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 《人才瞭望》2008,(7):91-91
在美国加州北部“硅谷”地区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公司。这个公司叫做坦丁姆计算机公司。  相似文献   

2.
律师不一定是独居动物,捕捉猎物(业务)时也会倾巢出动,围追堵截。但大多数时候律师是单兵作战,就连公司上市这种大业务,来的律师也是散兵游勇。会计师不同,都是群体出动,声势浩大地进驻拟上市的公司。中介机构中最辛苦的是会计事务所。而各国会计师中又以美国会计师受到的制约最多。一、没有夜草,没有特权美国会计师很少有特权,顺手牵羊的事一点也不能做。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证交会”)的规定,注册会计事务所和其成员不得在其所审计的客户或其客户的母公司、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中直接拥有任何经济利益或间接拥有重大经…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历史悠久的老企业,如AT&T、IBM、杜邦、通用电气等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体系,强大的研发实力,使它们长盛不衰。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在硅谷诞生的新兴公司,虽然在公司规模上比不上那些老牌大公司,但却以其独特的创新方式在全球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在贝尔实验室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30年。30年来,我亲历贝尔实验室的多项创新,并有幸领导主  相似文献   

4.
陈润吾祖籍江苏,1949年出生。同年随其父赴台,在台湾度过了俭朴贫寒的青少年时期。1973年,陈润吾从台湾来到美国,闯荡硅谷,迄今已有29年。这29年中,硅谷从默默无闻到名重全球,陈润吾自己也从白手起家,到功业有成。他所经历的创业之路,相信对于现在或将来有志于闯荡海外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硅谷经受磨练陈润吾是23岁那年,在台湾念完大三,带着一年的学费来到美国的。到了假期,与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陈润吾开始打工积攒学费。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在餐馆洗碗,直洗得满手都是裂开的口子。干完餐馆的活儿,再去糖果店…  相似文献   

5.
讨债公司美国有家“讨债公司”,专门雇用相貌丑陋怪异,行为粗鲁的大力士,到欠债人家门口恐吓威胁,并大打出手,但这都是老一套讨债的方式。还有一些讨债者,他们将自己打扮成各种卡通人物,紧紧跟随在欠债人的身后,形影不离,并派人从旁拍下录像,在电视广告中“广而告之”——我跟住谁,谁就是赖帐者(当然,上电视的高昂广告费都算在债权人头上)。台湾的讨债公司也绞尽脑汁,设计出更新颖更有创意的方式。他们聘请了“艾滋病”人,对欠债人穷追不舍地讨债;出动美女用温柔的纠缠方法,以柔克刚令欠债人烦不胜烦,无处安身以达到追回债…  相似文献   

6.
2003年7月的一天,美国西海岸阳光炽烈,暑气逼人。然而,就在美国著名的软件集中地硅谷,1000多名印度人不顾酷热的天气,来参加一场特殊的人才招聘会。这些久居美国的印度人并非要在硅谷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开创事业,报效祖国。印度人才开始回流近两年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报纸的标题。那些过去争相去美国淘金和施展才能的印度顶尖人才,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他们说,“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历届…  相似文献   

7.
在高新技术领头羊的美国隐瞒的工作是什么Y既不是保龄球选手或牛仔,更不是美国总统,而是与电脑和互联网有关的职业一美国高技术7i业中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互联网有关业务的人占1/3,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富翁制造工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最走销。最赚钱的将是下列六类人才:软件工程师从世界L最大的微处理器制造商英特尔公司,yljpe特网测览器程序的主要生产厂家问景公司,以及拉扎在硅谷的数不胜数的新兴公司,它门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程序设计员、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计算机分析家实在太少了。一份最新报…  相似文献   

8.
硅谷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潮玄 《人才开发》2002,(5):8-9,46
本人退休后多次旅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硅谷首都之称的圣何西市,经历了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十年的经济繁荣,也目睹了千禧之交美国经济的衰退。十年繁荣是由高科技产业和股市开始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出了什么事?谈谈我在硅谷所见所闻所思,或许对国人在实施科教兴国过程中会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读过一段记忆深刻的话,说的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递过一张名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会长。又递过一张名片:利曼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真正吃饭的地方。”不是说像李政道这样兼职就一定能获诺贝尔奖,但像李政道这样的大科学家都在兼职,可见美国的兼职实在是普遍。业内人士称,美国正是有了“兼职”的制度,才有了硅谷的兴起。 在中国,兼职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寻求兼职的一方偷偷摸摸,使用兼职的一方鬼鬼祟祟,兼职成为“做得道不得”的暗箱作业。但是,1999年国家出台的两个文件再一次让兼职浮出水面。1999年4月,国家…  相似文献   

10.
杨元庆:从推销员到“少帅” 1988年,24岁的杨元庆正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做论文。他把当时的人生目标定在:到美国,拿一个博士学位。他在硅谷的同学比在北京的同学多得多。为了在出国前找一个跳板,杨元庆决定先在中关村找一个单位。恰逢联想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收高层次的人才,他便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跑来了。找到二楼的一个办公室,主考官面试了半个小时,初试过关;复试以后,被正式录取。进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权宜之计。他没想到,自己被分到公司做销售,卖Sun工作站。这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己学的是理论,去搞科研…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大到国家的政策、法律,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无不以商业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美国总统柯立芝(1923-1929年)的话说:“美国人的营生就是生意。”那么,美国商业文化有什么玄机呢?一、利润、利润、利润美国人追求利润的表现形式为公司以股东利益为重,公司兼并收购中敌意收购较多。就公司而言,检验其好坏的唯一标准是看公司是否赢利,只有一次例外:新经济鼎盛的时候,投资者都不问公司是否赢利。美国证交会也放过一个又一个很成问题的企业。但这并不是美国人不追求利润。恰恰相反,这是美国近似于疯狂…  相似文献   

12.
有胆识之士     
一些外商总结在中国的经营之道时.认为要想打开中国市场,就得首先要尊重中国的利益。罗杰弗与叶明钦的合作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利益第一”。也门一个是ASA公司的美国大老板.一个是%A公司大中国集团的华人总经理,能取得这样的共识.应当说无论是用人者或用于人者,都有非凡胆识。商海大潮.人才辈出一但也难免泥沙俱F。时厂一些伊然以这个“家”那个“家’咱后者.却把“宰客”奉为经营之道.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花样不断翻新。殊不知这已与真正的“家’k1去十万。。千里.倒有几分像鲁迅笔下的“捣鬼者”。“捣鬼者有术.也有呼.但…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人人都在盼望成功,都在努力争取成功。作为成功者的乌·巴特尔先生对“成功”的理解发人深思:“美国是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因此,不少人认为有钱即有幸福,成功的标志也就是发财。但我认为不能以拥有多少金钱作为成功的标志,还得看一个人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是否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巴特尔先生是蒙古族人,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他在北京长大,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二十七年。1981年他作为自费留学生来美国求学,开始了他人生新旅程。象任何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样,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他来美国的第一站是波士…  相似文献   

14.
北美华人在科技领域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期移民的华人专业技术人员在北美,尤其是硅谷的高科技行业大多已是技术骨干.他们的智力资源已成为美国近年经济繁荣的动力之一. 随着美国经济对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重,每年从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地区会有近20万的国际技术雇员进入北美的公司.在这些人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华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是美国急需的专业人才,大多数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获得绿卡,并最终在北美定居.现在的新技术移民已不满足为人打工的状况,很多人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能够自己创业,实现真正的美国梦.随着风险投资机制的完善,技术创业的环境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华人可以有机会依靠自己的智慧将理想变成现实.据统计,硅谷的新创公司中就有30%左右掌握在华人手中.  相似文献   

15.
海外留学族回归心态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外留学族回归率逐年递增。从1994年开始,中国大陆留学生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1998年就达到7400余人回国,而且在国外工作或取得永久居留许可后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据最新资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加之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良好预期,在美国硅谷华人精英中有43%愿意在目前或将来回国工作。77%的硅谷华人称自己已有一个以上的朋友或同事回国。回国创业已成为海外留学族一个普遍的心理潮流。中国大容量的“市场”是发展自身事业的最佳空间 每一个海外留学生其事业追求都包含着自…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尼克·科尔科迪洛斯于20年前开始在一家物色高级人才的部门工作, 眼光锐利的他颇能发掘人才。以下是他提出的求职成功的几条新原则。一、简历作用不大职业介绍人都知道应聘者的简历作用并不大,仅凭简历未必能让公司聘用。简历的全部功能就是概述一下你的过去——很大程度上和现在毫不相关,因为它显示不出你能否胜任经理要求完成的工作。“简历只是让雇主自己估量一下,你对其公司有多大用处。”科尔科迪洛斯说,“这可不是推销自己的方法。”联想到市场营销的格言——免费样品激发顾客更多的需求,因此他建议你也采取这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09,(3):52-52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H1B签证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雇主雇用海外专业人才在美国临时工作的选择。但是对于H1B签证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有两极化的意见。硅谷领导集团总裁暨首席执行长Carl Guardino表示,作为移民国家,硅谷的繁荣与外籍科技人才分不开,因此H1B事关硅谷的兴衰,而公立教育也应该加强带领本地学生巧妙地走进高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虽然人口仅650万(与香港相当),却是个十足的科技大国。以色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达79家,紧追美国与加拿大,排名第三;而最近3年完成的投资项目,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硅谷,排名第二。那么,以色列为什么能够领先世界知识经济呢……开发各类新技术的桥头堡去年“9.11事件”后,全球股市狂跌,原定要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纷纷撤退,10月4日,纳斯达克恢复开市,当天第一家去挂牌的,就是来自以色列研发小肠检视芯片的生物技术公司Given Imaging。以色列在新技术开发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局域网的源头技术以太网络技术、Inte…  相似文献   

19.
在精心研究美国历届第一夫人之后,希拉里认为自己离“优秀第一夫人”还相差甚远。但她踌躇满志,不甘当一个普通家庭主妇,也不满足于“跑龙套”。有人认为希拉里比克林顿更胜一筹,“克林顿是腿,而希拉里是大脑。”1947年10月26日夜,希拉里出生在芝加哥的一家医院里。她的父母罗德姆夫妇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她的出生十分高兴。并给她起名“希拉里”(Hillary),“hillary”在英文中有“轻松愉快”之意,他们期望着快乐永远陪伴自己的女儿。他们曾给她预测了许多职业,医生、职员、教师等等,可他们没能想到,自己的女儿竟会成为美…  相似文献   

20.
一般人到了中年,由于事业有成,很多便会安于现状,并不愿再闯高峰,创造第二春。但加州硅谷里一名古稀老头,仍孜孜不倦地力争上游。身材瘦削而结实的伯纳·冯德施密特(BernardVonderschmitt)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气工程师,在RCA公司的固体电子部门任职达25年。但到1979年,他由于认为RCA失去了追求尖端技术的兴趣,个人的工作热情也消退了。他说“在他们购买了一家以消费者为主要对象的财务公司后,我就离开了。”他指的是RCA收购CIT财务公司。当年已是56岁的冯德施密特在离开RCA后,仍未有闲下来,首先他到新泽西州罗伦斯维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