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马腾 《南方论刊》2014,(5):48-49
监狱刑罚执行的目的直接影响着监狱制度的制定,影响着监狱社会功能的实现。目前,我国监狱存在组织机构过于简单、人员配属不够合理、服刑人员改造效果有限等问题,这都与监狱刑罚执行目的的不明确有关,本文通过对刑罚执行目的的研究,得出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目的应当是改造罪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刑罚刚性是刑罚公正实现的必要条件与内在要求.维持刑研的公正性,必须使刑罚执行的动态结果不应偏离立法过远,造成刑罚刚性的实然损耗.在传统上,由于重视刑罚裁量而忽视刑罚执行,因此研究刑阶衔接往往是从静态意义上对刑阶衔接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如果引入刑阶衔接的动态考察,将刑罚的执行制度纳入考量视野,就会发现,刑罚在静态配置与实际执行的严厉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而并不必然有效衔接.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以刑罚公正为价值目标,通过对刑种与刑罚执行制度进行整体化改造,维持刑罚的实际刚性,使罪刑对应原则能够得到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3.
刑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刑罚的轻缓化,而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发挥中心刑的作用是达到刑罚轻缓化的主要途径。我国1997年刑法史无前例地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提高了罚金刑的适用率,这是符合世界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的,但同时也陷入了罚金刑执行难的尴尬境地。以往学者们对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论述很多,但罚金刑的执行难问题至今仍未有多大改观。文章通过分析以往的统计资料,试图从必并制为主的罚金刑适用方式入手,对罚金执行难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求找出罚金刑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邹杨 《理论界》2006,(8):82-83
刑罚目的是国家据以确定刑事政策、制定刑事政策,特别是设计刑罚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国家适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最终归宿。它从根本上制约着刑罚的性质、内容、体系和方向,左右着刑罚的裁量、执行及其功效。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乃至刑法总则原理部分十分重要的问题,它贯穿于刑罚创制、适用与执行的整个过程,对于刑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又是理论上最富争议的课题之一。因此,刑罚目的的问题历来为各国统治阶级及其学者所重视。本文首先就刑罚目的的概念加以论述,并揭示刑罚目的对整个刑罚的运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次,就中西方刑罚目的学说各自加以评述,提出刑罚目的层次论。最后,展望刑罚目的之未来。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国要推行社区矫正制?带着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推动社区矫正实施的理念———刑罚执行社会化思想,然后考察刑罚执行社会化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最后对刑罚执行社会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矫正相互补充的刑罚执行机制,顺应了现代刑罚理念,符合世界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它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提倡人性化刑罚的当今,美日等国家非常完善的社区矫正机制对我国刑罚执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范围入手,探讨当前执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社区矫正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边区刑罚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犯罪,针对此目的的实现,边区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刑事立法上,围绕刑罚目的、结合实际调整刑罚体系,规定轻缓的刑罚制度;刑事司法上,坚持刑罚适用平等原则,推行刑事调解制度;刑罚执行上,尊重犯人人格,强调对犯人的感化教育,注重培养犯人的劳动技能。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完善刑罚立法、正确适用和执行刑罚来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沈玉忠 《阴山学刊》2008,21(4):104-107,111
服刑人员的话语权直接关系到罪犯人权保障机制完备与否。由于服刑人员处境的特殊性,使其难以在刑罚执行的话语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服刑人员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话语权的缺失,不利于程序正义的彰显。为此,通过对服刑人员话语权的现实考量,积极探寻刑罚变更执行中服刑人员话语权实现的路径,以体现程序正义的旨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基于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实需要,赔偿的地位在刑罚裁量及其之前的诉讼阶段被迅速提升,而在刑罚执行及执行后阶段,赔偿的落实问题却没有相应制度和措施的跟进,赔偿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地位失衡以及所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措施的完善,改变赔偿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地位失衡的现状,实现国家掌控刑罚权与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兼得.  相似文献   

10.
刑罚执行,是指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对被交付执行刑罚的罪犯,依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活动.我国刑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刑罚执行"轻向变更"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执行“轻向变更”是指对被判监禁刑的犯罪人,在执行中对其所处刑罚及其执行方式作轻于原审判决的变更。与国外类似制度相比,我国刑罚执行轻向变更制度还未臻完善。比较而言,我国应在逐步完善假释、减刑、监外执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以假释为主,减刑和监外执行为辅的刑罚执行轻向变更制度。  相似文献   

12.
非监禁刑在刑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非监禁All罚执行是其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的非监禁刑主要有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几种形式,其执行工作由公安机关完成.作为刑事司法的改革内容之一,非监禁刑罚执行权力将赋予给司法行政机关.正确的执行刑罚,充分发挥刑罚应有的功能,当务之急是改革和完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人民法院、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安机关看守所和派出所等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和有关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的法律监督.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主要由监所检察部门承担.  相似文献   

14.
刑罚功能的概念对于刑罚功能理论极为重要,是刑罚功能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石。目前,对刑罚功能概念的界定纷繁多样、各不相同,而且瑕瑜互见。刑罚功能,可以被界定为:刑罚通过其公布、适用和执行在现实条件中可能产生的与其目的一致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刑罚功能与刑法功能、刑罚效益、刑罚效果和刑罚目的等概念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制度是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措施,它体现了刑罚执行制度由严趋宽的国际趋势。在促进罪犯重返社会、减轻监狱压力、避免轻犯交叉感染、合理配置行刑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社区矫正自2002年在我国开始试点,目前已大范围试行。我们认为,社区矫正在其理论渊源、执行主体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厘定和澄清。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矫正制度,从而发挥这一新型刑罚执行措施的应有功效。  相似文献   

16.
刑罚执行具有法治性和社会性,既需体现法律强制惩戒之标尺、尊重刑事法律教义科学性和诉诸法治理性发展,也需体现社会政化之规范、尊重刑事政策民主性和诉诸民众治理犯罪经验。随着我国刑罚执行的嬗变,价值理性、社会功能、内容设计和方式方法上的转变,都预示了刑罚执行的社会化转向。而刑罚执行中社会力量的不断介入,尤其是社会工作者行动的大量出现及其共同体意识的成熟发展,也促使刑罚执行社会化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区矫正的法律属性,主流观点是将其看作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一种行刑方式.然而,笔者认为,依这种观点构建中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社区矫正不属于刑罚执行方式,不宜纳入刑罚体系,它应当是现有刑罚执行制度以外的一种全新的犯罪预防模式.社区矫正与刑罚执行有着本质的不同.社区矫正的主体是社区,不必拥有刑罚执行权,其实施的内容是矫正,不是惩罚,其矫正的对象也不仅限于罪犯.社区矫正与现有刑罚执行制度没有冲突和矛盾,不用对既有法律作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理论界》2008,(11):75-76
近年来,随着罚金刑适用的扩大,罚金实际执行到位率却非常低,罚金刑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就目前罚金刑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上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推动立法的尽快完善,充分实现罚金刑的刑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刑罚效益是国家动用刑罚自身成本即刑罚的制定、刑罚的实际适用、执行所获得的对罪犯应有的惩罚效果和迫使人们不去或不再犯罪的效果。刑罚效益实现受制于刑罚权实现的三个阶段中,本文在分析刑罚效益实现障碍的基础之上,探讨了障碍消除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8):163-169
随着行刑社会化的推进,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已成为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形塑两者的互动机制是推动我国刑罚执行改革的重要议题。强调系统性及功能承载的功能主义为我们研究刑罚执行体系内的协作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的协调互动有利于各自效能的提升及刑罚功能的增进,有予以大加申彰之必要。然而,目前我国监狱与社区矫正机构各行其事,在互动方面存在着对接不到位,职责不深化,协作不充分等症结。在行刑一体化的指导下,通过推进立法,加强部门配合以及建立协作式矫正模式等路径,能够保障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功能的进化、分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