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与公民守法意识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国家法律制度创建时,就意味着法律制度自身所内蕴的法权要求、追求的价值目标以及为社会主体设定的行为模式等应该转变为社会现实,而且也只有当这些应然要求转变为社会现实,法律制度才能是有效的。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该国家公民的守法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因为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又是以公民的守法意识为主观心理基础。由此可见,公民的普遍守法既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表现,也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公民的自觉守法意识,以形成公民对法律的的普遍信仰和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2.
论宗教与法律协调的几点理论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教义也是法律规范,法律与宗教是完全协调一致的。当今世界上除极少数国家外,都采用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在政教分离国家中,宗教与法律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范围。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同时,宗教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法与宗教的协调关系对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及宗教政策有重要意义。下面试根据我国历史上和当代的实际情况探讨宗教与法律协调的理论根据。一、法律不直接规范调整人们的内心信仰,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从根本上避免了法律与宗教的…  相似文献   

3.
论法治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秩序与境界的确立,有赖于法治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三个层面的一体椎进与彼此互动,其中公民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律有充分认知、信任、依赖且以法律信仰为最高境界的国民精神状态,它作为法治主休内在的素质和精神动力,在中国传统人治社会转型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之,加快培植口民的法治意识,是决定法治国家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目的是要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乏的并非行之有效的法律,也并非优秀的法律从业人员;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法律而言真诚的信仰。因此,让法律成为公民的信仰,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然而,何谓法律信仰?法律如何能被人信仰?法治国家中的公民究竟应当如何信仰法律?这些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本文围绕这些与法律信仰有关的中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依法治国的内驱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信仰是主体对法律的主观心理信念及在这种信念引导下的行为拜从,它体现了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契合、主观信仰心理与外在信仰行为的统一。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精神是法治理想实现的精神先导,是法律统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是法律得以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总之是依法治国的内驱力。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观念,建立普遍的法律信仰精神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公民的现代法治观念已得到明显提高,但建立普遍的法律信仰精神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原有的价值系统与信仰体系受到了深度的解构。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以宪法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法律爱国主义,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决定了法律信仰将成为社会信仰的基础选择,而多民族共生的国家形态使得以公民身份取代狭隘的族裔身份成为社会稳定的最佳取径。只有这种基于法律认同所感知的国家认同才能带来正当的公民忠诚与公民团结,才能促进国家的长久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全民普及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法律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法律体系和规范的全民教育,它更重要的是推进现代法治精神对国民素质的文化模塑,以整体增强现代社会的公民素质,整合人生价值,协调社会秩序,铸造新型的国民灵魂。加强公民法律素质教育,可以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法律信仰"这一命题是国内学者对伯尔曼教授本义的误解。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法律信念、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倡导"法律信仰"会使国家法律丧失不断改革、完善和进步的可能与动力,从理论上把中国法治建设引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浅析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强化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使他们成为守法公民,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国家面临各种政治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为保证政府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应对危机,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益,需要有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或相关法规来规范危机防治行为。现代意义上的紧急状态法律源于“一战”前后的德国和奥地利,两者均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应对制度,此后,英、美、法和俄罗斯陆续制定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1.
论法律实效     
一个有法律的国家,并不因此就实现了“法治”,因为“法治”与“法制”不同,法制可以称为法律规范的体系,法律的制度。但“法治”的要求是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一个“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法律的实效,它不仅包括公民守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以全体公民较高的法律素质为依托,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则需要具有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本文拟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质的内涵进行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一句口号,它的真正实现是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法律权威的绝对尊重为基础的,它要求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社会对于法律的尊崇。社会对法律的尊崇源自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法的认知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法律信仰形成的土壤。中西方不同的土壤造成了中西方社会法律信仰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价值偏差与共契的比较分析,说明法律信仰对宗教信仰的依附性,理性与信仰的同一性,宗教法与世俗法价值的同构性,宗教信仰与法律信仰的反思共同性。并据此认为,中国法律信仰的生成必须从宪法信仰、法律精英信仰、公民意识觉醒、伦理道德信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公民违反法律的行为必然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的不同,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民法作为我国重要的基本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民法中有许多强制性规范,对违反这些规范的行为规定了一些法律责任,用以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习俗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到法律信仰的嬗变,法律信仰无疑是人类信仰的最高形式。在宁夏的跨越式发展中,法律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法律信仰不但是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秩序基础,而且为宁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守法公民。法律信仰在宁夏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宁夏法制建设的民族性特征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政府能否依法施政以及宁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是制约公民法律信仰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科技奖励的法律关系,是由科技奖励活动所引起而为科技奖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科技奖励法律关系同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一样,必须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作为它存在的前提,只有当科技奖励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国家机关、法人、公民之间特定的科技关系作出规定时,这种科技关系,才是科技奖励法律关系,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证据违规行为源于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衍生的诉讼利益。证据违规行为妨害司法公正。侵害国家司法权,增加司法成本,损害公民的法律信仰,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可罚性,应该实行犯罪化。现行刑法对证据违规行为进行实行犯罪化,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遏制证据犯罪的作用,但是,尚存在某些观念上和技术上的缺陷,应予完善,以打击证据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匡正证据意识,促进诉讼文明,培育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0.
说说宪法     
夏天  小鹿  南溪 《新少年》2023,(4):26-27
<正>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对国家最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法律规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宪法通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等内容。宪法与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它好比是国家的骨骼支架,有了它,国家才能以一个良好的姿态站立起来。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好比是国家的肌肉,肌肉越丰满,国家就越有序、越有活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权威性,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也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