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如流,春节如约而至。每逢新春佳节,父老乡亲们张灯结彩贴春联,总突出一个“福”字。还有一些人家爱将“福”字倒贴,以期望过路行人恭贺一声“福到了”(取“福倒了”的谐音)。由此可见,人们向往和追求“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相似文献   

2.
杜林 《老年人》2007,(12):42-42
毛岸青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次子。虽然身为领袖后代,但他为人平和低调,勤奋朴实。这种处世作风的形成,除了他自身严于律己之外,更得益于父亲毛泽东“爱、严、励”的家庭“三字经”教育。  相似文献   

3.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7):41-41
好的开头要保持,做到善始善终,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既济卦”之后悟到的。“既济卦”是《易经》的第六十三挂。它的卦辞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卦辞的意思是:“既济卦象征成功。处世正确会小有亨通。事有变迁,开始吉祥,指既济局面形成初期无事不吉,但要处世正确,否则成功后保守不前,  相似文献   

4.
不赌为赢     
“不赌为赢”,倘若出自寻常人之口,您会觉得:又在说教了。然而这句话是人称“赌王”的叶汉临终前留给后人的遗言。叶汉自10岁起涉足赌场,以赌发迹,以赌为生,享年93岁。他在最后的日子发出这样的醒世良言,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深思之一。赌的目的是为了赢  相似文献   

5.
作为闻名遐迩的“红色企业家”,荣毅仁是富贵不失平常心,富而不奢平常人,这也是陪伴他走过89年漫长岁月的养生关键。“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在无锡梅园荣府的大门两边,这副对联显示了荣氏家族的处世信条,也是荣毅仁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6.
牛根生:“我的母亲给了我教育,她嘱咐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孙宏斌:“我们是一个有战略的企业。”孙宏斌参加论坛不多,接受采访也少,但只要开口,必谈战略、判断和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恋上你的床     
林方秋说服我嫁给他,只用了两 句话:“丫头,嫁我吧,我们合适。”“我不敢说我会永远爱你,但至少我知道我能受得了你。”我嫁了,就冲这。虽然犹豫,虽然怯弱,还是嫁了。毕竟林方秋那样的人,父母是不反对的,好让他们以为女儿找到了终身的依靠,好让他们如释重负地了却心中多年的愿望,也算是尽了孝心吧。  相似文献   

8.
胡适在一位朋友的扇子上题上这句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后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25号里引了这句话,并加了一句评语:“我看不但爱情如此,爱国爱公理也都如此。”过了几天,陈独秀被北京军警捉进警察厅。胡适发表随感录《爱情与痛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法国文豪纪德,曾在他的小说《伪币制造者》中引用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爱女人与了解女人是两回事,没有中间路线"。意思是说,爱女人就爱女人,千万别想去了解她,否则了解了女人,大概就爱不下去了。所以每回有女人骂我,说根本不了解她,我就搬出这句话,但女人很麻烦,她们会狠狠地撂下另一句话:"不想了解我,何必来爱我。"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岁月的快速流逝。过去不以为然,,现在我真有深切的感受了。转眼之间已过60岁了!其实,我并不甘心就此休息,浑身还有使不完的劲哩!但社会上流行的对六十岁之后是“风烛残年”的说法和“万念俱灭、颐养天年”的处世态度毕竟影响广泛。这种阴影不时袭来,叫人心虚一阵子。  相似文献   

11.
“我爱你。”这句包罗万象,反复使用的话,我们从来都听不腻。你最后一次对她说这句话是什么时候? ──[美]格利高里·哥戴克《1001种浪漫》  相似文献   

12.
田倩 《金色年华》2014,(10):44-47
如今越来越多的感情事故,层出不穷的感情破裂,让人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周迅执著于爱却也洒脱来去、受伤重重却也敢爱敢恨,于每一个离别之处不喊委屈、不计得失、不憎恶爱情,是否也可以成为一种“安心行我路,不问江湖事”式的单纯、勇敢、洒脱的处世范本?  相似文献   

13.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1):38-38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老俗话: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而著名漫画家丁聪就是认真践行了这句箴言的智者。他一副宽边“漫画式”大眼镜,风趣洒脱,无小无老,来而不去,表情中始终没有阴影,爱嚼肉的牙齿永不脱落,鸦羽般的黑发永不褪色,无论是算命先生还是CT检查,都无法说出他的年龄。  相似文献   

14.
阿蛮 《女性天地》2008,(1):30-30
许三多其实一直在身边。只是,在人人都想要快爱情,快财富的时代,许三多的“一根筋”,“吃亏是福”,“不抛弃不放弃”倒成了另类。当都会女子喊出“嫁人当嫁许三多”,其实只是图一时新鲜。真正遇上梦寐以求的许三多,先退出的一定是她们自己。因为要把此许三多改造理想中的彼许三多,付出的成本太高。她们并非不爱许三多,而是爱不起许三多。  相似文献   

15.
A-Accept(接受)“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记着,你爱他/她,就必须接受他/她的一切,包括他/她的缺点。B-Believe(相信)不信任对方,经常以怀疑的语气盘问对方,这种互相猜度的爱情,就只有分手的下场。既然跟他/她在一起就应该完全信任对方才对。  相似文献   

16.
“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感兴趣。”这句话出自苏俄革命家托洛茨基的《战争论》一书。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里,我们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揭示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那就是:“也许你对媒介不感兴趣,但媒介对你感兴趣。”我们已陷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处在媒体的“有效射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对生活的深度介入已使我们“无处可逃”。我们与媒介的关系,成了解读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内容。媒介改变了什么?“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机器新娘》的作者、被称为“电子时代的先知先觉”的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的…  相似文献   

17.
郁建民 《老人世界》2014,(12):42-43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云:“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作良医。”这句话对于爱读书的我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8.
何凡 《职业时空》2005,(10):1-1
去年联想裁员,有员工在网上发帖子说“原来公司不是家”。这句话搅动了不少人的感情世界,一度成为许多媒体甚至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谈论的角度和深度不尽相同,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句话真正意味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从表层上看,它提出来的是员工应该怎样面对裁员,而深层上看,则是员工和公司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剥去这句话的情感色彩,他真正体现的是中国员工职业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走出剩女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女特色素描外貌:头发柔顺整齐,脸庞清瘦,眼神孤傲而警惕,鼻子微翘,嘴唇永远涂着浅粉色唇膏。衣着:标新立异,整洁干净,有时衣着朴素,样式简单却价格不菲。喜欢半高跟或者平底鞋,但正式场合也能将高跟鞋穿出婀娜多姿来。首饰:经常佩戴耳环,偶戴戒指,也总是戴在右手中指上,表示把爱献给“上帝”。头饰简单,十指常常涂抹浅色甲油,经常去做美甲,让指头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姿态:行走速度较快,手臂轻微摆动,重心保持在正中直线。姿态端庄,偶尔步伐懒散,却不失优雅。即便是接听手机来电,也不会停下脚步。语言:接听电话第一句话是“你好”,而不…  相似文献   

20.
夫妻在各自的家庭环境中没有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而且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是不妥当的处世方式,所以,长大后,他们无法用成熟的心态和合理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所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