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麦茹  严红 《唐都学刊》2003,19(2):76-79
“中”在中西哲学上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中国的儒道释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都给予“中”以强烈关注 ,不同的是 ,儒家为道德之“中” ,道家为自然之“中” ,释家为性空之“中” ,亚里士多德为德性之“中” ,四家之“中”各有特色 ,“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尹佣瑜 《生存》2020,(1):0056-0056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学习兴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文材料,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9,(4):90-102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中俄之间的"政热经冷"问题,还是中蒙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蒙古国"民族主义"问题,其症结恰恰在于中俄、中蒙合作过程中的信任不足上。信任是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必须考虑制度层面的对接,必须通过制度构建,促进中蒙俄三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建立起民间的互信。通过增强非正式制度供给,能够加强中蒙俄三国民众的互信。强化中蒙俄三国的软法合作,是增进中蒙俄三国民众相互了解、促进制度对接、助力经济走廊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顾宁 《日本研究》2007,(4):93-96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网络媒体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契机.中日两国尝试组织"网络对话"和"网络视频会议".中日两国网民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网络交流中表现出有趣的差异.网络游戏成为中日两国年轻人交流的重要媒介.网络环境下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技术和文化内涵两个层面上尚且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90年代的中日经贸合作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外贸系邵继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中日经贸合作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中日相互成为各自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经贸关系已成为我国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两国经贸关系中虽然还...  相似文献   

6.
张鹤 《求是学刊》2001,28(2):88-92
文章从中西方作家在观察自然的角度、方式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即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的选用所造成的静中之动与动中之静的区别、表层语言与深层语言的互渗中所表现出的因实造虚与因虚造实的差异以及由于主体与客体间位置距离所造成的合中之隔与隔中之合的差别等方面对中西古典小说中自然风景的描写模式作一比较 ,希冀从对比中得出一个对中国古典小说自然景观描写特点及模式更趋全面、切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笪志刚 《日本研究》2012,(3):116-123
中日有2000多年友好交流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日两大文明彼此借鉴,互相促进,对各自文化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日本汲取中华文明形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日本兼收并蓄的欧美近代文明成果,中日文化中留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抹杀不掉的历史烙印。在合作与交流的主旋律中,两国也存在由于日本野蛮侵略中国而关系恶化的黑暗时期,日本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造成巨大伤痛,国家险些走向毁灭。在中日各个时期的交往中,剔除影响两国近代历史的个别事件,地方合作与交流一直是中日关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离开地方合作与交流,中日关系无从谈起,离开地方经贸合作的支撑,中日经贸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地方合作与交流构成中日关系在一波三折中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本文以哈尔滨市与新泻县之间的合作交流为视角,试析地方合作与交流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联系中唐的历史现实和诗歌内容,联系中唐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理想,分析了中唐诗人在功名事业、社会意识、人格塑造方面的表现,重新评价中唐诗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2):1-17
陇中地区自秦汉以后逐步走向繁荣,其促成因素为:关陇地缘优势的存在,适合本区域生产方式的创立,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得以普遍推广使用,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的带动,耕读传家文化的繁荣发展等。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苦瘠"的成因为:国家都城东迁南移使陇中丧失地缘优势,生产关系逐步落后于东部地区,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丝路,过度垦荒致使陇中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陇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体制机制变革是陇中复兴的根本所在,"一带一路"建设是陇中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通道建设是陇中复兴的先决条件,"生态立市"实践为陇中复兴奠定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许瑛 《日本研究》2008,(4):71-74
中日两国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始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两国通过政府、企业、民间友好人士进行了多层次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合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以此为基础,在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上将会迎来新的机遇。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合作和交流将会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1.
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将构成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核心内容,也将主导未来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层面的互利合作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中日双方提出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背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内涵、为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采取的合作举措,以及战略互惠关系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可能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产学对接是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对接活动切实深入企业,更好地破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加强中高职的全面衔接,培养中高职学生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创新创业能力.目前中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与效益的反差较大,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中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基于产学对接来探索中高职学生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性,实现中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中日关系的第四个政治文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方已经签署过《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声明》三个政治文件。这三个政治文件是中日两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基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双方领导人亲笔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中日关系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樊勇明 《日本学刊》2007,18(2):16-25
近来中目关系急剧好转,但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也不容忽视。尽管如此。中日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战略互惠是不争的事实。两国能否友好相处,关乎中日的根本战略利益。中日经贸关系既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战略互惠的集中体现。共同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也是中日共同利益之所在。在如何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如何在联合国框架中开展维和活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方面,也都需要中日两国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舞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丽萍 《学术交流》2012,(Z1):112-114
文章从中西方舞蹈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等视角的分析,说明形成中西方舞蹈形态和身体语言本质差异的原因,并对中西方舞蹈的表演形式以及动作内涵加以解释,从而进一步阐明中西方舞蹈文化差异;指出在吸取西方舞蹈精华的同时继承和发展本土舞蹈文化特色,是我们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论中日东海争端与能源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日东海海权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大争论与两国近年来在能源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密切而直接的关联,它进一步恶化了本已脆弱的中日政治关系。本文首先从法律和史实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海权之争产生和升级的背景;其次,结合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研究中日东海海权之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升级的原因,以及其成功解决的重要意义;最后,文章着重探讨中日能源合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刘伟 《社科纵横》2014,(3):144-146
陇中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这里遗留有大量的原生态民俗剪纸,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中剪纸积淀着我们的祖先"阴阳立天"、"天人合一"的思想。本文就陇中剪纸蕴含的文化基因、陇中剪纸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陇中剪纸保护的原则及手段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袁安强 《社科纵横》2009,24(2):164-164,170
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这方面的知识,并让这些知识渗透到国情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中日贸易的新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持续,中国贸易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进入2005年后,中日贸易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了。与此同时,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贸易迅速发展,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特需”更成为推动其复苏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中日贸易仍存在着中国对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未彻底改变垂直分工的状态、中日贸易的利益不均衡、日资企业主导中日贸易、日本高新技术产品垄断中国市场势头扩大和中日政治关系冷影响中日贸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晖 《学习与探索》2001,1(5):30-36
通过反思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中关于要不要(科学)方法之争,可以肯定,在探索和寻求法律真理过程中方法不能缺席.诠释法律的方法在人类认识视野中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在本体视野中是非自治、非独立的,而在实践视野中则具有实用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