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色年华》2014,(10):18-21
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各国19亿人民合作共赢梦想的第1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宣告中国一东盟合作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召唤下,从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昂首迈入光芒璀璨的“钻石十年”。11年来,“两会”常办常新、硕果累累,助力中国一东盟互惠共赢。广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了腾跃。  相似文献   

2.
9月19日,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在迈入“钻石十年”的新起点上,中国与东盟向世人宣告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3场高层论坛、2300多家参展企业、5.7万参展参会客商……围绕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博览会务实举办系列活动,拓宽服务领域区域,推动中国一东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杜悦嘉  林昆勇 《城市》2015,(7):23-27
当前,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面临由“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如何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及地缘优势,进一步完善在新形势下文化产业走向东盟的新要求,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壮大广西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并提出了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升级文化服务平台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的需要,广西民族学院中国一东盟研究中心于200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直属学校管理。中国一东盟研究中心主任由广西民族学院副院(校)长容本镇教授兼任,中心名誉主任由范宏贵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中国-东盟自贸区正脱颖而出,这是一个被称为"未来世界第3大经济体"的自贸区。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东盟国际贸易及服务贸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紧密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旅游一体化机制,推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立岩 《城市》2015,(6):19-22
天津自贸区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对天津自贸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比较分析,总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经验,进而探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下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曾月郁 《老年人》2003,(2):10-11
中国与东盟筹备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于2001年11月正式启动,预计到2003年11月可以完成。此后,谈判将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2010年最终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其间,谈判10年,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谈判相比不算太长,它的进行过程及其最终结果对于中国与东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描述经济全球化最常用的词汇是“跨国公司”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跨国公司暂且不谈,仅挂牌于国际社会的自由贸易区、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做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想往东盟投资、做贸易,如何操作呢?”近期,网络论坛上经常传出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多年来,对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留学事业蓬勃发展,来华留学人数大幅增加的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全球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在与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其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双方应该共同找出问题困难,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金色年华》2014,(10):24-25
第1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确定为:中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莱的斯里巴加湾、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省、印度尼西亚的南苏门答腊省、老挝的波乔省、马来西亚的兰卡威、缅甸的仰光、菲律宾的达沃、新加坡、泰国的洛坤府、越南的平顺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定期举办,为文秘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条件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中职文秘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必修课的礼仪课程是一门具备专业知识和实用技巧的核心课程。目前存在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教师资源紧缺、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当前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契合实际的,提高礼仪教学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培养、完备教学设施、制定规范评价标准、加强与东盟企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为服务东盟博览会培养更专业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关系在冷战结束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近年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势头遇到了一些新的和问题和挑战,尤其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更是一时难以平息。但总的看来,中国与东盟间共同利益大于彼此间的分歧。2011年,中国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中国与东盟"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把能否给本国人民和本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说,正是这一根本利益决定中国与东盟相互需要,这也将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经济而言,可以说东南亚地区的分量在不断增加。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超过中日,东盟如今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近一年来,虽然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断出现激烈动荡,但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却连续12个月始终保持同比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双方的经济关系一直在不断深化。不过,在中国智囊和媒体中,主张趁美国“退潮”之机加快对该地区进行渗透的声音并不多。如果过分强调趁美国“退潮”之机采取相应行动。则有可能导致“中国威胁论”高涨,这反而会对亚太的长期战略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让两地的各种商务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是东盟的工作语言,而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长期以来,广西教育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在中国-东盟的框架之下,广西高职院校应着眼于现实需要,增强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整合力与针对性,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毫无疑问主要是靠东盟、中国、韩国、日本这四支力量来推动,但由于美国在东亚的巨大利益与特殊地位,因此,这五方的态度对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顺利推进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东盟:推进合作以提升自身地位东盟对待与中、日、韩之间的“10+3”合作(亦即东亚合作)的态度,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酝酿阶段,地位处于上升期的东盟首倡“10+3”合作,明显具有将  相似文献   

17.
阮小芸  吴遵 《现代妇女》2013,(12):47-47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双方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在对比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争端解决模式的基础上。现阶段除了要完善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同时,还应适时考虑建立专门的、可行的、高效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是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但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未来10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否如期建立,仍然存在不少变数和问题。经济差异与利益平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个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如新加坡和文莱,其人均GDP已分别达到2万多美元和接近2万美元,而柬埔寨、老挝、缅甸的人均GDP仅200-300美元,差距在100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打击国际性犯罪的次区域警务合作是东亚合作机制的一个缩影,是双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机制,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文在对中国与东盟次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机制对我国打击国际性犯罪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东盟关系从黄金十年跨到钻石十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战略构想。作为一项至今尚在努力实践中的伟大战略,其实施过程面临诸多挑战,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理解这一战略并充分意识到其意义的重大,便于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少走弯路。因此,本文将对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以及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