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本文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现实,认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是西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加强已有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管理,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园区建设,逐步形成园区建设的驱动机制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部分县市人口之所以贫困,既有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又有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因人口过快增长,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人口生态严重失衡和贫困绵延;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为了尽快地脱贫致富,加快步伐对矿产资源进行粗放开采和加工,工业“三废”超标排放日趋严重,致使环境污染和疾病增加。工业时代的环境污染比农业时代的生态失衡,对人口发展的危害更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端正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提高人口利用自然资源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移民与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长江上游是西部地区和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本文在对生态移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脆弱与环境恶化状况以及该地区在整个长江流域重要地位的分析 ,研究了长江上游生态移民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提出了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进而阐述了长江上游生态移民在提高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文清 《西北人口》2008,29(2):44-49,54
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城市人口为立足点,全面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人口从业单位性质、年度变化和地区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度、不同性质单位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人口在从业及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引入"生态位"概念,通过构造地区人口生态位指标体系,对我国地区人口生态位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地区人口生态位与地区人口流入、流出和净流入的关系。人口生态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人口生态位差异大,北京、上海和天津等沿海发达省市人口生态位较内陆省市高很多,人口由生态位低的地区向生态位高的地区流动;分地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则表明人口跨地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经济和知识技能子生态位仍是引起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但并不能很好解释所有地区,说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人口生态之间是复杂动态系统关系,且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也因地区和时间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振兴国家、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盛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将人口问题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做到经济要上去,人口数量要下来,人的素质要提高”。 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是民族发展繁荣的主体,是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少数民族,而检验西部大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标志是…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颁布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为解决西部地区人口与发展问题带来了极好的机遇。西部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作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全国完成人口控制目标,降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和规模仍然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婴儿、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空间发展战略的大转移集中体现为实施广义范围的西部大开发计划。这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的的确确是期待已久而且千载难逢的机遇。然而,西部能否缩小与东部的差距乃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西部开发的政策机遇,激活人才和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并由此带动和吸引沿海地区、邻近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管理、信息资源为己所用。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如果能逐步缓解该地区水源匮乏、交通不便等限制西部地区扩大人口环境容量的“瓶颈”因素的约束,西部地区将因大开发的政策诱导、投资推动、商机增加等原因而…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收入地域差异对留守老人养老保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农民工选择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务工以期获得理想的收入.用以改善家庭生活。然而就业地域的不同选择所引致的收入反差,使农民工不得不考虑其选择务工地区的距离和自身的成本。文章通过对以广东、安徽、甘肃三省为代表的在东、中、西三地区务工农民工收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民工为获得理想的高收入而选择东部城市务工,实际中却是在东部城市务工收入要低于在中、西部城市的收入。并重点对这一困境如何对留守老人养老造成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10个省、区、市,这里作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曾有过丝绸之路、开元盛世等辉煌时期。然而近一千多年,由于人口增长、过度垦植与战乱,西部已成为我国欠发达的地区。开发西部一直是中国历代政治家的梦想,西部繁荣与振兴的设想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作过开发西部的努力,但因种种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9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第一个大局是,先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使东部地…  相似文献   

11.
构建全局参比技术下的超效率SBM(GS-SBM)模型对2003~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运用双固定效应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口集聚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构建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生态福利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大、中、小城市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在东部地区城市和超大、特大城市中不明显;基础设施水平与能源强度在人口集聚与生态福利绩效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会缓解人口集聚对生态福利绩效的抑制作用,而能源强度的提高则会加剧人口集聚对生态福利绩效的抑制作用;人口集聚与生态福利绩效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人口集聚程度的提高不仅会抑制本地生态福利绩效,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从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持续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影响省际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理论框架,并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西部地区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地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这一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省际投资力度小及政策开放程度滞后等因素,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对中西部地区人口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良好机遇。利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做好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应当是中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任务。 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这无论对于近期拉动内需,还是远期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以及改善西部人口生存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历次人口调查资料,对过去50年间的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者采用RobertoBachi的迁移人口偏好指数研究省际人口迁移及西部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的形态变化,并根据一些选择因素,如迁移距离、本地人口、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资、工业结构、就业率及失业率、政府政策、自然资源与环境、教育和其他一些地区性社会经济要素,建立Narayana人口迁移的修正模型,并简要讨论了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入口迁移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切入点——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航 《西北人口》2001,(2):45-47
以资源开发为中心的西部开发战略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应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制定相关政策,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多,但拥有科技人才优势.应建立新型的贫困地区教育结构,提高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同时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人口学刊》2002,(6):23-2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结构体系中各种不同规模城市的比重发生变化,其中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比重下降。另外,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现,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的比重过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服务业集聚对各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从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来看,东部地区对城镇化进程影响最大的为服务业集聚,中部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而在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与工业水平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晶 《西北人口》2012,33(3):33-37,44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研究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时分别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口比例和教育投资反映人力资本状况。文中采用1994-2009年的时序数据,分别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投资三个角度,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并就如何缩小区域间人力资本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长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并不大,短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就业调整速度、劳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的。较低的短期就业弹性使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产出水平,同时调整产业规模、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借鉴Mincer收入方程,分析了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收入的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水平依次下降.不同地区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特征所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和经济社会特征则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