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潇 《职业》2008,(4):46-48
人头攒动的招聘会,海量招聘信息的网络,无孔不入的猎头还有真刀实枪的求职选秀节目……名目繁多,让职场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真的能“条条大路通罗马“吗?《职业》杂志特别联合智联招聘开展了“求职难度大调查”。  相似文献   

2.
不少女性都觉得,一旦周围的女性有来月经的,自己的经期就会受到影响提前到来。月经真的会传染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若彤在单位里有三个“姐妹淘”,每天她们四个总是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说悄悄话……这几个月,  相似文献   

3.
《女性大世界》2004,(1):84-85
已经成熟甚至老化的肌肤还可以变得年轻吗?年龄35岁的女人还可以让肌龄保持在25岁吗?事实上,抵抗肌肤的衰老真的不是奢望。首先要正视生理年龄的变化,但同时也要相信精心适当的呵护可以让你看到时光在肌肤上逆转的神奇。欧莱雅复颜抗皱紧肤霜就会告诉你肌肤恢复青春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8,(4):38-38
“身高160米以上”“限招男生”“非名牌大学者免谈”“35岁以下”……求职中的你是否遭遇过这些已司空见惯的歧视性条款?《2007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就业歧视,对于就业歧视,公众反对的主要是将一些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先赋条件”设定为招聘门槛。  相似文献   

5.
《伴侣(A版)》2013,(12):61-61
问:听说服用“伟哥”会有副作用,是真吗?如果是真的,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洪枚 《金色年华》2007,(4):34-34
90%求职电话是家长打来的 “我的儿子人比较胖,职校毕业两年多了还没找到工作。你们能帮他介绍一个吗?”在不久前上海电视台的一次“就业之友”节目中,讨论的是青年求职的问题,但90%的电话是父母为子女打来的,还有一位70多岁的金姓老爷爷,说自己的孙女是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应聘了好几家单位,但都没有回应,他非常着急,  相似文献   

7.
[小小寰球]英美两国调查男人眼中的女性魅力编译/小焦很多女性担心,过了“某一年龄阶段”后,她们的魅力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是皱纹和美好的回忆。一位女性提到,到37岁时,便在担心,自己的魅力不会再保持太久了。这种担心合理吗?女性魅力和年龄的关系大吗?这是个...  相似文献   

8.
会说话的花儿戴明忠一个6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花儿会说话吗?”“噢,孩子;花儿如果不说话,春天该多么寂寞,谁还对青天左顾右盼?”小女孩满意地笑了。小红孩长到16岁,问爸爸:“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吗?”“噢,孩子,星星若能说话,天上就会一片嘈杂,谁还向往天堂静穆的乐园?”小女孩又满意地笑了。女孩到了26岁,已是个成熟的女性了。一天,她悄悄地问做外交官的丈夫:“昨晚宴会,我的举止言谈合适吗?”“棒极了,MyDar-lingl”外交官毫无吹捧之意,却不无欣赏和自豪之情,“你说话的时候,像叮咚的泉水、悠扬的乐曲,动人心怡人…  相似文献   

9.
《伴侣(A版)》2015,(2):60-60
问:
  我今年31岁,从初潮至今月经周期一直短,每次大概21~22天。听说周期短的人会提前绝经。我很担心真的会这样吗?
  答:
  月经,常被年轻女性称呼为“大姨妈”,大姨妈每月必然造访,通常情况下造访周期为28天,但某些女性的周期相对比较短,这意味着大姨妈造访频率相对提升。我们知道女性一生中的卵子数是一定的,每月排出一颗成熟的卵子,由此推理,在相对短的周期内,岂不是会相对早地将卵子排完?不排卵就意味着绝经,而绝经则意味着衰老,这对爱美的女性而言是万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漫画     
识丁 《老年世界》2009,(9):47-47
头一次开刀 马上要打麻药了,外科医生问病人:“你这么激动干嘛?” “大夫,这可是我头一次开刀啊。” “真的吗?我也是,我就一点儿也不激动。”  相似文献   

11.
各城市为了争夺愈来愈稀缺的大众关注,可谓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城市形象宣传真的是越“雷”越好吗?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种“瘦腿袜”在爱美女性中“广为流传”。据说小S、蔡依林都曾宣称穿过都说好,那么,真的有这么神奇的袜子吗。  相似文献   

13.
沉石 《现代交际》2002,(4):45-45
一家文化实业公司招聘文字编辑。曾在杂志社做 过编辑的我便带着作品和求职书,到这家公司 报了名。两天后,这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给我 面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官看了看登记表格问我。 “是,我不是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我如实作答。 “以前有没有做过编辑工作?”很显然他没有看求职登记表第二面中的“工作简历”一栏,否则不会如此问。 “我在杂志社做过两年时间的文字编辑。”我答道。 “你现在没有工作?”又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求职表里也能找到答案。 “你自己能解决住房问题?” “一个星…  相似文献   

14.
橙之信 《职业》2010,(8):58-60
抛开社会原因不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简历不够精彩,还是自我介绍不够出色?学历太低因而求职屡屡被拒,还是因为学历太高反而被目标雇主直接回绝?在所谓“求职宝典”、“择业圣经”大行其道,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网络的当下,该如何找到解决困扰自己求职问题的途径呢?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世界》2009,(6):16-17
帮别人解决婆媳关系也能赚大钱?广州的侯秋霞开办的“好婆媳培训公司”,它不仅有着独特、巧妙的培训方法,还因此赚了上百万元!侯秋霞究竟是怎样培训“好婆媳”的呢?这一行真的能赚钱致富吗?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1日,中国似乎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开征燃油税这项重大改革。但真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吗?燃油税改制背后的各方利益的搏弈,也会如此平静吗?燃油税改制强烈地牵动着许多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割,这一切都不可能“西线无战事”。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3,(3):12-13
女性经理人多半就职于企业的财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公关部等“软”性部门,那么女性担任这些部门的经理真的比男性适合吗?是不是这样的部门最易使女性经理人脱颖而出呢?我们请几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女性经理人来谈谈她们的不同看法。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一位女性读者,对这几位的观点做简单评估。女性适合在“软性”部门发展李琴:深圳市顺方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从事的行业:招商引资曾任职位:进出品部经理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做进出口业务的。因为我学的专业是经贸,做这种工作有点基础,做事也比较认真,在自…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一些商家的错误宣传,很多消费者想当然的认为中药价格越贵就越“滋补”,从而导致名贵药材的价格不断攀升,据说最贵的冬虫夏草价格高达每公斤20万元。真的是越贵的药材越补吗?都适合所有人吃吗?这些名贵的中药是否可以用别的代替呢?  相似文献   

19.
免抵押、无息贷款”、“贷款新途径”、“融资新概念”、“快速贷款”……眼下。五花八门的贷款中介广告比比皆是。内容却大同小异。纷纷宣称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企业贷款”等。这些贷款中介真的如此“神通广大”?他们是靠何种手段生存的?而社会又需要这样的中介公司吗?  相似文献   

20.
李代金 《职业》2013,(34):56-56
有三个年轻人,在创业之前,他们都想找一个成功的商人请教一番。三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家中。商人得知他们的来意后问:“你们真的很想创业吗?”三个年轻人全都非常坚定地点头。接着商人便问他们:“你们认为你们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