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心力”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概念,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思想家更是频繁使用这一概念。所谓“心力”,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精神意志力量。这种力量潜存于人们心中,它一经培育、挖掘,就可以转化为外在的物质力量。在维新派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书法史上 ,“唐尚法”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冯班的《钝吟书要》 ,他说 :“结字 ,晋人用理 ,唐人用法 ,宋人用意。”① 梁因袭之而略加改变 ,“晋尚韵 ,唐尚法 ,宋尚意 ,元明尚态。”② 由指结字的原则推而广之变为指一个时代的书法风尚。近现代论书者皆引用梁的说法 ,久而久之 ,几成定论。然而 ,每一概念、观点都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文化背景和内涵 ,如果不加分析、笼而统之地使用 ,就会造成理论上的偏颇和混乱。笔者以为 ,“唐尚法”这一概念的使用正是如此。因此 ,有详加明辨的必要。一冯班云 :“结字 ,晋人用理 ,唐人用法 ,宋人尚意…  相似文献   

3.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使用“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表达对中华国家建设、中华国族建构的主张,体现了对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同步关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中国”话语,先后有五四时期的“青春中国”“少年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新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一型中华民族观——李大钊提出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为“新中华民族”(五四时期)、开放性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中共成立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复合型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定义明确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新中国”与建构“中华民族”的“国”“族”互动体现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解放是民族民主革命双重任务;“新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国族并统合境内各族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全中国”“新中国”为共同地域的国家民族(“国族”)。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重要范畴,已在东西方政治学论著中广泛使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政治学家加·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在各派学者之间虽有一些  相似文献   

5.
论中华文化的一体多样性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检省之维度 ,讨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历史 ,以阐论当代现实中民族问题之解决与追溯民族文化特性的关系。作者认为 ,从学术思想的视角 ,回顾中华民族注重团结和凝聚力的历史传统 ,了解与此有关的诸种观念 ,对学术问题进行必要的辨析 ,对于加强中华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和团结大有裨益。作者指出 ,对“民族”、“族群”、“种族”和“国家”等概念在中国和西方不同的学术框架和话语系统中进行分别论述十分重要 ;了解这些概念的中学涵义 ,对于从欧美学术中心论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而客观、正确地看待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文化问题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中江 《浙江学刊》2002,6(4):30-44
一般把严复看成是中国“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但是,如果我们真正进入到梁启超的思想世界中,我们有更多的理由把梁启超看成是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最合适代理人。梁启超通过把进化主义设定为普遍的公理和普遍的价值,建构起了他的合群民族主义和强权主义世界秩序观,建构起了他的社会政治变革观和社会历史进步观。梁启超的思想以多变著称,但他对进化主义原理和价值的信奉,前后基本上保持了连续性。处在民族和国家危机中的梁启超,不仅用进化主义来解释中国的困境,而且也用进化主义来促进中国的富强。他把进化主义与强权主义结合在一起,目的是急于使中国用物质力量迅速武装起来,同帝国主义展开生死竞争,但这同时也把帝国主义的掠夺正当化,他本身从而也失去了“人道”和“公理”的立场。进化主义使梁启超焦虑,但它也使梁启超具有了期望未来伟大进步的乐观主义态度。这样,中国一时的危机,似乎又成了加强梁启超未来快乐的催化剂。以上的这些看法,是本文对以往关注不够的梁启超的进化主义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之后所得出的。由此我们揭示和展现了梁启超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播论     
一、文化传播的涵义 最早提出文化传播(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的,大概要算是英国的文化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到这个概念,但是他并不同后来的一些“文化传播论者”那样给文化传播那么重要的地位。因为就主要倾向来说,泰勒应被看作是文化进化论者。在这一点上,摩尔根也是一样的。他们使用这个概念,大体限于文化的迁徙、采借的意义。这都是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事情。文化学本来意义上的传播论兴起于本世纪初。后来虽然遭到另外一些学派的反对,但是也在不断的发展着。文化传播学派的基本的观点是得之于对文化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是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生成的主要背景。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当今日本政治自身变化的客观存在和对其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作为一种“主义”,它已成为今天日本主流派政治家的政治理念和保守政党的政策实践,引领着日本走向其心目中既定的“政治大国”目标。就国内有些学者对这一概念比较关心的几个学术上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五城中学堂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前身,也是中国最早的国立中学堂。西方国家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中学"概念,而五城中学堂的鲜明特点是"概念先行",即在其建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中学"这一概念。1901年~1912年期间,五城学堂建立之初在三级学制的建立、班级授课制、新课程设置方面对北京地区乃至全国中等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城市化一词,虽然已经诞生80多年,但是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仍然是众说纷纭。就是这一词本身的表述,在我国学术界还有“城镇化”,“城市化”,之分,也有少数人使用“都市化”。本文提出“城市化管理”一词会有人持不赞成的态度。其实,“城市化管理”一词在一些中外文献中屡见不鲜。有计划的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所  相似文献   

11.
德文Gemeinschaft,在社会学中一般译为“共同体”,“社区”和“团体”。从几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社会学辞典来看,此词并不强调“地域”,而注重内在的联系.现把此词在德语文献中使用的历史作一归纳。1799年,德国理论家和艺术家施莱马赫首先用此词把“共同体”同“社会”区别开来。另一位评论家和艺术家(?)勒对此用法加以推崇。1881年,滕尼斯在《公社与社会》(“公社”即为Gemeinschaft)一书中,首先把这一词用于社会学中。1887年他进一步把Gemeinschaft 和“社会”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种不同的意志(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来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此后这一概念获得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张謇是清末民初颇具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人是同时代的人。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亡,人民涂炭之际。他和其他有识之士一样,为寻找中华民族自救自强之法,上下求索。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和个人的经历不同,他没有象康梁那样走维新变法之路,也没有接受孙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主张,而是从经济领域入手,竭力倡导“实业救国”,主张并实行“棉铁主义”,想以此找到一条救国图强的道路。在政治上幻想通过渐近的、更加温和的方法,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张謇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反对帝国主义入侵,抨击腐败的官僚集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经济、政治方面与封建统治阶级保持着密切联系,害怕民众革命运动的保守性和软弱性的一面。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改革主张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日本观辽宁大学历史系焦润明梁启超是对日本问题讲得较多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日本观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中普遍流行“师日”风潮之时,反映着那个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基本看法,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梁启超研究日本主要是服务于他的启蒙活...  相似文献   

14.
“东北作家群”这一概念 ,最早是由现代文学史家蓝海先生在 1946年抗战胜利不久首次提出的 ,解放后王瑶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又沿用了它 ,并且在这一条目下用较大的篇幅评述了该群体的创作。此后 ,这一概念便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所接受。然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它的研究却未能深入下去。进入新时期以后 ,这一课题才真正引起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 ,不论是初期的资料发掘式研究 ,还是后来的个论式和专题式的研究 ,都无法使这项工作深入下去。学术界一直为没有产生“拳头”产品而遗憾。而《大野诗魂》(马伟业著 ,北方文艺…  相似文献   

15.
一、名称种姓有好几个名称。它们有的意思完全相同,可相互替用;有的意思不同,不可替用;有的只是部分重合。有关它们的含义及用法,各说不一。这里试作评价。在印度语言里,表示“种姓”这一概念的词有两个,一个是“瓦尔纳”(Varna),一个是“阇提”(jati)。瓦尔纳一词最早出自印度圣典《梨俱吠陀》,原意为“色”。据说,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关注自身的事务并把它当作理解和探究的对象已经由来已久了。这种试图理解自身的愿望一直以对建立关于人生和社会过程的理论的追求而表现出来。这里我们有必要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其涵义作一点分析。理论这一概念最初出于希腊文theoros,它是指希腊城邦派出参加公共庆典的  相似文献   

17.
高瑞泉  Zhu Yihua 《孔学堂》2023,(4):6-13+107-115
萧萐父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史大家,20世纪80年代积极从事和推动易学、王夫之、熊十力研究,有开风气引潮流之功。最能在思想史上留踪并令他可以跻身于思想家行列的,则是其“早期启蒙说”。他的宗旨是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契合点,寻找现代文明来自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而其重点是考察“哲学启蒙”,而非徒在行迹上论事。将“早期启蒙”定于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思想家,于萧先生而言,从显性学脉论述,顺接了梁启超、侯外庐的论说;内里却发自学问修为真积力久之功:既出于对中国哲学史多年研究的通盘判准,又对王夫之思想阐释有独到的洞见。因而在“客观实在论”和“真理符合论”两项上,与启蒙运动的“默识点”形成交叠;继而下贯至熊十力研究,强调熊氏继承王夫之的余绪,高扬主体性,返本开新,目标指向了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8.
论个体认识的物化刘啸霆,高贵宾“物化”这一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即已提出,他认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①可见,物化其观念性成果是人的基本实践方式之一。物化的动因来自个体的多种需要,并通过利益和价值表现出来。问...  相似文献   

19.
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多元一体”、众志成城的民族统一凝聚力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向心力是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是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众志成城、战胜非典、持续发展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金雅 《浙江学刊》2003,4(2):191-19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古今文化转换与中西文化撞击的现实环境中,梁启超率先以积极的姿态迎击挑战,他敏锐地意识到民族文化的新生不仅是一个严肃的文化课题,也是一个与民族命运攸关的政治课题;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汇融通的问题,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涅槃的问题。面对这个时代与历史课题,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中西文化“结婚论”。在文化“结婚”的理念指导下,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体现出重化合、创新变、扬个性的鲜明的理论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