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行政的价值及其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公共行政范式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及治理、后现代公共行政等几种样态,与各个阶段相符,公共行政价值的追求也经历了从经济与效率到公平与正义、效能、民主参与、话语指向的几种转变.通过梳理价值与范式的关系,反思这种关系的实质,从而启示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求》2016,(1)
随着"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兴起,政府改革取向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当前我国取向现代公共行政的政府改革,在行政传统和价值理念上缺乏现代公共行政体制运行所必需的文化支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缺乏现代公共行政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制度理性和公平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婷 《浙江学刊》2008,(2):125-129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责任型政府的核心价值信念.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理性作为公共行政的根本价值旨归,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价值观的重塑、公共责任的分担、公共治理结构的形成只有在充分具备公共理性的公共对话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通过在公共理性的导向下构建合作型博弈制度框架,形塑组织化的共和善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公共行政的经济高效与社会公正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4.
已出版的公共行政学教材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三种编著体例,这三种体例均是以管理主义为取向的。过度的管理主义取向忽略了中国的行政生态。实现我国公共行政学教材的本土化必须认真审视中国公共行政的语境,建构基于中国宪政主义的公共行政学教材。  相似文献   

5.
李义杰 《创新》2021,15(4):89-96
"两山"理念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从公共价值治理视角来看,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念,其实质就是公共价值治理.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明确发展的"绿水青山"价值取向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公共价值创造,实现发展理念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转变;二是协调不同发展理念及多元治理主体价值冲突,构建国家发展治理的伦理价值排序;三是促进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价值互动,激发政府等主体公共价值生产及创造能力等."两山"理念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构成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顶层指向,为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视野、路径及价值坐标.推动"两山"理念公共价值治理在地方的实践,需要确立"两山"理念作为地方治理的价值共识和公共价值创造目标;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治理格局,为"绿水青山"公共价值目标寻求广泛支持;建立能够推动"两山"理念公共价值创造的相关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吴秋兰 《社科纵横》2005,20(5):95-96
公共行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从老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转换,转换不只是涉及一些新管理方法的实施,而是含有一套新的价值观。而新公共服务的价值揭示,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行政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姚迈新  谭海波 《探求》2010,(2):46-51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思想,主张以市场机制改进政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它的提出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现实的反思与质疑,核心内容是改革政府管理的方式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的绩效。本文从制度、治理主体和文化三个视角解析了中国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来解决中国传统城市治理存在的弊端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个政治心理范畴的概念,体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赢得社会公众对其信任、支持与认同的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政府公信力的生成有赖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公共规则体系的公正性以及掌握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有效性反映政府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求的水平,与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规则体系的公正性,要求政府权力的来源与运作遵循一定的程序与规则,涉及到制度创制与运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意识形态资源基础,表明政府公信力的生成离不开从公众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取向等理念层面获取支持,三者分别构成公信力生成的利益、制度与价值认同基础。其中,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制度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  相似文献   

9.
郑扬波 《社科纵横》2010,25(11):72-74,84
文章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对公共治理的最新发展成果——网络治理理论,就其特定的学术背景、理论内涵和特征,以及网络治理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与困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刘萍  李红星 《学术交流》2007,(11):52-54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公共行政领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公共行政及其替代模式纷纷遭到批评和质疑。于是,在"能量场"理论的启发下,将公共事物作为"公共能量场",进而产生了民主治理的新模式——话语理论,以开发性的对话模式来激发公众参与意识,保证参与的有效性,达到公共行政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绩效为目标的预算制度,它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和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政府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预算支出的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绩效预算在注重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人的主体作用、决策缺乏战略性和民主性等。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弥补这些不足的策略,提出了政府绩效预算应以"公民导向"为理念、以"民主参与"为手段、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等治理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管理是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平 《阅江学刊》2023,(3):99-108+174-175
乡村振兴面临着突出的公共性困境,表现为公共性再生产不足、碎片化和离散化,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破解乡村公共性困境的根本良策。乡村治理共同体这一概念既包含了合作和共识两个治理基本元素,也蕴含了形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过程蕴含着三重解释逻辑:利用双向嵌入型重构价值取向、依靠政治势能促成权力聚合、通过互动交往形塑治理关系。为优化乡村治理共同体,应当注重彰显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完善党建引领的权力关系、优化效能导向的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实证主义研究是以经验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从早期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的官僚制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公共管理,其本质都是实证主义的研究.反思公共行政实证主义的研究,它存在着主体客体不能完全分离的认识论局限.因此,超越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就需探索构建以主体问关系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理论、促进公共行政知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艺术产品"概念取代"艺术作品",揭示了艺术研究已经纳入到社会文化生产、公共行政管理和广泛的公共领域,超越了美学、艺术史的认识基础和理论范式,不免引发各种新旧观念、学术阐释、公共权利和私人权利的矛盾。为解决当下的艺术问题,迫切需要对艺术性质的再认识和新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本文凭借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两分法,以视觉艺术产品为对象,将其拆解成"实物"、"著作权"、"观念"、"著作人身权"四部分,来认证艺术产品的公私权界,得出了艺术产品是准公共物品和"优效产品"的结论,肯定了其公共属性的权重意义。并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深入定性剖析,确立了艺术产品的基本价值评价参数和切实可操作的价值描述方法,为政府扶持艺术和艺术产业化运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公共管理改革的热潮。在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过程中,克里斯托弗.胡德从"新公共管理"、文化分析、政府内监管和政策工具四个主题对公共管理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解读,为公共管理改革时期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也曾深受"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的中国行政改革而言,胡德的公共管理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目标趋向与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席卷欧美和大洋洲国家。它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对传统科层制的挑战显示了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成就及其基本目标趋向。文章指出,传统科层体制难以适应以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在公共选择、管理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 以“掌舵而不划桨”等为内容的各项变革逐渐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流,由此而形成了市场、灵活、参与和放松管制等四种主要模式。它们在组织结构、人事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价值选择,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对于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制定和具体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公共行政理念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行政理念在百年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决定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决定公共行政实践活动的方向.从"执行行政人"、"官僚行政人"、"有限理性行政人"、"理性经济人"的发展理路进行反思,它们都只是从一个简单化的层面意义上揭示了人之本性的内核,进而从认识论维度构建起人的完整体系--心理、精神到行为."完整行政人"是要将此种理念具体为行政制度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行动,追求"完整行政人"是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在行政人人性缺失方面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万思志  陈威 《学术交流》2012,(12):41-44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当代美国政府改革实践的视角,二者在产生的背景、主体、对象、主要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且时代背景的区别是二者存在土壤方面的区别,主体方面的区别是二者管理力量来源方面的区别,对象方面的区别是二者管理内容方面的区别,而理念方面的区别是二者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当代美国的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借鉴其政府改革实践中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我国政府应该:适应转型期的要求,改变政府管理方式;适应我国阶层分化的形势,扩大参与政府管理主体的范围;适应公共事务复杂化的特点,对其实行分类管理;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建设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