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型社会逐渐被现代型的社会所代替。社会进入了动荡期、振奋期、发展期,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宗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战略郭成铎,丁天澜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辨析1.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战略的廓清。在我们探究邓小平同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时,一个棘手而又不能不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廓清社会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理...  相似文献   

3.
弱关系的弱势及其转化——“关系”的一种文化阐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艳 《社会》2007,27(4):175-175
本文试图对“关系”的文化特质加以探讨。作者首先梳理了学界有关“关系”的文化论题、结构论题和工具论题,并阐明了重拾文化论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有必要突破以往过于倚重中国社会本土概念的文化阐释方法,寻求更具有普遍意含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工具来界说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关系”现象。作为一种初步尝试,作者提出,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弱关系概念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作者看来,在中国社会,“关系” 是与家族(或家族)内部关系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关系形式,前者以弱关系为特征,后者以强关系为特征,两者在满足的功能、成员的可供选择性、规范性和社会分层效应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关系”实际上是指导社会成员处理某些家庭外部社会关系的行动模板。作者还提出,中国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弱关系文化,而且由于它善于促成弱关系向强关系的方向转化,善于从弱关系的动员中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因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中国新移民研究——马尼拉中国城田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帆 《太平洋学报》2009,(10):14-2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30年里,大量中国公民通过各种方式持续移民到菲律宾,他们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新移民的一部分,并对菲律宾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基于笔者在马尼拉中国城的一项田野调查,描绘这一群体的类别、教育程度、语言能力、行业与职业选择等基本特征,探讨他们与菲律宾社会的经济一社会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当代社会转型的最深刻实质是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西方后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是这种变化的理论表达,标志着西方社会发展研究进入了新境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也使人际关系在社会矛盾中的地位空前提高,无论从中国社会转型的新变化上看,还是从西方社会转型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考虑,中国的社会发展研究也应当进入一种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2008,(5):63-63
受到儒家思想的传统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方福利思想的影响,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的“补救型”社会福利思想,将社会福利看成是一种在常规的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能满足一部分社会成员某些较为特殊的社会需求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因此,社会福利的目标被锁定为“为社会弱者服务”,即济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形态变革为分析视角,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当代社会生产力结构的深刻影响,认为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具有社会范式转型特征。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和当代社会信息化飞速推进,使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早发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顺次进行不同,具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交织的特征,即不仅要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工业化,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实现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信息化,并把这一特征概括为社会范式双重转型。这一概括不仅体现了生产力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和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而且更表明中国现代化实现发展道路创新的巨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面貌巨大的改变,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加,城乡生活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也日渐显露。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社会“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会议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日益严重的信任问题。指出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风险社会和社会转型当前两大时代背景来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信任问题。以“杀熟”、“三鹿事件”等事件为例,分析当前中国信任何以遭受破坏,并针对社会资本的建设,思考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李宝臣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后,就其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而言。已步入成熟的礼法社会,而并非通常人们判定的人治社会。在当代国人深感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的时候,一进行历史反思,就极易接受中国古代社会是...  相似文献   

11.
施坚雅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坚雅以区域系统分析为基石,建构了传统中国的经济等级结构与城市贸易体系,形成别具一格的理论框架,在国内外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影响至深,惟其如此,全面反思这一理论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转型与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赵少智一近些年来,国内社会学家对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社会发展中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对社会结构变化的研究,揭示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政...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问题因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高发期,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同社会转型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依据这一认识,文章从国外学者对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问题之间因果联系的分析入手,概括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产生社会问题的影响;并指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总体特征、基本类型和大体走势。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批判与中国女性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过分庞大的日常生活内容和层面,成为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的主要羁绊之一。要加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就必须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这一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忽视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价值取向的关注和沉思,因为它是中国日常生活内容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15.
一部透视中国政治奥秘的力作──评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冯向辉农业文明传统之深远,城乡差别之巨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制约常常有人论及。但是,迄今却很少有人从这一角度去透视中国政治社会之谜。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的徐勇教授,本路蓝...  相似文献   

16.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价值学研究热潮。之所以如此,并非哲学家门的心血来潮,而是社会价值冲突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课题又带有明显的社会目的性。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始终关...  相似文献   

17.
黄琦 《创新时代》2011,(8):96-97
最近,关于“X二代”的话题正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当下这个充满创新与个性的时代,各种类型的“二代”,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对中国社会分层的形象化描述。而作为“X二代”的代表,“创二代”已渐成一种社会期盼的新兴力量,或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廿世纪20~30年代围绕着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介于中国国瓦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一批知识分子,着眼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而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社会改良运动的人大都以实践(即建立实验区)为主,唯独梁漱滨先生是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那本《乡村建设理论》(现已收入《梁漱滨全集》(第二卷)(引文不另注),清晰地勾画出梁先生苦。!孤诣构筑的民族自救之路。建基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之上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解决中国问题自然应从乡村人手。这是中国人的基本共识。但是在如何建设乡村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完全相…  相似文献   

19.
李峰 《社会理论》2008,(1):83-104
近些年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如果说此前所谓的“宗教热”这一描述性术语还值得商榷的话,那么,视中国当前宗教为一股社会“潜流”应不为过。其中,基督教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信徒人数的快速增长上,而且还表现在基督教作为一个社群团体自身组织性格的呈现及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或基督教已经“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斯:以工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格局替代了单一的传统的农业经济,同质同构的村落社会逐渐解体,一个多元化的、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正在形成。考察中国农村社会的这一变迁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促进传统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机制的分析,为加快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通过对浙江农村社会在过去几十几年中的变化过程的考察,分析了浙江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态势,以其为研究探索传统农村社会的变迁过程提供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