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膜构建筑的建筑形式反映了现代仿生设计理念,与自然界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密切相关,是最经济也是最美的形态,在当今绿色生态设计背景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最小作用量原理为指导,以自然为师,运用形态类比的方法,通过对自然界中最小曲面的形态研究,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具体的膜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建立起来的,它的存在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建筑的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作为优先考量,尽量采用对资源消耗较低又兼顾实用、人性化的建筑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保持在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建筑才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不是单纯的在建筑内部或外部种植植物进行环境绿化,而是一种低耗能、轻污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建筑思路。  相似文献   

3.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方案——"根包石"方案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创作,该创作抽取和提炼了自然界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元素——树根和岩石,其建筑本身及周边设计都从地球和生命演化方面进行了抽象和比喻,同时巧妙地把博物馆建筑有机而又恰当地融入到了自然界当中,而且从材料选择、自然循环、屋顶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实用性,既充满了回归自然的美感,又反映了人文精神,是一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要务之时,厘清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就是完成这一要务的基础。人是作为主体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区别,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持续提高,人对自然界认识、改造、完善的不断深入等都从不同的层面确证了人是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基于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的主体向度原则,尊重人的主体性存在地位,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理论是集地理学、星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风水术语虽无“生态”一词 ,但其概念却由“风水”、“生气”等语所涵构。风水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并从自然界得到支持 ,让人们生活舒适。风水术对现代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有指导作用 ,有利于建筑景观人性化、自然化。风水术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通过对它的研究 ,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祖先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6.
各种色调,自古以来就是建筑艺术中积极的装饰手段之一。在蒙古的建筑艺术中,颜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蒙古建筑艺术的民族形式,是在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遵循着一定的艺术传统、颜色心理作用及象征意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蒙古的自然界,有着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色调组合,它们促进了蒙古民族色调的形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空间上的统一,正是由色彩决定的,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积极地涂以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7.
散论自然美     
一、“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人化的自然界”,一个叫作“人类学的自然界”。对于“人化的自然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而“人类学的自然界”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什么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呢?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人类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从自然界分化出  相似文献   

8.
在对自然界的价值确认中,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界还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以自然界的工具价值、还是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都不能为生态伦理提供合法性辩护。其实,自然界还存在着一种表现和确证人本质的价值。这种价值既不是纯粹的工具价值,也不是纯粹的内在价值,而是二者的统一。承认自然界的这种价值,人类就可以通过现实自然界反观自照自身,修正自我形象,并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即合乎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古代 ,由于认识自然和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都极其有限 ,因而人类把自然界当作至高无上的神加以崇拜 ;近代以来 ,由于科学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人类试图把自然界当作一种异己和敌对的力量加以征服 ;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由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随之诞生了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因此,人与自然界具有辨证的同一性。在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自然界居于优先地位,人则居于创造性主体地位。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同一性及各自地位,尤其是对人的创造性主体内涵中能动性和受动性关系的揭示,启示我们必须重构主客体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揭示自然界生成为人以及自然界的历史性质,马克思形成了以"感性自然界"为关键词的自然观,达到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切理解,由此必定与当代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有着本质性的联系。"感性自然界"的自然观,有助于纠正"抽象自然界"观念的虚妄性,克服资本原则抽象统治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性使用,为认识当代生态问题之成因开启合理的理解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散论自然美     
一、“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人化的自然界”,一个叫作“人类学的自然界”。对于“人化的自然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而“人类学的自然界”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什么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呢?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理应与自然界同生共长,协调发展;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理应受到人们自觉的珍视和爱护;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生态伦理的总原则,它要求人们既要认真保护自然界,又要全面建设自然界,还要精心美化自然界。  相似文献   

14.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来源于自然界 ,人属于自然界 ,人依赖于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人的普遍性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 ,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 ,人赖以生活的自然界就越广阔。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个方面来说 ,人的普遍性表现在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的规律 ;而对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的规律的认识与正确运用 ,是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的。人的普遍性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人在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所表现的普遍性同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普遍性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伦理视角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从道德角度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也就是既看到自然界对人的意义、价值,又看到人在自然界中的权利和对自然界应尽的义务。自然界对于人类具有经济性的资源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医疗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可供人类享用的价值,人类在享用这些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使这些价值能够持续存在的义务。从这一视角认识这一关系,对于指导人们缓解当今条件下的生态危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阐述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的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思想,为当代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摆脱生存环境危机,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写的著名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在谈到人同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时指出: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适应自然界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人却能支配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紧接着恩格斯针对着人能支配自然界这一点以他的远见卓识向人类发出警告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主体性及其本质力量并不是来自自然性,而是其社会性。这里主要是考察人的自然性的特点。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同一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人又是自然界的对立物,它以自然界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界演化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学派、观点的争论。科学地研究自然界的演化,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在变化着,而且也存在着不变的东西,两者的统一就表现为自然界的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然演化的根源问题,我们遇到了两种理论,即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探索这两种理论,无疑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演化的根源有着直接的意义。在自然界演化的决定论看来,自然界演化是由物质的内在本性决定的,其根源就存在于这些本性之中。其一是物质的自我协调,具体表现为大数假说所反映的自然的和谐。所谓大数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