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船山学刊》2011,(2):181-F0003
《船山全书》自1982年由岳麓书社开始筹备出版,到1996年16册全部出齐,其间经历之曲折艰难,全书序例及各册之校点说明已备述其详。全书出版以后,学界反映热烈,评价很高;与此同时,全书的编校质量也为学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1982年至1996年,岳麓书社陆续整理出版了船山(王夫之)遗著,名之日《船山全书》,共16册,计46种,每种之末,均有编者写的编校后记一篇.然而文中编者误解船山原著文意和字义者竟不乏其例,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至1996年,岳麓书社陆续整理出版了船山(王夫之)遗著,名之曰《船山全书》,共16册,计46种,每种之末,均有编者写的编校后记一篇。然而文中编者误解船山原著文意和字义者竟不乏其例,试析如下。一、“一以《集韵》为序,始于东”究系何义?岳麓本《船山全书》第九册为船山研究文字学的专著《说文广义》,该书于1989年7月初版,1996年10月重印。该书之首,船山撰有《发例》一篇,该文第一段说:“兹奉六书为宗主,以广《说文》之义,诸不见《说文》者不及之。许氏始制,始于一,终于亥。今旧本部次无所从考。一以《集韵》为序,…  相似文献   

4.
杨坚 《船山学刊》1991,(1):186-196
《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共收船山子部著述八种,其中《张子正蒙注》及《噩梦》两种均以船山手书作底本,实为此册之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学者衡阳王夫之(号船山)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著述。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师衡阳马宗霍先生曾以衡阳刘氏、邵阳曾氏所藏王船山遗著之钞本20种,与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国荃昆仲刊刻于金陵(今南京市)节署之《船山遗书》(下文简称“金陵本”)对照,录其异文,附加接语,撰《<船山遗书>校记》二千八百余条,惜乎未予刊布。我在整理编校岳麓书社出版的《船山全书》时,曾有幸亲睹马先生《校记》,于参照校勘时,甚觉胜义缤纷,若概而言之,马老《校记》精确之论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明乎遣词所本 例如…  相似文献   

6.
《周易·明夷》有云:“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1)岳麓书社本《船山全书》初版船山《周易内传》此下注语作:“此象商容、胶鬲之事。左腹者,肝居左而主谋,预闻其 周之谋也。‘明夷之心’,乃殷民被伤而望周之心。‘于出’犹言爱出;出门庭,输于周而劝其伐也,六四与坤为体,盖居于暗邪者,四为退爻,下就内卦之明,故有此象。不言吉利者,非人臣之常道,不轻奖其功。”(2) 其后《船山全书》修订再版,“肝居左而主谋”一语被改为“心居左而主谋”(3)。《全书》第十六册所附《船山全书第一至十五册《第一版第…  相似文献   

7.
<正> 《读四书大全说》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读四书大全说》十卷,有中华书局1975年排印本。其先金陵本《船山遗书》及太平洋书店本《船山遗书》均曾收入。1983年又得衡阳王鹏发现之旧抄本一,为本书之第七卷,包括《论语·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五篇。所据以校勘者,惟此四种版本。  相似文献   

8.
<正> 《楚辞通释》为王夫之注释、评析楚辞的专著,今收入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船山全书》第14册。此次整理所见之版本凡五,即船山之子王敔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所刻的第一批船山遗书本,俞焜于清道光二十八  相似文献   

9.
吴观文 《船山学刊》1987,(1):111-115
王船山在《读通鉴论》)和《宋论》中,对唐、宋的党争,极力抨击,说从事党争的人们“寻戈矛于不已”,导人心于嚣讼”(《读通鉴论》卷二十六);“一唱百和,惟力是视,抑此伸彼,惟胜是求。“(宋论》卷四)终于使国家遭受很大的损害,甚至成为国家覆灭的根源之一,船山这样反对党争,显然不是单纯地论史,而是寄寓了对明代党争导致严重后果极感痛心的深意。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明代党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以供研究船山史论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文虎是晚清著名的校勘学家,同治年间曾国藩、曾国荃刊刻《船山遗书》时,张文虎不仅校勘《札记章句》、《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历代诗评》、《诗经稗疏》、《宋论》、《噩梦》和《春秋世论》,还从王船山学术思想的传播流布角度,对《船山遗书》的刊行提出许多良策,且对《船山遗书》部分内容予以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11.
<正> 盼望已久的《船仙全书》即将于1988年初陆续出版发行,五年内出齐。该书共16册,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重新校勘(或补校)、标点,共收存世的船山著作72种,372卷,700余万字(末册附传记、年谱、杂录等) 是一部迄今收集最全、底本可信、校点精严的船山全集。全书用繁体字直排,照相制版。采用高级纸张 精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船山著作中,《张子正蒙注》是版本较多的一种。较早的有清康熙年间王敔在湘西草堂刻的《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本,世称湘西草堂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衡阳学署补刻的《船山遗书子集》本;又有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刻于金陵的《船山遗书》本。民国以后,有1932—1934年《船山学报》第一至第六期连载的石广权诠言本和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局《船山遗书》排印本。  相似文献   

13.
心广 《船山学刊》2019,(4):43-43
是故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出处】《周易外传》卷二,《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2011版,第890页。【赏析】这是船山《周易外传》论述"无妄"卦一句带总括性的箴言,深刻地揭示了尽人道与合天德之间的关系,也是船山"珍生""务义"之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真诚表白,且凸显了船山之不同于"主静"一系理学家的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14.
<正>船山乃一代宗师,然沉埋多年。至其学大昌,其书大行,则已错简脱文,讹误满纸,学者苦之。于是校者蜂起,百年来蔚为大观矣。岳麓书社1992年4月出版之《船山全书》第三册,收《诗经稗疏》(附《考异》、《叶韵辨》)、《诗广传》,由胡渐达先生初校,杨坚先生终  相似文献   

15.
<正>《诗广传》为王夫之读《诗》时所写的杂感文,船山于该书中,从其哲学、政治、伦理、历史和文学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广加引申发挥,故命名为“广传”。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该书曾由王孝鱼先生以金陵刻本为底本,参照周调阳依嘉恺钞本所作的校勘记进行点校,于196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第三次印刷。  相似文献   

16.
刘荣 《船山学刊》2016,(1):22-32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本是一部内容上独立的自洽之作,有着明确的写作宗旨和目的。它是一部从历史流变的实际中思辨地考察中国历史的专著。在其中,王夫之进一步肯任和充实了他在中期著述中提出的人道法则,更是通过人道这一历史哲学在历史现实中的伸张与适用落实了人道之作为中国历史的意义的地位,而历史也无非就是以礼为核心的人道的展开与实现。换句话说,船山先生的《读通鉴论》作为一部经验或实证方法论基础上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作品,其主要写作宗旨在于阐明中国历史是人道为规律的进展,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人道之起源与流行,船山在对各种历史现象的解释中充分完整地说明了这一著述宗旨。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07,(3)
《山东文献集成》四辑200册,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韩寓群任主编,朱正昌、展涛任副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全书共收入山东先贤遗著稿本钞本以及流传未广而又有重要价值的刻本计1000种。2006年12月第一辑50册出齐,共收稿本、钞本、刻本179种。其余三辑计划在2008年全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思想家王船山对国家的治乱兴亡之道进行了穷深研几的研究,凝聚成充满历史哲理与经世方略的不朽史论。这些有关经邦治国的宝贵思想精华至今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作用。现将船山《读通鉴论》中的几则史论作一浅析,与广大船山学爱好者共赏。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八九年第二期《船山学报》(总第十四期))刊载唐斌成《船山、魏源人才思想异同论》一文,该文以比较法分析两人人才观之异同,甚为可取。但文中提到:“王船山站在汉族地主阶级的立场,对少数民族和外族一概采取排斥和敌视的态度。……对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中的人才,防之犹恐不及,更谈不上重用。”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王船山在青壮年时期是否歧视夷狄人才,有待查证。他中岁后隐居著述,以在野布衣之身痛定思痛,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则断无歧视排斥夷狄人才之意。从《读通鉴论》这一著作中可以看到,一个有强烈  相似文献   

20.
船山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目的就应当是"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把历史作为镜子,"以为力行求治之资"(<读通鉴论>卷未).如他曾说过:"读史者鉴之,可以知冶,可以治德,可以知学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态度应当十分严肃,"求安于心,起顺于理,求适于用"(<读通鉴论>卷末);而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必须实事求是,力戒虚夸,对历史人物的功罪是非的评断,不能仅着眼于"一时之利害",而应当"通古今而计之",(<读通鉴论>卷三)力求写出"天下之公史"(<春秋家说>卷三).因此,船山秉持"推其所以然之由,辩其不尽然之实","因时度势察心穷效","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等鉴史的方法,对历史"引而伸之"、"浚而求之"、"博而证之"、"协而一之",从而"心得而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读通鉴论>卷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