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15,(1):1-8,94-96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田野工作经验,将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总结为:心存异趣、扎实描记、留心古旧、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神游冥想、克己宽容以及文字天下八个方面,笔者称其为"田野八式",也就是田野工作的八种程式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出"点线结合、特征追溯、线面统一、微观聚焦"的田野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走向田野     
文章认为田野作业是进行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提炼民俗学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论述了田野调查在土家族研究各阶段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从中也可以看出田野调查在中国民族学研究中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潘年英 《民族论坛》2012,(2):107-112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西南少数民族保存至今保存着一些看似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化现象,但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却有着别样的现代价值。本文作者通过对贵州黔南和黔东南几个偏远县份的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的田野考察,仔细分析和解读了其间的几个典型个案,使我们了解到了在书本中求证不到的诸多本土知识。  相似文献   

5.
白玛措 《中国藏学》2016,(3):182-192
论文利用作者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对藏传佛教在美国的情况进行采访和问卷田野调查。论文依据田野的体验,分析了美国人接受藏传佛教的自身原因,由此提出藏传佛教在美国和中国的主要区别,并揭示藏传佛教在西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音乐人类学进行田野调查,可反映出音乐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变化。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既是资料的搜集,又是典型的特定范式进行的理论生成活动,不同的田野调查会因其所遵循范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田野调查是音乐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途径,也是音乐人类学理论架构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就作者多年参加田野调查的体会,联系中国语言的实际和语言研究的任务,谈谈田野调查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全文分三部分:田野调查是获得语料的一个主要途径;田野调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田野调查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任务.  相似文献   

8.
房屋,是人类遮风挡雨、繁衍生息的场所,是亲属群体、社会群体互动的地方。房屋的重要性使得人们从房屋的动工、建造、落成到入住,都煞费苦心,遵循一定的要求。在经过各种严格的程序之后,房子终于建成,主人家必然大肆庆祝,进新房受到人们的重视。进新房的过程体现了村寨的互助,期间的礼物交换反映了亲属关系,师傅说得吉利语指涉同一主题,撒粑粑则是最欢愉的时刻。主要采取人类学惯用的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去探究进新房这一文化事项。  相似文献   

9.
就文化人类学而言,一方面,"田野调查"日益成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界定标识;另一方面,学界对"田野调查"何以成其为"田野调查",至今未有明晰的界定方法."田野调查"这种悖论性的长期存在,势必将影响到后续的研究工作.本文尝试通过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多角度考察与论证,提出了"田野性"这一概念,以期运用"田野性"对广义田野调查进行再认识,达到较准确地对人类学田野调查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田野报告,不仅描述田野资料,也是学者知识增殖的结果。在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获取田野资料和撰写田野报告,是一种理论兼技术上的正规训练。本文重点讨论了在研究生教学中阐释田野报告的视点、理念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1994年, 钟敬文先生指出:“田野作业……的经验缺乏必要的整理和总结; 理论上也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阐发。这样的现实情况, 对于各地这方面 (田野作业) 的实践活动, 既不能产生有益的指导, 对于我国民俗学理论的丰富与提高, 也不能尽到应有的职责。这无疑是我们这方面工作的一个缺点。”①时隔九年, 董晓萍教授出版了《田野民俗志》一书。该书凝结了作者十多年来对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②全方位论述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学科地位、国际动态、阐述框架和操作方法, 结束了中国民俗学界较少系统介绍国外先进田野作业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田野调查:修辞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蛟 《民族研究》2002,(5):51-53
我们都说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这个叫法让我们有一种专业感 ,也让外界对我们报以某种敬畏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何谓“田野调查”。然而 ,倘若遇到既不耻下问又“较真儿”的人追问 ,这“田野调查”是否就是通常所说的“实地调查” ,我们则不免有些语塞。“实地调查”早已是我国大众耳熟能详的一种研究方法。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论》等著作采取或倡导的就是这种研究方法。至于该方法在中国究竟缘起于何时 ,一时难以稽考 ,但我们至少可以说 ,自延安整风以来 ,它就内化成了我们的一…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现在使用的田野调查方法 ,主要是西方人类学的传统方法。在 2 1世纪 ,如何提高田野调查的质量和水平 ,如何使田野调查更加科学化 ,是当前人类学民族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一 )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是 1 9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 ,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过 ,1 9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 ,大多都不从事田…  相似文献   

14.
夏循祥  杨丹禾 《民族学刊》2022,13(5):67-76, 138
当代人类学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局面,田野作业与民族志受到诸多质疑、反思与挑战。“深度”成为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民族志之间的标志性差别。人类学的“深度”,涉及田野作业的深度和民族志文本的深度这两方面,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田野参与的深度、社会理解的深度、材料描写的深度、材料解释的深度、理论挖掘的深度。其中,前两者考量的是民族志者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经验材料的收集,针对的是田野作业者作为主体所获得的主观知识。而后三者涉及民族志写作和理论思考的深度,是针对读者如何判断、理解民族志写作而言的客观标准。但作为学科的人类学,超越田野作业和民族志,在于文化批评和反思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一 )现代田野调查及其与民族志的疏远在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重彩描绘 :面向文化的解释性理论》中 ,他将当代盛行的文化分析 ,当作并非寻求规律的实验性科学 ,或者说 ,当作一种寻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① 应当说 ,当前在人类学研究中大量运用的正是这种文化分析。虽然田野调查也是人类学偏重和依托的基本方法之一 ,但现在的田野调查通常已不寻求文化的规律 ,而仅仅寻求文化现象存在的意义。这种情况再次向我们提出 :在社会科学中 ,人类学到底是记录文化现象的文本 ,还是一种学科理论 ?人类学研究是否还需要本着实验科学的精神 ,寻求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彬 《民族研究》2002,(5):46-48
传统的民族志很少谈及调查者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经历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个人的主观色彩 ,突出民族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事实上 ,任何田野调查都是调查者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接触和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 ,田野调查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田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开始之后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变迁 ,我们的调查也面临着“田野”的新挑战。几年前 ,笔者随一个课题组到某朝鲜族农村进行调查就有一些新的感受。(一 )田野进入方式进入田野是人类学、民族学开展田…  相似文献   

17.
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的记忆>是近年口述史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但作者侧重文献导向的田野作业,而对口述历史应有的"口述特性"在文本化的叙事中的呈现关注不够."叙事"与"分析"两种史学写作传统交替为主,却始终并存.反映出"叙事"手法在历史编撰中的地位不容低估.口述材料在被整理改编为印刷文本时,被访人难免陷进尴尬的"他者"境地;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为扭转口述田野关系中非对称的主客关系提供有效的物质保证,新的口述历史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