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1986,(6)
自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哈佛——哥伦比亚功能主义开始衰败以来,美国社会学约有十五年之久没有一种主导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况。功能主义衰退之际,也就是一般(社会学)理论衰退之时,因为功能主义者在前二三十年里一直是主要的一般理论,教科书是由他们写的,社会学领域的最高学术地位是由他们占据的。随着功能主义的衰退,美国社会学兴起了三种取代物,即:定量广延论学派、比较历史学派和社会构造主义学派。但是,这三种正在兴起的学派,都只在做以前功能学派所做过的事情。尽管构造主  相似文献   

2.
J.C.亚历山大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理论分部主席,是美国新一代社会学理论的领航人物。自80年代以来,他立足于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人理论的逻辑分析,试图综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后帕森斯的各种主义。近年来,他转向文化社会学、解释学理论以及一些经验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他业已建立的一般理论逻辑,其影响由美国而波及整个西方社会学界,其著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今年年初,本刊曾致信亚历山大表示本刊准备介绍他的理论。他回信说“他为他的理论能被《国外社会科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而倍感荣幸。”本刊这期用较大的篇幅评介亚历山大的理论,意在引起国内学者对他的理论乃至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视。这里刊载的四篇论文中,有两篇(《新理论运动述要》和《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是亚历山大本人寄给本刊的原稿译文。此外,为了使国内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亚历山大的理论,本刊特约社会学所的苏国勋同志就亚历山大理论的新功能主义特征作了全面考察,又请该所的夏光同志对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的认识论基础作了具体分析,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是目前西方社会学理论界树起的一面新的旗帜。这一理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欧洲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功能功能这一概念的含义在功能主义流派内部有不同的解释。传统的功能主义代表涂尔干、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把功能看成满足人类需要、保证具体社会系统生存和服务于某种目标的效能。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功能是结构的过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过程。就功能对现存系统所  相似文献   

4.
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中,可谓学派林立,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学派,即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法律社会学派(又称社会法学派)。其中以法律社会学对西方各国的立法思想和法律制度影响最大。它本身流派纵横,成为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鼎足之一。西方法律社会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学流派也相应形成不同的派别。主要有:以社会学鼻祖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以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生物学;以塔尔德和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狄骥为代表的社会连带主义和以庞德为代表的社会实用主义等。这些派别的创始人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是理性精神的一种世俗反映,它力图逃避着主体性的人文情愫,而不断追求世界的外在性研究可能。迪尔凯姆创立的实证主义无非是这种思想在社会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他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根本论题,以唯实主义的本体论、功能主义的类型论和整体主义的解释论构建起纯粹的科学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从而使得社会学真正迈入了科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社会学理论家帕森斯创立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大致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社会行动理论在三十年代,帕森斯深入研究了欧洲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他认为,各家社会学理论在分析人类社会行为方面有殊途同归的趋向、出现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格局,他称之为“社会行动理论”。1937年帕森斯发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在这本书中,帕森斯综合了维贝尔、迪尔凯姆、帕累托和马歇尔的理论,进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行动理论。他采用了维贝尔关于思想  相似文献   

7.
消费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第二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社会学受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人种志方法论的影响,把研究重心转向学校知识(课程)方面,形成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课程社会学(The soiology of curriculum)应运而生。其实,早在50—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对课程就有了一些研究,只不过局限在宏观层次上,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而新教育社会学则首次立足于微观层次,从课程系统内部(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评价等)入手进行社会学分析。其后的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试图整合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课程所蕴含的意识形态问题。本文拟就后两种理论流派,结合其代表人物,对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高华 《社会》2003,(11):43-4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界一改其于六、七十年代在反帕森斯“广涵理论”基础上出现的多种理论并存且彼此攻击的局面,出现了试图通过互相借鉴、互相参照来达到“新的综合”的趋势。在这种理论综合发展的趋势中,杰夫端·C·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当代美国社会学家——编者注)所倡导的“新功能主义”是最引人注目的理论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历史制度主义既是当代西方以经验为基础的政治科学的主要分析范式之一,也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内部的一个重要流派.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继承和改造了政治科学中的旧制度主义,而且还在对行为主义作出反思的基础上承接了集团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分析视角,同时吸纳了历史社会学的有关理论资源.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主要体现在它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上,在结构观中,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强调了政治制度对于公共政策和政治后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为重视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在历史观上,历史制度主义注重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来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强调政治生活中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并试图通过放大历史视角来找出影响事件进程的结构性因果关系和历史性因果关系.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通过新范式的建立而架起了政治科学各分支的沟通桥梁,开辟了政治科学研究的新空间,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共同诞生于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之中,"思想性"的社会理论和"科学性"的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张力,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登场之后达到了新的临界点.后现代社会理论总体上对现代西方理性思维方式的质疑、反本质主义与整体主义、知识论上对"普遍真理"的消解以及对边缘话题的关注,全方位解构了以科学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预示了后现代社会学的基本趋向:在反思社会学"科学性"、客观性和把握社会规律可能性的前提下,坚持对社会学常识的反思;倡导多元主义警惕话语霸权;关注偶然性和边缘性话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解释及其综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海宏 《社会》2001,(2):8-10
社会为何分层 ,即社会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自社会学产生以来就成为众多社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各种论说中 ,以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的解释最为令人瞩目。长期以来 ,这三个理论流派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争论 ,这种分歧与争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它们对社会分层原因的解释方面。对它们各自的解释加以分析、比较和综合 ,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社会分层的原因以及这三种理论流派立论之角度等 ,都会有所帮助。一、功能论 :功能预期、宏观社会结构、历史文化背景功能论学者中对社会分层原因最早作出解释的当属杜尔凯姆。杜尔凯姆认为…  相似文献   

13.
微观社会学是研究小社会群体及其原子结构的社会学理论.微观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流派的特点."小群体研究"是当代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最普遍和最发达的一个领域.在美国,小社会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客体,有其一系列的认识原因和社会原因.其认识论原因是:第一,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心理学化;第二,科学方法论的新实证主义观点.社会原因是三十年代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求国家从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4.
从哈佛—哥伦比亚的功能主义者在六十年代中期和末期失去和他们那个时代的和谐一致以来约15年里,美国社会学就没有一个能居统治地位的理论,功能主义者失势时,各种不同的、相互矛盾的观点中没有哪一个能够接手,虽然他们的批评加速了功能主义者的失势。直到最近才初步出现一些表明这种停顿状态有可能结束的迹象。这些迹象并不表明哪一个理论派别将会居于新的统治地位,而是表明将要出现美国社会学空前未有过的情况:人们承认理论上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为一种正常情况。近年美国社会学界出现了四个重要的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黎鸿 《创新》2011,5(4):95-9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色:一是结构功能主义特色;二是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社会冲突特色;三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特色。探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拓宽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以及近期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评述,并认为该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行动、社会不平等和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8.
1 十九世纪末,西方社会学家的注意力渐渐从社会的宏观结构转向微观层次上的“社会互动”及其这种互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发生的作用。具体地说,社会学家们开始关心这样一些问题:社会与个人究竟是怎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社会是如何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自我”发展的?个人又是如何维系和改造社会的?G·齐美尔是最早研究“社会互动”的德国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和冲突理论所描述的社会的宏观结构和过程,归根结底都是人际互动的反映。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人际互动的过程,才有可能解释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打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与社会》( Sociologie etsociétés)半年刊是由蒙特利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雅克·多福尼 ( Jacques Dofny)于 1 969年创办的 ,时值魁北克社会学的黄金时期。蒙特利尔大学的社会学系当时提出一项宏伟计划 ,即创办一种国际性的法语社会学期刊。同时 ,拉瓦尔大学于 60年代初创办的《社会学研究》期刊与其并驾齐驱。两本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 :《社会学研究》的宗旨是反映整个魁北克社会的情况 ,《社会学与社会》的目的是反映现代大的理论流派 ,探寻一般社会学的根源。它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合点 ,连接欧洲和美洲 ,成为思想交锋和论战之…  相似文献   

20.
郑莉 《学术交流》2004,(1):108-113
理论界通常将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看做是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的两个流派。即认为它们都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加以吸收改造的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解释非经济领域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较宽泛的视角来说,它们都属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流派,注重研究人类的外显行为,而不去探究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倾向。但深入到他们的理论文本中来,我们发现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分歧。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不难透视出社会学理论长期以来对微观人际互动和宏观社会结构的联结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及社会学随着时代发展对研究主题的变换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