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佳作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6,(6):47-47
迁入新居谓之乔迁,典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因《禽经》有“莺鸣嘤嘤”之语,故又演化为“莺迁”,以作颂贺之辞。《淮南子·说林训》云:“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所以“,燕贺”一词也成了颂贺新居落成之语。  相似文献   

2.
薛巍 《中外书摘》2009,(2):79-79
脏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但鲜有语言学家对之加以研究。长期以来,脏字在词典里也查不到。1775年约翰逊编撰的筷语词典》中就没有“fuck”这个词。据说有位女士恭贺他避而不收录不雅字词,而他回答说:“这么说来,那些字你都查过哕,女士?”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戏言:“光凭这句妙答,我们或许就可以原谅约翰逊博士不收入该词的假正经做法。”  相似文献   

3.
《老年世界》2011,(22):42-42
古人的谦称与尊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  相似文献   

4.
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日语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汉语、和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种词汇。其中,占到总量近半数的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是“在日本产生的汉语词汇,是原本汉语中没有的词汇,这就是日制汉语词,又称和制汉语。本文中,笔者以福泽谕吉代表作《文明论之概略》一书为中心,对该书中出现的日制汉语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正统理学到扬弃理学:儒学的重振和总结儒学的重振以宋明理学的形式出现。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宗旨,循着正统儒学的轨迹来重振儒学。与此同时,非正统儒学向理学提出挑战,主要是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和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理学内部也有不同的派别,其中最主要的争鸣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相似文献   

7.
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前缀“eu.”为“good,well(好)”之意,词根“pheme”为“speak(说话)”,它们合并在一起就表示“好听的话”、“悦耳的话”.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们在交流中为了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言辞,而采用的一种含蓄或温和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以及世界闻名的跨民族交流的加快,在现代语言交际中,委婉语的恰当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对于每个人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空气一样重要。文化教育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人有权享用……”开罗国家大剧院里传出阵阵话音及掌声,话音铿锵有力、宏亮圆润,掌声犹如雷鸣。那是埃及人民熟悉的声音,那里在放送埃及前教育部长、“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博士生前的讲话录音。 大剧院里正在举行盛大集会,埃及文艺界隆重纪念塔哈·侯赛因博士逝世二十周年庆祝塔哈·侯赛因纪念馆开馆。 塔哈·侯赛因纪念馆馆址在博士故居,位于开罗吉萨区的金字塔大街,名为“拉麦塔”,是阿拉伯语“拉麦”一词的双数词,其原意为“积水塘”或沙漠之中供人歇脚的地方。塔哈·侯赛因博士之所以用双数词为私宅命名,因为那是一座两层小楼,一层供博士夫妇用,另一层住着博士的儿子穆阿尼斯及其妻子。“拉麦塔”落成之初,塔哈·侯赛因博士低声细语地说:“一座房子,一个花园。在开罗,终于有了我们的私有财产。真主啊,一切赞美和感谢都归于你,你是天地之光……”仿佛他早就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份东西。1889年11月的一天,塔哈生于上埃及一个偏僻乡村的贫苦农家。幼儿时的塔哈,也曾领略过光明之美。但是,贫困、落后使他染上了眼病。在兄弟姐妹12人中,塔哈排行老七,因家境贫寒,父亲收入低  相似文献   

9.
明朝人汤若士所作的《牡丹亭》,是我国传奇剧本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已在昆曲界中流行数百年,至今不衰,其“知名度”直欲驾《西厢记》而上之。连《红楼梦》中都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的回目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彭真平 《职业时空》2005,(17):39-39
鲁班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显示自己的本领,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  相似文献   

11.
庄子在2000多年前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家意指修养深厚技艺精湛的人,后来泛指饱学之土。但我认识的方英文才是真正的方家,因为他本就姓方嘛。而且他也确实为他的姓氏增添了光彩。如果没有庄子,那“方家”一词,也许就从方英文开始,滥觞于后世哩。  相似文献   

12.
“群学”译名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群学”一词系严复所创,他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法》译成中文时即定名《群学肄言》。何谓群学?严复在该书的译序中说得一清二楚:“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群学者,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而于三者(指正德、利用、厚生)之事操其本耳。”毫无疑问,群学就是社会学的中译名。但是,有些论者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的招牌就是一个永久性的活广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起到购物和服务的导向作用。熟谙命名艺术和消费心理的专家往往能别出心裁,以怪“招”取胜。近年港台等地市面上兴起的“新潮店名”之风,就是以怪起的店招迎合追求新奇的消费者,从而使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理发店的店招多以谐音手法命名。如在香港有家店名叫“发裁轩”,既是理发店的雅称,又谐音为“发财”,一语双头。还有的叫“发新社(音谐“法新社”)、“高等发院”(音谐“高等法院”),是用现成词换上一个偕音字。诱人联想,幽默风趣.可见…  相似文献   

14.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集》,其词多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之作,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的艳情词,其作者多为西蜀文人,却收录了并非西蜀文人皇甫松的词十二首,数量虽不多,但每首都包含真情,有别于《花间》中举目皆是的无病呻吟之作。  相似文献   

15.
章剑和 《老年人》2008,(11):29-29
老爸是个时代老头.对任何新鲜事物都能接受。比如说,近年来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个词——晒.他的看法就很有见地。他跟我解释说:share(晒)是外来语,就是分享的意思。“晒客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晒心情、晒工资、晒幸福、晒照片、晒烦恼、晒寂寞等等,把各种人生经历在网上与他人分享。而这种分享只是获取知己或“同路人”的安慰与共鸣。  相似文献   

16.
耸立在喀什市解放路上的艾提卡大清真寺,是维吾尔族建筑匠师的杰作,它高大、雄伟,用高级建筑材料建成。从远处望去,大清真寺连同它前面的艾提卡广场,显得很庄严。“艾提卡”这个名词,原系传入维吾尔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复合词。“艾提”为阿拉伯语“尔德”(节日)的变音;“卡”波斯语意为“广场”、“位置”,两者合在一起,便成了“艾提卡”,即“节日场所”之意。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头脑不但对自然科学极重要,就是对其他方面也是很有用处的。”华罗庚这句名言在他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了体现。以“仿语”修辞术为例,他用科学家常常实现思维跳跃或思维突破的法宝,在表述自己的新认识新思想时.常常用旧瓶子装新酒。或用化学中的“置换反应法”,在模仿现成惯用语句时实现思维的突破,造出叫人耳目一新、别有思想的新语句。纵观华罗庚诗词,我们可将他的“仿语”手法归纳成“五个转换”──一、对立──转换论点式仿语“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只要略懂棋论的人多少知道这副对联的中心论点;“棋风”要…  相似文献   

18.
在阿拉伯语中,礼仪一词有单数、复数之分。在马立克派的所有敬拜真主的活动中,礼仪、法则与义务,三词的含意是一样的,但在朝觐中则不然,后面我们将分别讲述三词的含意。不过,在其他教派看来,礼仪与义务两词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某种语言里词的总汇.词是无数的,它是个体;而词汇只有一个,它是整体。词汇也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一个局部范围或历史阶段里所使用的词的总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例如在闪米特诸语言中,意义是“法律”.阿拉伯语也不例外,只是将它音变成,由此派生的动词心意义是“定罪、判罪”.的阴性被动名词码意义是“受法律管辖的”.阿拉伯  相似文献   

20.
“天课”一词是阿拉伯语“扎卡特”的意译,本意是“洁净”,也就是说通过交付“天课”使自己的财产更加洁净。这是表现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功课之一。“天课矽制度是在伊历2年(公元623年)规定的。在《古兰经》中谈及“扎卡特”的地方有82处,如第2章第83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