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办刊经费不足和人员编制紧张的制约,多数高校学报编辑部都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大部分是由编辑人员兼做校对工作,即采用“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在这一现实情况下,高校学报必须优化校对环节,克服“编校合一”的弊端,明确一校、二校、责任编辑三校、交叉校对和主编终校各校对环节的侧重点,增强编辑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编辑的编校技能,从而提高学报的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科技信息的载体,是学术交流的使者,质量是学报的生命,也是其学术交流的意义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网络组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已成为当今办刊的主要方式。文中讨论了利用网络提高期刊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说明了网络是当今学报发展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3.
在无纸化电脑办公模式普及的今天,编辑工作流程中的编审加工与校对工作之间的界线在逐渐淡化,校对的编辑职能在不断加强。军事期刊稿源由于其来源渠道的特殊性与作者群体的专指性,在文稿的编校过程中,两种职能更是经常出现业务交叉、密不可分的现象。从稿源把关入手,探讨共同做好文稿从内容到形式的规范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出版物质量。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科研基础薄弱,对所办学报经费投入有限及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等原因,其学报面临着稿源学术水平低、稿件涵盖面"全而散"、传播及学术影响力弱、办刊封闭性强等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学报的出身和定位决定其刊文"全"而"散"和封闭性、依托的平台低导致高质量的稿源少、办刊学校的投入有限、期刊评价和分级的影响、办刊高校对教师科研的高要求与学报地位的尴尬等.为改变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现状,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应明确其存在的价值,确立学报的办刊主方向,培养稳定的高水平作者队伍,学校提高办刊政策支持,注重刊文的选题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通过多途径持续地努力可使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传统英文科技期刊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以《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IJMMM)为例,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策略与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只有在办刊队伍建设、学术质量及编校质量控制、融合出版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深耕细作,才能有效提高期刊的品牌声誉和学术影响力,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传统英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校对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对校对清样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认为期刊是编校合一 ,校对宜采用对校与通校相结合、编辑互校、请作者校对的方法。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赞同校对宜慢不宜快的观点 ,最后论述了对校对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探讨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科学性与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常规校对的基础上增设统计审校,结合研究目的及资料类型审核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利用统计软件核查统计量与P值,同时注意统计描述的审核。论文中的统计学错误减少,期刊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常规修稿及校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涉及的统计学问题进行通盘审核,专项专查,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是对常规校对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可进一步避免或减少统计学错误的论文刊出、保证文章科学性与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阐述了WTO对我国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及我国期刊产业发展的相应战略措施。研究表明,WTO对我国期刊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国企业和资本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原有的期刊评价体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期刊的办刊规模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应对这些影响和冲击的有效措施就是大胆进行相关的结构调整。具体措施为:以建设“期刊方阵”为核心逐步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办刊效益为核心逐步优化技术结构;以提高刊物质量为核心逐步优化稿源结构;以提高办刊活力为核心逐步优化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9.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对于提高文稿质量,两种工作同样重要.在编校合一的校对工作中编辑应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和对读者负责的原则,克服一切不利于校对的因素,寻求适合自己、适合文稿的校对方法,并利用编辑自身的"优势"搞好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对期刊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发展战略的研究有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期刊出版编辑界近期对期刊发展趋势讨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启示我国期刊业在新经济条件下办刊思路应遵循人本办刊理念、坚持开放办刊模式、注意期刊编辑出版全程的科研化、注意办刊机制创新、考虑精品工程和名刊工程等.  相似文献   

11.
采取科学合理的编校方法是降低编校差错率、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中结合诸多高校学报采取“编校合一”校对工作的实际,提出可以通过改进其编校工作流程,采取自校、交叉校和当期责任编辑负责制的方式,在“三校制”的基础上,更好地改进编校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科学发展观则是当前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分析我国高校中医药科技期刊出版现状,认为高校中医药科技期刊在科学发展中必须转变办刊观念,准确把握期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内涵建设,树立特色办刊理念;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作者-编辑-审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办刊能力使其达到国际一流学术水平,已纳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目前,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出版商合作较少,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海外营销代理和版权合作方面。国际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的办刊理念,为组建自主性国际品牌期刊和出版平台培育人才。目前的国际合作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会导致学术信息不平等循环等状况。"借船出海"扩大期刊国际影响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策;依靠自主创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期刊平台应是中国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期刊人应对"斯蒂格利茨怪圈"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在选题、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等主要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及其应用对提升科技期刊办刊质量、促进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分析表明,利用"大数据"可以:把握学术热点,提升期刊选题的先进性、前瞻性和针对性;遴选和挖掘期刊的核心作者,有针对性地组稿和约稿;遴选审稿专家,实现智能送审和量化评审;实现基于知识搜索的编辑加工;实现基于阅读行为的精准的、个性化内容推送。最后,提出了一种设想的基于大数据的一体化期刊编审发布平台。大数据与期刊出版流程的全方位对接和融合将串联起期刊出版的整个生态链,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带来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期刊只有做到准确定位才能得以顺利发展。期刊定位应从四方面着手与同类刊物的比较;办刊宗旨;服务对象和内容。上海期刊要繁荣发展应解决好三个环节提高编辑待遇;提高作者稿酬;改革办刊体制,灵活办刊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审稿控制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办刊质量和期刊的安全。审稿控制有规律、有程序、有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由稿源控制、流程控制、审校点控制和制度控制四个方面组成。这四个方面是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共同地保证了审稿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审稿质量和用稿安全。审稿控制工作不是由某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在这个系统运行中所有的人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将《经济林研究》办成品牌期刊,一直是其办刊人的奋斗的目标。《经济林研究》存在稿源不足、影响力低、容量小等出版劣势,但也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撑及较强的专业性等出版优势。注意扬长避短,采取"抓质量、彰特色、重服务"等措施,正是《经济林研究》品牌期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数字期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普及,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及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国内外现在对传统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的经费支持力度减弱,迫使传统期刊社结合数字期刊,利用互联网市场进行营销寻找出路.以国内"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家数字期刊经营企业为重点,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的横向整合以及内容结构、互动服务、编辑流程三个方面的纵向整合为路径,分析数字期刊的经营举措和营销方法,从而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提高科技期刊校对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关乎科技期刊质量的大事,不论是期刊的管理者还是编者都希望不断提高期刊校对质量,经过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认为博学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校对的先决条件,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提高校对质量的保证,另外还必须熟悉出版行业的知识和法规政策,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提高校对质量,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任何出版物都离不开校对,无论是专职的校对还是兼职的校对,还是作者本人校对。校对,在编辑出版工作的流程中起着校误订讹,把关防漏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 所谓校对,依据成说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种思维活动。就词义讲,校和对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对,是将两个参照物进行核对,使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