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的自我认识问题,是人类精神活动中具有本质性的核心问题,“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的这道不朽命题,成为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探索的最好注脚。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主体自身的思考,总离不开对主体价值属性的判断和对主客体现实关系的认识这样两个层次,它们构成人的“自我认识”的基本内容,而文学作为体现时代情绪,愿望的一种意识形态,无疑反映着时代的这种认识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部民族文学发展史,无异于一部民族自我认识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在这里的确客观上是三项:(1)自然界;(2)人的认识=人脑(就是那同一个自然界的最高产物);(3)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哲学笔记》第194页)列宁的这一论述不仅是关于认识的定义,而且也大致回答了什么是客体和主体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主体问题.所谓主体就是人.作为现实的主体的人包含有两个要素:一是人脑(还应包括与人脑活动相联系的各种感觉反映器官);二是概念等反映形式(按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这些反映形式不外是人类的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根据列  相似文献   

3.
金玉琅在《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著文,认为反映的原来定义存在如下不足:1.反映缺乏基础,它忽视了社会实践这一基础中介;2.人们往往将反映等同于认识,也值得商榷;3.原定义仅以人的感官机能而不是以人脑机能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前提,似有古代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朴素之嫌。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非法治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笔者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指出,现行真理定义虽然是可行的,但不够严密和科学,仍有一些缺憾和漏洞。更为准确的真理定义应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有这样一种看法,主张“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物,认识也不是客体结构的性质在人脑的反映;相反,主体是积极、能动的存在物,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进行改造和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引起认识之根源”。鉴于这种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抛弃反映论,以新的定义取而代之,即“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对此看法自己觉得难以认同,并就这一问题,略谈个人浅薄之见,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后期学术界在认识论这一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超前认识”的提法。自此,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超前认识没能区分这种认识是否是对未来实践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本文尝试用前瞻性认识这个定义来弥补这个缺欠,并提出前瞻性认识的定义及其意义。一、超前认识存在的缺欠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超前认识的内涵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刘泽民为代表的:“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亦即超前认识论。”2、“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3、“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4、“所谓超前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认识的起源问题上,皮亚杰的观点十分鲜明:既不赞成人的认识单纯来自客体的经验论,也反对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先天所固有的先验论,而主张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动作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他认为“主体只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知觉)来认识现实的”,因而,人的认识的“起源应该在主体的活动中去找,即在主体动作协调的最一般形式中去找”。(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教本》,1970年英文版,第6页) 为了揭示出不同知识(皮亚来把知识区分为,反映对象特性的物理知识和反映作用于  相似文献   

9.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也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渴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理性认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一是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人)的需要和条件等等的认识.前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客体意识”.这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所说的“论理的认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63).后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主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主体意识”.这实际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逻辑学界,关于概念的定义,很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按这种意见,概念的反映对象就圈定在“客观事物”之内,而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必定在“本质属性”方面。这个定义反映了思维实际吗? 我们知道,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一切,哲学上名之曰“客体”。细加考察,不难发  相似文献   

11.
创立中华学 ,倡导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掌握的萧君和教授 ,最近和彭年教授、徐亦亭编审等人一起推出了《中华民族史》(90万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 ,给人们提供了中华民族自我认识的历史视角。分析、揭示《中华民族史》所具有的求实、创新、视野开阔的特点 ,可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历史视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一、求实所谓“求实”,就是讲究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中华民族史》确实具有这种特点。例如 ,写到台湾的少数民族、土著民族时 ,从“台湾的土著民族 ,是由居住地区、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特征各不相同的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有的同志把认识区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富有启发。有些文章把事实认识界说为:其对象“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其特征是“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把价值认识界说为:“人们按一定的利益标准和目的要求,对于社会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认识。”前者回答“是如何”,后者回答“应如何”。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和论断可以商榷。它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事实认识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价值认识是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出发对社会事物所做的价值评价。前者是纯客观的认识,后者反映“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主观性。这实质上是把统一的认识过程分离为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了。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李小虎同志在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的文章,对我在本学报1986年第5期上的拙文提出批评,这对启发我的思考,提高我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我表示由衷的感激和真诚的欢迎。但“李文”对拙文的基本论点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不得不再写此文以重申自己的观点。“李文”指出拙文的主要错误有两点:“一、把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和同一概念混在一起了。”“二、把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混在一起了。”“李文”的这两点批评意见是对拙文的误解.关于第一点,“李文”分析说:“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其外延相同,内涵有别,它所表达的主要是不同概念之间的一种外延关系;而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词的定义的一点商榷任瑚琏定义是对对象本质特征的概括说明。定义不准确反映认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至少是思考不周密。教科书存在此类问题,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讥。本文仅就国内各种汉语语法书和教材(以及《现代汉语词典》有关条目)中普遍存在的词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人们提出事实真理、价值真理等新概念,对于加深真理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这些新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什么是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及绝大多数同志的看法,把真理定义为“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它体现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此,真理同人们的认识有关,真理是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所以,只有主体或客体一方都不能构成真理,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相背离的。只有主体而没有被反映的客体,那么,这种认  相似文献   

16.
如果“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那么,随着从近代以来整个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作为哲学上的“认识”本身,它的概念、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等,就都比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涵意。人的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看,这个对象有一个从外(客体)到内(主体),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内容上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哲学认识的对象指向,最终不是朝着外界的“物质客观”,而是通过对主客(或思存、心物)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最终朝向人类自身,认识的对象归根结蒂是人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的限度及思维方式等,要解决“人的思维是怎样发生和进行,它可能具有多大的最终可靠性”这个问题。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界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在人本身,即人的思维之中。但思维的自我认识并不排除外界的认识对象或客体,只有在主客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中,主体才能通过思维对自身加以认识,而自我认识的目的还是为了弄清所谓主、客究竟是什么及其相互作用,以便促进这个相互作用。认识对象的最终指向问题与自我认识的最后目的问题,是不同层次上的问题,前者是说要认识的是什么,后者是说认识的实现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究竟什么是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新编《辞海》中说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分册.136页)这个定义涉及“艺术形象”这一概念.什么是“艺术形象”呢?同书的解释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文学分册,5页)音乐属于艺术.也适用于这一定义,既然如此,音乐形象自然也是“具体生动的图画”了.对音乐形象的这种认识来自苏联的音乐美学界.  相似文献   

18.
<正> “久”、“宇”是《墨子》中对时间和空间的称谓。何谓“久”?《经上》曰:“久,弥异时。”《经说上》曰:“久,合古今旦莫(暮)。”何谓“宇”?《经上》曰:“宇,弥异所。”《经说上》曰:“宇,蒙东西南北。”这是墨经对时间和空间下的定义。意思是:时间就是各具体时间的总和,包括古往今来,昼夜晨昏。空间  相似文献   

19.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这一特殊运动形式区别于其他任何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处理好这对矛盾,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推动教学过程不断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学记》指出:“学学半”、“教学相长”,反映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对教学矛盾的精辟认识,堪称我国古代教学论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谓宾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解现代汉语同类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初,《中国语文》连载的《语法讲话》曾指出,“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说不完的”;后来,又开展过对“打扫卫生”和“恢复疲劳”等说法是否合乎逻辑的讨论:这是我们对谓宾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的反映。古汉语语法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现代汉语中引起麻烦的很多谓宾关系都与古代汉语特殊理解的谓宾关系有关,系统分类对照分析,可以解开很多疑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