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周边的西域绿洲王国是中古时期活跃在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粟特人东来经商、迁徙的重要地点。作为西域北道的重要绿洲,焉耆在历史上也是粟特人活动的重要一站。不过,史籍对于粟特人在焉耆的活动所载甚少,所幸考古发现提供了不少重要材料。七个星发现的粟特文银碗和纳骨器表明5~8世纪时在焉耆的粟特人有些是祆教徒,但粟特语佛经残片则表明有些已经皈依了佛教,这很可能是和当地佛教团体之间密切的经济合作的结果。9、10世纪时,焉耆处于西州回鹘汗国治下,摩尼教是西域北道当时流行的宗教。吐鲁番出土《摩尼教赞美诗》跋文所列举的焉耆摩尼教徒中,将近一半是粟特人。吐鲁番、和田出土的粟特语、回鹘语文书显示,焉耆的粟特摩尼教教徒有一些是在中亚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从事棉布买卖的商人。为了便于开展贸易,西域北道沿线绿洲的粟特胡人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网络,与此同时,与当地佛教团体之间的商业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在当地根基和影响力很深的佛教也深得回鹘统治上层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新出土高昌墓砖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铭心 《西域研究》2007,6(2):56-60
本文从铭文格式、书法风格等角度对近年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新出土的5方墓志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铭文内容,对隋唐时期生存在交河地区的粟特人的状态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交河地区粟特人与高昌地区粟特人的不同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和粟特文资料的新解读成果, 对粟特人在怛逻斯、碎叶、弓月、勃律、渴槃陀、于阗、楼兰、龟兹、焉耆、高昌等地留下的遗迹做了仔细的勾稽和讨论, 指出不论是北方草原路上的弓月, 还是南向印度的洪札河谷, 不论是葱岭高原上的渴槃陀, 还是塔里木盆地中的神山堡, 都成为粟特人的商贸点、货物集散地甚至聚居地。粟特商人并不总是由西向东兴贩宝石香料, 他们也以长安、武威等中原城市为基地, 由东向西运转金银丝绢, 然而不论向东还是向西, 上述西域王国的城镇必然成为粟特人的中间站, 同时也从丝路贸易中获取到丰厚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新出汉文《下部赞》残片与高昌回鹘的汉人摩尼教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媛媛 《西域研究》2005,6(2):51-57
本文从摩尼教研究的角度, 整理了在大谷文书中新发现的一件汉文摩尼教《下部赞》残片, 推测该残片出土于吐鲁番盆地, 大致为公元9世纪前后的抄本。它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高昌回鹘境内汉人摩尼教团的存在。本文根据目前已发表的几件吐鲁番汉文摩尼教文献的内容和时代, 以及吐峪沟的摩尼教洞窟, 探讨了汉人教团的活动情况。与粟特或回鹘摩尼教徒一样, 他们也有一定的寺院组织, 举行着日常的宗教仪式, 同时也进行着经文的抄写。  相似文献   

5.
由瑞士阿贝格基金会主办的“中世纪早期波斯与中国之间的纺织艺术”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10月7-8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召开。来自瑞士、中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21位学者就会议拟定的“萨珊时期的波斯”、“粟特和塔里木盆地”、“中国──吐鲁番”、“纺织考古新发现”四个专题,分别从纺织技术、染料、图案题材、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等多角度做了学术报告。 会议的热点集中在纺织史界长期关注的“波斯锦”、“粟特锦”的探讨上。俄罗斯学者马撒克(Bois I.Marsh…  相似文献   

6.
唐代粟特人聚落六胡州的性质及始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粟特人是原居于中亚的古代民族 ,在突厥兴起之后 ,由于突厥对粟特地区的占领 ,粟特人大量进入突厥部落 ,因而唐初为安置突厥降户在鄂尔多斯地区所设立的六胡州中 ,其主要居民就是粟特人。由于六胡州属于羁糜府州的性质 ,粟特人在这里保持了较为巩固的部落组织 ,并未完成部落民向唐之编民的转变。六胡州之乱 ,完全是民族矛盾的结果。这次叛乱平定后 ,六胡州的部落组织开始逐渐被打破 ,加之此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聚落中之粟特人分散迁徙 ,六胡州的粟特聚落也就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7.
从粟特文券契看高昌王国奴婢买卖之官文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代西州奴婢及大牲畜的买卖,均须官府发给公验才算合法.唐以前的高昌王国奴婢买卖是否也要经官许可?由于只见有私契而未见到官府文券,通常认为不需经官.但吐鲁番阿斯塔那135号墓所出粟特文<高昌延寿十六年(639年)买女奴契>,却是件经官许可、钤盖官印的公验性的文券,从与汉文同类买奴婢券比较中,发现了许多异同,从同的方面看到了粟特文券契对汉文券契格式的继承;从相异方面看到奴婢买卖在高昌王国时期,同样也要有经官许可、钤盖官印的文券,才合法有效.这应该就是唐西州奴婢买卖"市券"之渊源.  相似文献   

8.
安金藏因剖腹保护唐睿宗而闻名,被写入两《唐书·忠义传》.关于长寿二年(693)安金藏剖腹时的身份,《旧唐书》称其“为太常工人”.安金藏以何种技能入太常工籍,史籍无载.安金藏为粟特后裔,其父为“陆胡州大首领”安菩.由于九姓胡善歌舞,一些学者怀疑安金藏是乐舞工人.本文根据元稹文集,指出安金藏在太常寺的身份是“医匠”,准确而言,即医工.粟特首领安善之子安金藏任太常医工一事,丰富了我们对粟特后裔进入唐官府机构途径的认识.除乐舞、经商、养马、语言等技能外,粟特后裔的医学才能也值得重视.而正因为安金藏精通医学,他才能剖腹不死,并得以寿终.在粟特史研究日益兴盛的今天,粟特医学水平及粟特医学与唐医学的关系,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出土于粟特本土的"阿姆河宝藏"的具体分析,对粟特早期文化及其与后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粟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隋唐时期在中原地区大量出现的金银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金银器中所谓粟特类型的分类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庆昭蓉 《西域研究》2012,(2):54-75,143
本文考证库车出土汉语、龟兹语文书中出现的粟特人名,藉以探索7~8世纪粟特人在龟兹的活动。这些文书材料显示当地有不少粟特佛教徒,其中有些人在龟兹本地佛寺经营方面位居要角,有些人则同时为唐朝及龟兹官府做事。这些粟特佛教徒与当地其他佛教徒互动频繁,反映唐代安西社会中胡、汉诸族融合之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述了Soghd(粟特)一词在古波斯、希腊史料中的不同称谓,并根据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考辨了不同历史时期粟特地的范围。本文还甄别了中国史籍所记康居、康(国)、粟弋、粟特四个概念,认定今日学者所论魏晋至唐来华的"粟特人",实际上主要由粟特地区的月氏人和粟特土著人两种人构成。本文认为,应把隋唐昭武九姓之民称为"九姓胡",而不径称"粟特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回鹘文及其他文献为依据 ,结合汉文史籍的记载 ,指出不论就字型还是就回鹘文创制的历史背景而言 ,回鹘文的来源都可推定为粟特文 ,从而否认了学界长期流行的福音体文字说 ;回鹘文创制之初 ,其字母并不固定 ,先为 18个字母 ,后发展为 2 3个 ;回鹘文的得名当来自蒙古人的称呼 ,这种文字对后世蒙古文、契丹文、满文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中男子形象进行了辨析,其所穿世俗服饰或为粟特传统胡服,或为隋唐本土服饰。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入华粟特人在与本土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加速了其中华文化认同的进程,这在入华粟特男子世俗服饰上有突出的体现:粟特胡服体系转向本土服饰体系;服饰逐渐呈现出身份等级的区别,以遵循儒家服饰礼制,而服饰所显示的官员身份的获取及转变,则是加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价值观的文化界的需要与适时调适;服饰纹饰上祆教影响弱化,逐渐接受并喜爱佛教艺术。  相似文献   

14.
曾活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粟特人在中国的历史和遗迹,是一个早就引起各国学术界关注的饶有趣味的研究主题。中国的汉文典籍中有不少关于粟特人的记载,但主要是由于20世纪初叶敦煌文书的发现,使粟特人在华活动的诸多方面逐渐彰显于世。伯希和(P.Pelliot)根据敦煌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对蒲昌海地区的粟特聚落作了探讨,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有开拓  相似文献   

15.
一、塔吉克族概述塔吉克族是中亚细亚具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纪元前数世纪,在现今塔吉克族居住的土地上,形成了两个文明古国,即粟特和大夏。粟特国位于现在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广阔河谷地带,首府是寻思干(今乌孜别克,斯坦的撒玛儿罕城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粟特人曾作出重要的贡献,因而粟特语在当时国际贸易中也较通用。  相似文献   

16.
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人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人贸易程喜霖吐鲁番所出唐公验过所文书反映了唐朝西北人民群众广泛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关于奴婢、马牛、粮、练等买卖史所罕见的资料。由于吐鲁番所获有关过所案卷包括若干文碟,涉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若干侧面,内容庞杂,为了研究方便,兹据文书具体内...  相似文献   

17.
针对法国学者魏义天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从"柘羯""拓设"和"柘折"的词义考辨入手,逐步引出与之紧密相连的突粟共生环境、突厥系粟特人诸问题。以此为背景,对柘羯募兵制中的"募"字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运作方式进行考察,尤其对安禄山积宝募兵的综合方法做了个案分析。最后又回到粟特人的商业本性上,结合王国维的上下二级观来探讨粟特人商武二元分离的心理。研究结果表明:《通典.突厥上》中的"柘羯"并非指粟特精兵,而是特指东突厥阿史那社尔;中亚石国古名"柘折"音义与柘羯全无关涉。中亚柘羯实为粟特诸国出钱招募的精英战士,其兵源主要以游牧种粟特人为主。在突粟共生环境影响下,唐帝国境内的柘羯成为突厥系粟特武人以及胡蕃联军的代称。安禄山通过商业、礼俗、宗教、政治等手段来笼络贾胡,招募胡蕃将士为其服务。九姓胡重利轻政的心理和商武二元分立的意识,实源自粟特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康昭墓志是近年洛阳出土的唐代粟特人墓志之一。墓志既未提及康昭的粟特背景,家世渊源也明显攀附卫康叔。从其家族人名、居所、婚姻、丧葬等内容可以看出其家族的汉化程度。康昭佛教信仰至深,而本民族宗教信仰丝毫未见踪迹。该墓志展示了唐代入华粟特人后裔在唐代中后期的社会生活和汉化情况,也凸显了当时洛阳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出土文献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图案等,探讨了粟特人在西域的社会活动、文化风尚、宗教信仰等问题,论证了粟特胡人这一特殊群体在西域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代粟特人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时代久远,史料匮乏,人们对粟特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汉唐诸史中有关中亚的史料的综合研究,并参考一些相关的外国史料,查明了粟特昭武王室的由来,澄清了一些历史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