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的说法是:《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因物而发抒写了再别康桥时的依恋之情。事实上.这种说法见物不见人,于诗的理解有些隔膜,只有将诗与作者独特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理解.才会把握住感情的脉络,彻底弄清诗的底蕴;《再别康桥》与诗作者同林徽因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  相似文献   

2.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是徐志摩四首康桥“情歌”中最优秀的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表面来看的确是抒写作者故地重游又将再度别离的不舍与依恋,诗人用明丽柔和与易生惆怅的夕照晚景做衬底,渲染了作者重回母校的喜悦与再别母校的伤感与无奈,但伤感与无奈仅限于这一层面,该诗就会停滞于肤浅,而以此为基础所做的剖析与认识也将误导读者而使其永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绝不应机械地从字面意义出发简单地对其进行认识与  相似文献   

3.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对徐志摩的认识是从这首诗开始的,是在初中的课本上。但对他总就没什么了解,所以与他的“初识”也就随着《再别康桥》的结束戛然而止了。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在康桥的停留时间尽管短暂,但其灵魂一生一世都没有离开.他的“康桥情结”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隐到显、由朦胧到清晰、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感性到理性、不断寻找、锤炼、升华的过程.《我所知道的康桥》是对《康桥再会吧》、《康河晚照即景》的再现和重塑.《再别康桥》是对《康桥再会吧》、《康河晚照即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再现和重塑.到《再别康桥》一诗,康桥才最终凝定为徐志摩“灵魂之伴侣,理想之明珠”.《再别康桥》记录了徐志摩独自知道的别一世界的愉快,那里有他的宗教崇拜和浪漫传奇,可叹的是,俄顷之回忆,却成了不死的时间,刹那的永恒.这也正回答了为什么只有《再别康桥》成为了经典,而其他诗文却没有这份荣耀的真正原因.因此,要想解读《再别康桥》,离不开徐志摩有关康桥的诗文及其它相关文字.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创作了他的第一批诗歌,他还以剑桥自然物景为题材创作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再别康桥》。他的剑桥诗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影响,歌唱诗人的创造、爱欲,抒发政治理想;写剑桥自然美景的诗有田园牧歌风,表达了对剑桥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再别康桥》之美,在于它精炼、提纯、节制的功夫,以及异国情调与古典意境的完美统一。徐志摩为了刻意追求古典意境,甚至不惜在意象的选用上作伪。剑桥把徐志摩培养成一位杰出的诗人,也让他写了自己最好的诗。  相似文献   

6.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滋渥斯对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一诗创作的影响 ,在于三个方面 :审美视境、语言风格、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21,(1):72-7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大嘴兔子特别喜欢,她常常会悄悄坐在屋后的高冈上,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一遍遍地吟哦,去感受那诗意的美。小桥、流水、垂柳、夕阳……这首诗的画面感多么强烈,真想走近康河,走进诗人的内心,去看看那儿的美景,去了解一下诗人的真实感受。大嘴兔子是个小诗迷,她对现代诗尤其着迷。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形成与文化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不知醉倒了多少人,诗中悠迥魅人的音乐性语调,倾述了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对康桥(现译剑桥)的一往情深。徐志摩年青时曾在康桥留学,离别之际写了《康桥再会罢》。数年后,他出国漫游重返康桥,又添一曲《再别康桥》,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志摩对康桥如此梦魂萦绕?若纵览他的一生,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  相似文献   

9.
"的"是汉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汉语语法总结"的"的使用方法有十几条,然而还是不完全准确。"的"使用与否,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于语言的节奏,在学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来学习。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让学习者去体会,因为该诗的节奏性很强。通过背诵这首诗,建立"的"字用法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经典名篇,《关雎》与《再别康桥》自问世之后,一直传唱不衰。从诗歌主题、意象选择、创作风格三个方面比照两首诗作可以发现:《再别康桥》对于《关雎》的承继绝不仅仅是在用典,这两首相距两千多年的诗歌创作在艺术精神上是如此默契,《关雎》的情意、《关雎》的美穿越了时空,在现代大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了一次完美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杰出之"铮铮者",也是山林隐逸诗人的突出代表,在他诗集中,充满了感伤世路的凄苦悲凉声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备受艰辛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四苦"之说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深契佛理,所以对世事人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感叹.结合时代、社会及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中的生、老、病、死"四苦"之叹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剑桥的“大学才子”之一 ,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纳什的《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 :1.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2 .诗人糅合了动态和静景 ;3.诗人运用了腹韵和五步抑扬格的韵律 ,并在学习、比较、借鉴名家前辈的译文之后完成了《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英译版本数量颇丰、质量各异。而对译文的评价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独辟蹊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诗篇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视译文质量,同时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诗歌解读和诗歌翻译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从诗歌的情绪意蕴与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再别康桥》一诗的旋律特征和旋律发展,以此探析该诗在音乐性上的独特性,并简要分析该诗形式与意蕴实现完美统一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徐渭曾三次面对死亡的威胁,而三次威胁又激成了其文集自刻活动的三个活跃期,不甘沉沦的不朽意识是形 成这一重叠景观的内驱力。《徐文长初集》似应刻于隆庆2年(1568,48岁),而不是万历18年(1590,70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集》中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据编著者标示此诗是据抄件刊印 ,但与毛泽东同志同类作品的思想品位与艺术风格比较 ,似有疑义。  相似文献   

17.
张旭卒年 ,史无确载。由于对相关资料理解、认识上的分歧 ,学界围绕这一问题自来颇多异说。我们认为 ,在纠缠于资料而难以确证的情况下 ,考察张旭之仕履经过 ,就成为确定其卒年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李颀的江东之行可知 ,张旭在开元二十三、二十四年 (735年、736年 )之际结束常熟尉之职而赴京 ,其任左率府长史 ,约在此后不久。约在开元末年 ,而任金吾长史。其天宝五载 (74 6 )退居洛阳时 ,年初逾六旬。由此 ,结合李白《猛虎行》所叙与张旭天宝十五载 (75 6 )三月在溧阳酒楼会晤之事 ,和他《草书歌行》诗中“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们认为 ,张旭卒年应以乾元二年 (75 9)为是。张旭《千文》末“乾元二年二月八日”之注 ,应是张旭所书。  相似文献   

18.
诗文鉴赏为主观性极强的精神活动,研究者诠释杜甫暮年所作五律《南征》诗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颇有不同。诗人远逝,古意难追,但争议探索利于走近诗人。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杜甫传世作品及其生平交游的考辨,提出诗人生前不但有知音,而且包括文学上的、政治上的、生活上的都存在,进而阐述“未见有知音”当指诗人在“特定环境”下,在追念故人的同时,对自身彼时彼地孤寂处境的哀叹。  相似文献   

19.
味最初是一种感受,后来演变为审美体验.中国美学以味论诗的本质在于"口弗能言,志弗能喻"的整体风貌之感悟.这种感悟贯彻为文,逐渐演化为以创"味"为核心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