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照辽宁工业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在新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实践完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改进创新教育方法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已成为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建立了软件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与从业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社会与企业认可度逐年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合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应用能力及与之相支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体系,提出了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引入 CDIO 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基于 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课程计划,构建了融 CDIO 教育理念的多过程、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完善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以及学生的 CDIO 能力评价体系,以期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蕴含 CDIO 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CDIO 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力学基础课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结合,按模块化构建力学基础课教学体系框架,对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夯实学生力学知识基础,提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对专业课教学体系提出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强化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对机械类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了教学质量的监控手段,并付诸了实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结合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探讨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内涵建设思路,并以专业模块课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与探索如何整合和优化现行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循序渐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及产学研用多元合作推动机制,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突出,在此阐述了国内外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长沙理工大学有关院系处室针对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为导向,开展了道路工程系列课程的建设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将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特点,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教材选取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本科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强调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内涵分析,探讨电气工程课程实践创新,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我的哲学兴趣原本在自然哲学,但又不自觉地被卷入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实践哲学"的争论中去.在这场争论中,我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解和研究逐步深入,对马克思哲学做出了"实践人本主义"解释,将其"人本"精神化,认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科学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现代价值观念,是对实践的人道批判.在此基础上,我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文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反对唯物质享乐主义,提出追求美好精神财富和强调精神因素的实践心本论,认定人的精神是人的内在本质,实践是精神的对象化,故"心"是"人本"的本中之"本.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实训教学是实现会计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实训教学能增加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为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幼儿科学(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解决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用4项实践教学策略:1)必须合理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能力;2)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3)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迁移能力;4)探索尝试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阐述仿真技术在实践性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仿真技术在实践性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主流仿真软件在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应用为例,说明了实践教学采用先进仿真技术,可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形象、更深层次、更具体,可促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善及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进而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 1 857- 1 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也就是在《资本论》草稿中 ,根据人的个性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他指出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是完全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社会形态”。〔1〕与人的这种存在状态、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更替相一致 ,人们的实践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实践存在论”是近年出现在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本体观。这种本体观曲解和泛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并将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等同,由此组合成“实践存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或“主体性实践哲学”基础上,与西方“实践派”理论和国内“实践美学”有着内在关联,其本质在于以西方存在主义存在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及其历史观。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突破,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科技发展需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研究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措施: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前提,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更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以培养方案创新为突破口.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加大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实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人们理论地改变世界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环节。而现实人的实践活动永远是一个指向未来的开放的、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因此,哲学对于实践便具有双重功能:服务与批判。然而,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我们曾经长期偏重于突出哲学对实践的服务功能而弱化其批判功能。在当今人类的生存境遇备受“全球问题”严重困扰的情势下,亟需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强化哲学对于实践的超越性、创新性和预见性,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与互补机制,以期为人类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微观缩影和基本单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现实空间布局审视,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需要以主体存在为支点要素,以现实交往为空间要素,以“共同善”为目标要素。嵌入社区的真实生活情境,多元价值观激荡之下居民的道德自我缺场、空间完整性剥离中居民的道德交往缺乏、风险社会语境中居民的道德审美流失成为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的困境之源。聚合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诸要素之“力”,需要在关注个体中引领道德主体的回归,在空间交往对话中激发道德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道德审美。  相似文献   

20.
“实践存在论”是近年出现在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本体观。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存在论组合起来,并伴随“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争论一同展开。“实践存在论”的前身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实践本体论”。考察经典作家的文本,可以发现“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而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实践本体论”,看似以上述“实践唯物主义”为依据,走在唯物主义轨道上,但事实上,它的理论解释却完全落到了所谓的“实践”上面,确切地说,是落在了所谓“实践”的“能动性”上面。当“实践”的能动作用被人为地无限发挥,而对现实的物质基础却置若罔闻的时候,这种“实践”就有可能走向主体性的“精神实践”的危险。所以,“实践本体论”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之,“实践存在论”能否存在就成了问题。从理论构成上看,“实践”与“存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理论上共生共融的可能性,是该理论阐释的内在需要。作为美学、文艺学的本体观,它需要适合于理论上的逻辑生成法则。马克思所讲的“实践”是指人的物质劳动和革命实践,既包括最初的本源意义上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含义,也包括在现实基础上社会活动和革命实践的含义。这里的“实践”不能理解为包容一切的活动和行为,也不能理解为是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道德实践”。并且“实践”是“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与革命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不是神秘的玄想或抽象的思辨,也不是动物式的类存在物的活动。在海德格尔那里,他的“存在”是个体的人的“存在”,并不涉及马克思意义上的“实践”问题。他的“存在”只是一种“领悟”和所谓“存在之澄明”,并不是指“现实的人”的“实践”。而这种“领悟”或“澄明”,不过是一种主体心性的大彻大悟,是非人力所能为的。如果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通过人类劳动和实践而通达的“自由王国”相比较,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澄明”则是彼岸性的,是此岸性的彼岸向往。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海德格尔存在论在理论内涵和具体指向上的不同,是“实践存在论”阐释遇到的最大困难。科学的本体论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及其历史观。“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的具体做法是: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扭曲化、狭隘化,然后将“实践”观念加以泛化,接着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加以比对、结合,最后,生造出所谓的“实践存在论”体系来。到了这个地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内容就已基本看不见踪影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有着严重的理论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