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学的研究始于“简单社会”,当从“简单社会”迈向“复杂文明社会”研究的时候,原有的研究范式面临着挑战。将学术视野聚焦于山西晋中介休市这样一个黄土文明所孕育下的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有三个重要意义:探讨从社区研究走向区域研究;开展中西方对话,形成新的人类学“复杂文明社会”的研究范式。因此将介休作为“实验地”的研究体现了学术自觉与文化自觉,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经验有可能对于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人文科学界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同时出现,表现形式为"保国保种保教"三者并提.由于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取向的保教式文化自觉与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取向的政治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发展到"保种爱国存学"阶段,以"国学国粹国史"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这一努力同样使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发生相斥与对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的艰难、曲折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自唐宋至近现代以来,世代定居在安宁河流域的多续人与周边诸族群发生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这种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自然在多续藏族群体的内心深处形成巨大反差,族群意识因而不断得到强化。袁晓文研究员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求学生涯、工作阅历为个案,叙述并分析了一位藏学家对自己所属族群的族群观。"一叶知秋",在全球化、经济化、一体化趋势加剧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文化自觉"理念,学者对于诸多在语言、历史、文化上处于弱势的族群应更多一份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扬上有着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仅有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更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增强中华的文化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涵义阐述,探讨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实现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机遇,也使我国面临文化强权的挑战与威胁,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我国文化的科学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当前我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自信是更深厚、更广泛、更持久的自信,文化自觉要重点解决好文化自知和文化自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土人类学需要面对个体自觉的文化转型而有所重新建构.这种建构的基础在于米娜对本土文化的问题意识的提出以及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人类学文化处境的直观把握.可以从本文所提出的“三观六维”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国本土人类学的解释架构,以此为基础而可能有人类学视野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文明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伊斯兰文明具有政教合一、复古倾向、文化统一性以及因强大的适应能力导致的多样性和区域化倾向等文化特点。对于中国穆斯林中的回族而言,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研究,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以及对西方文明的研究。对于伊斯兰文明的研究,特别需要关注伊斯兰文明的网络结构以及伊斯兰文明对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文化自觉的意识源自危机和危机感。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必须从文明内部寻找原因,并从内部和外部全方位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可以从中国伊斯兰文化和域外伊斯兰文化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林晓华 《民族学刊》2019,10(6):89-94, 137-139
在新媒体环境下,彝族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再是单一途径,而是多向延伸,各种媒介形态共同承载、分享,并形成多层面的交流与互动。论文以集体记忆理论为视角,探索彝族文化网站对彝族族群新空间的重构原则与发展策略;并进而分析了新传播环境下,彝族文化网站对于彝族族群集体记忆的建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文化自觉与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     
《中国民族》2008,(11):25-25
1997年让中国人铭记的历史事件很多:香港回归、十五大……这一年间有一件事却少为人知——在北京大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SARS病毒在中国一些高都市化区域的高发,叫人不得不重提都市化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大都市里的居民难于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目前城市的建筑有缺陷,许多大都市空气的自我更新能力在逐步弱化,且与外围的空气缺少互动性.并结合有关专家的看法,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宿主之一,野生动物是人类SARS的毒源.人工驯养野生动物,让人造的化学成分进入了大自然本来的生物过程,其产生的危害给世人带来了生态性的灾难.人类要善待自然,慎用科技,让人的自然体在大自然中正常生息才能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习俗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与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习俗与历史背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员的学业成就.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土瑶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土瑶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通过对土瑶部分传统文化习俗的"深度描写",揭示学校院墙之外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从文化的视角和层面来探究土瑶学校教育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视野下的风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世纪上半叶以来,国内外人类学家对风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文章对这些成果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时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党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6.
饮食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各个民族或群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食生产、食生活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应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跨学科综合性地研究人类生活的饮食和饮食行为.草原饮食文化是站在饮食人类学的视野中,研究草原地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饮食生产、饮食生活、饮食行为、饮食理论、饮食相关的文化现象等,将之上升到学科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和系统地研究.草原饮食文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饮食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并对人类学的中国化研究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还会深化对草原文化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人类学认为,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学校是社会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依附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同时,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文化传播过程,需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审视,学校教育的发生、学校教育的功能和目标,都与社会系统、教育机构的文化行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作者运用他在伯利兹的田野工作的实例来揭示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在经济与生态人类学研究中的基础作用.作者在伯利兹的凯克奇人中发现一种生计经济与商品经济混合并且交替出现的现象,并指出文化生态学与政治经济学在解释这种现象时的不足之处,认为要把当地个案放到更广的历史和政治经济框架内去理解,看到当地人在选择生计方式和消费水平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并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方在消费上的不平等关系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绘文化>是一本反思性的艺术人类学民族志代表作.本文主要结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民族志书写这三个方面,思考此书对当前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彭兆荣  李春霞  葛荣玲 《民族学刊》2010,1(1):45-54,163-164
随着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日渐缩小,以及我国草原牧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游牧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给学者提供一份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图景",作者对国内外近30年有关游牧地区和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并对我们今天该有怎样的游牧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