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题此碑立于拉萨西城,布达拉山对面,方柱形,俗称“外碑”,藏语称为“雪·多仁乞玛”(zhol-rdo-rings phyj-ma),是与布达拉宫山脚下,宫内的另一座无字碑相对而言,该碑称为“内碑”,藏语称为“多仁囊玛”(rdo-rings-nang-ma)。根据碑文内容,习惯上称为“达札路恭纪功碑”。碑立于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在位期间,就碑文涉及达札路恭率众侵唐,深入京师一事来看,应在广德元年(763)后不久。在现存吐蕃碑刻之中以此碑最早。赤松德赞唐代  相似文献   

2.
<正> 凡治藏史者皆知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吐蕃三大名王。研究吐蕃历史,专家学者论及松赞干布文治武功的为数颇多,论及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者甚少。尤其对赤松德赞一朝及其本人的事迹论及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本文仅据手头有限的资料试图对赤松德赞的一生略作介绍,抛砖引玉,求教于前辈学者。  相似文献   

3.
分析和研究赞蒙在吐蕃王朝中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了解整个吐蕃王朝的历史,尤其是王朝内部各派政治集团之间的争权斗争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奴隶制的吐蕃王朝时期。赞普是一邦之主,至高无上,统一掌管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权力。而赞蒙从形式上看她只不过是赞普的大小妃子而已,查阅《贤者喜宴》中载录的吐蕃官职品级,他们没有任何官阶和职权;但从王朝历史发展过程中看,赞蒙在王朝里很多时候却  相似文献   

4.
苏丹赛义德汗1514年进军喀什噶尔,推翻米尔札·阿巴拜克尔政权,建立起新疆历史上著名的赛义德王朝。在赛义德王朝时代,随着封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也都呈现出现一派上升态势,从而开创了维吾尔文化新的发展和新的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5.
吐蕃王朝的宰相制度先后经历了前期的独相制,剪灭噶尔氏家族后独相制向多相制过渡并最终实行多相制的发展历程.吐蕃王朝在宰相官衔的使用上将实职与加衔相结合,实行以首席宰相领衔的多相制度,以宰相职领他官衔或以他官赋予宰相衔,并在唐朝宰相职务的翻译上采取意译而对其他职务进行音译的方式.这些显示,吐蕃宰相制度无论是形制,还是具体运行,均受到了唐朝多相制的深刻影响,深得唐朝多相制的精髓,其学习借鉴唐朝多相制度的过程,与唐蕃之间历史关系的发展脉络一致,对其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东、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8.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不少科学家。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就是唐代吐蕃医学界最著名的医学家。 据《医学总纲》、《隆多喇嘛全集》等藏文史料记载,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公元708年生于西藏堆龙给纳,家里世世代代以医为业。其祖父和父亲都是藏医大师,精通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分别担任过吐蕃赞普艺松芒赞(650年——676年在位)和兑松艺波杰(676年——704年在位)的御医。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出生医生世家,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十分喜好医学。从小就跟随其父学医。在医学方面,颇有见识。童年时代,就可开方,为人治病。据说,十岁时,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就知道他的医疗技术,并送他到桑耶学习,进行深造。  相似文献   

9.
藏文史书中多把"达磨灭法"归结为吐蕃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故形象地描述了达磨赞普的灭法行为,使其成为历史的罪人。但是,经过对敦煌藏文文献与藏汉文献史料的互补分析,发现欧松赞并非达磨之子,拉龙·贝吉多杰亦不具备弑杀达磨赞普的客观条件,而且达磨赞普虔信佛法、修持佛法,并且著书立说。据此,笔者认为"达磨灭法"之说,很可能是欧松赞后裔所杜撰,不能用来分析和判断导致吐蕃王朝灭亡之根源的史料依据。事实上,吐蕃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吐蕃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即达磨赞普与其侄欧松赞的政权之争。  相似文献   

10.
读僧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对了解古代中西交通和中外人民友好交往很有参考价值。古代中西交通中的吐蕃路吐蕃人即今藏族同胞,其主要居地,即今西藏。“吐蕃”应该读为“吐播”,西方各国称藏族为Tibet,中国古代文籍中亦作“图伯特”,大概是原来的译音。《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西羌属”。《旧唐书·吐蕃传》微异,说“吐蕃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每与氐并提,称为氐羌。氐羌和匈奴都是古代中国境内强大的少数民族,氐可能就是Tibet的缩音。  相似文献   

11.
《贤者喜宴》■摘译(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译文上承摘译(六)。在这部分译文中,《贤者喜宴》作者主要记载桑耶寺的建立。此外还记述了在建寺过程中吐蕃与印度,吐蕃与突厥的关系。在译文中还可以看到墀松德赞三位妃子崇佛建寺及出家的情形。在注释部分,据《汉藏文书》,还为读者提供了有关墀松德赞之母金城公主建寺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在吐蕃历史上,有很多王妃为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松赞干布的汉地王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王妃墀尊公主以及墀德祖赞赞普的汉地王妃金城公主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赞普墀祖德赞的王妃贝吉昂楚。她出生于吐蕃王朝崇佛贵族属卢氏家族,笃信佛教。她不畏艰险,和吐蕃高僧钵阐布贝吉云丹和定埃增一道远赴敦煌兴佛,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吐蕃在敦煌发起的规模宏大的抄经事业。藏经洞出土古藏文佛教文献留下了大量由王妃贝吉昂楚校对的佛教文献,本文将其所校对的吐蕃佛经题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3.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生平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赤德松赞是吐蕃王室悉勃野家族第四十代赞普,他一生中大力发展佛教,巩固世俗王权统治,可以说是承继祖业,发扬光大,在吐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树过大业的著名历史人物。但是,在以往的藏族历史学家们的各种历史著作和宗教史籍中对这位赞普的  相似文献   

14.
经学与汉代的救灾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儒家经学内容丰富,思想庞杂,其中不少地方涉及救灾之事。如《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周礼·天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秋官·小行人》:“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周委之。”《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五谷不升为大饥。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最具争论性的小说。自诞生以来,眨之者诋为“市诨之极秽者”(明李日华·昧水轩日记),“当急投秦火”(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赞之者誉为“伟大的写实小说”(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实,除去书中一些不文的性事描写,《金瓶梅  相似文献   

16.
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仁宗漫长的统治时期(公元1139~1193年)跨越了大半个12世纪。在仁宗后期,党项人开始公开与吐蕃人和不屈服于蒙古人的草原部民站到了一边。仁宗与他的佛教僧侣,尤其是吐蕃高僧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西夏帝师制度的产生。以居住在西夏王国佛教重地凉州的党项人、吐蕃人和蒙古人为媒介,帝师制度后来又重现于元朝。我对于这一媒介阶段的兴趣产生于探求党项人对西夏政教关系的理解。美国有些学者已经见仁见智地研究了这个题目。艾略特·斯伯林(印第安纳大学)收集了有关12至13世纪西夏史的藏文资料,而罗纳德·万·德·奎普(华盛顿大学)则已开始刊布其长篇巨著,研究元代首  相似文献   

17.
周公事迹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先秦史两千年,周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人们常将其与文王、武王并论,但事实上,周公的历史地位远在文王、武王之上。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著名史家夏曾佑更说得具体:“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35年版,第31页)周公的历史地位如此显赫,倒不是因为他“制礼作乐”,为中国礼乐艾化先,而是人们认为他在政治上辅佐成王,尽君臣之义,为后世君臣名分立下了一座丰碑。《苟子·儒效》载:  相似文献   

18.
<正> 部落战争是古代藏族原始社会部落与部落、部落联盟与部落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形式,青藏高原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的暴力革命,曾在藏族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一) 有关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远古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生息,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原始人类居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聂墀赞普被雅砻悉补野部落推举为首领,进而又做“六耗牛之部”之王;从雅砻悉补野部落兴起到囊日论赞征服各部落而成为盟主;从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全境、建立强大的奴隶主政权到芒松芒赞、墀都松赞、墀德祖赞、墀松德赞等巩固吐蕃政权,古代藏族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部落战争,都在《格萨尔王传》中得到反映。例如早在布达聂塞赞普时期,他就征服过阿豺王(吐谷浑王),香雄王(羊同王)等,将三分之二的小邦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囊日论赞征服过苏毗,松赞干布也与羊同进行过战争。后来吐蕃王朝还与门国、勃律、泥婆罗、党项(弭药)、粟特、突厥、回鹘、南诏、卡切、大食等交战,将其征服。  相似文献   

19.
枢密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宋、辽、金、元各朝继承并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政治机构。研究它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政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五代时期的枢密院作一初步探索。一、五代枢密院之沿革中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宰相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行“中书门下之印”,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王朝的政治生命力受到严重摧残,外有回纥、吐蕃的骚扰,内有藩镇军将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开展讨论,不少同志认为:边塞诗包括描写民族关系、边塞战争、边疆风物、行旅离别等多方面的内容;边塞诗派,是伴随着唐中后期的民族矛盾而逐渐形成发展的。而盛唐至晚唐的民族矛盾,据《新唐书·突厥传序》称,当时与唐王朝抗衡的有:“突厥、吐蕃、回鹃、云南”。这里的云南,指当时的南诏政权。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它单独与唐发生矛盾,有时,又与吐蕃联合对抗唐王朝,成了唐王朝的西南劲敌。因而,在唐王朝与南诏的民族斗争中产生的诗歌,是唐代“边塞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