣赏纯洁的享受,发展道德品质。”他还认为:“音乐将…  相似文献   

5.
音乐表现通过人的心灵感受所产生出的内视感 ,其意境具有多面化、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 ,从而使音乐形象的建立在具有随意性与丰富性的同时 ,其内涵力饱满深远 ,并有着广阔的无止境再创造特性 ,体现了音乐表现的多维性、无限定性、立体性、空间透视感等综合性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纪事》:音乐治疗是不是就是放一段音乐,通过您的引导让病人去想象?高天:这个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而已,音乐治疗的方法上百种,我在美国学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学了一小部分而已,很多方法我只听说过没做过。《北京纪事》:音乐治疗只对精神方面的疾病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是吗?高天:音乐治疗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比如阵痛,如果是一般的身体疼痛,带上耳机听点音乐,疼痛会明显地降低。我的研究生做过四例试验,用音乐减轻分娩的疼痛。在产前对产妇进行训练,结果发现这四例分娩时都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嚎叫和面部的扭曲。因为音乐能刺激脑垂…  相似文献   

7.
徐云 《山西老年》2011,(8):60-60
科学家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食物,能使大脑中产生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影响人的情绪,改善人的心情。喜欢吃辣椒的人,往往不单是被它的味道所吸引。吃辣椒能使人产生短暂的愉快感,因为当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刺激口腔神经末梢、产生热辣辣的感觉时,大脑便释放出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使人愉快。  相似文献   

8.
一音乐信息是作曲家通过音乐媒介传送给听众的具体的音乐内容,亦即音乐的形象、语言和音响。音乐信息的界定和它类似的概念相比较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 目的性——音乐信息的创造,是作曲家为了表现自己的多种感受,并希望引发共鸣,从而使听众通过理智来认可的艺术。因此,音乐信息的目的性表现为情感、理智和审美三个方面。 (二) 约定性——音乐必须使用人为的某种音乐体系进行创造与表现。听众必须熟悉这种音乐体系及其惯常技法才能真正感受、理解、欣赏音乐。虽然,音乐具有激发并作用於人心理或生理反馈机制的功能,但未接触过音乐的人对音乐的感受结果往往与作曲家的原意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音乐信息有特殊的结构技术体系的约定性和由此而产生的信息实体,需要审美一方必备一定的知识素质;音乐信息的约定性规定了音乐自身的存在样式与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音乐文化尤为繁盛 ,帝王和艺术家都在努力营构这一音乐文化氛围 ,置身其中的杜甫必然受到这一音乐文化的浸染 ,从而刺激和触发他的艺术创作。同时 ,服膺儒学的杜甫治世理想又与唐代的音乐文化是相契合的 ,这就促使诗人自觉地表现这一音乐文化 ,形成杜甫诗文的音乐世界。在杜甫的诗文中 ,反复浮现诗人理想中的音乐意象 ,反复描写诗人对唐代乐舞的感受 ,反复出现的对开元盛世的音乐文化的追忆 ,加之诗人历经五十余年的兴衰治乱 ,因而使杜甫的诗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接受的各种心理刺激越来越多,因此心理障碍及由此产生的神经官能症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目前在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腐败现象产生的主客观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行为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由"人格需要"和"人格判断"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一角度看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主观方面,即人格素质结构;二是客观方面,即环境刺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观原因是腐败分子的人格存在缺陷,特别是政治素质、道德氏下;其客观根源是外界环境刺激,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对音乐有敏锐感和有音乐美感的人,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成功的进行钢琴演奏,真正在钢琴演奏中体会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正确地表达音乐,是钢琴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紧张怯场是音乐表演中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本能反应。人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情绪,有些成熟的世界级演奏家也不可避免。凡有过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上场时心跳加快、呼吸短促,甚至手心出汗、两腿发颤等,即便是一首准备比较充分的音乐作品,临场演出时还常常忘词掉旬、走音跑调,或演奏失控等等。这些情形在大型场合演出过程中尤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先进性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运行机制下形成的具有即时性消费特点的流行音乐文化现象中,搀杂着基于消遗、解闷、寻求刺激的消费享乐心态会对音乐传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只有通过以创新意识为灵魂,培养具有现代化创新能力并以社会实践为创新源泉的音乐教育,才能使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净化中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 购买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购买市场上某种特定的商品和劳务,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内在动因。它的产生,有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一、最强需要的刺激 一个人要产生购买动机,首先要受到自身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最强需要的刺激,这是个体购买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随着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16.
颠倒歌对人产生新鲜刺激的效果是由于其语义异常造成的,但这种语义异常不同于一般文学语言的修辞,而是颠覆了语义场的内部规律,颠覆了人们脑海中的正常概念、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在形式上片面强调旋律、色彩以及舞台效果,刻意追求纯技巧;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具有一定的颓废性,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具备唯美主义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音乐的唯美倾向在印象派音乐中得到了发展,其对形式技巧的追求,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但是,倘若过分追求技巧和感官愉悦,容易走上极端形式主义道路,并将最终沦为颓废主义。浪漫主义音乐从不同的侧面滋养了人类的精神,对我国音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音乐家开始探寻音乐和人类的主体精神,并从哲学的高度揭示音乐艺术的某些特质,从而希翼用音乐来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8.
音乐在传播变迁中发生变化,产生出各种同出一源的变体,形成同宗音乐。这既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是处于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的主动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对于一种音乐形态以及这种音乐形态的成因仅仅从外部考察往往不能作出终极的回答,而从它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文化的根源来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有时却更具本源性。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在形式上片面强调旋律、色彩以及舞台效果,刻意追求纯技巧;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具有一定的颓废性,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具备唯美主义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音乐的唯美倾向在印象派音乐中得到了发展,其对形式技巧的追求,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但是,倘若过分追求技巧和感官愉悦,容易走上极端形式主义道路,并将最终沦为颓废主义.浪漫主义音乐从不同的侧面滋养了人类的精神,对我国音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音乐家开始探寻音乐和人类的主体精神,并从哲学的高度揭示音乐艺术的某些特质,从而希翼用音乐来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0.
试谈音乐艺术过程中的潜在动力郭亚飞,何圣伦音乐艺术属社会文化之列,它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审美活动的主客体的高度统一产生的。音乐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那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体现了人对生存环境的态度,它是社会现实对人类情感的艺术创造性的再现。由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