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运输资源是从事运输活动的条件和手段,包括固定交通资源和可移动交通资源这两类硬资源,以及由运输系统中的人力、信息、组织与管理制度等构成的软资源。交通区位是交通行为与交通资源的聚集地。交通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在约束条件下通过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资源在物性、空间和时间上的耦合效应,以满足规划主体在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及环境的需要。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其形成与使用的效率,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输业的规模和效率,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转状态,因此必须提高交通资源的形成和使用效率。对交通运输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输经济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通与运输概念及其系统辨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鉴于交通与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实际使用时并未作严格区分。首先从基本概念和系统角度对交通与运输进行区分,而后讨论区分两者对道路运输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认为,道路可以分为以发挥交通功能为主的交通型道路和以发挥运输功能为主的运输型道路,应该在确定道路类型的基础上进行道路建设和相关设施的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道路运输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配置综合交通资源、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综合交通经济分析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综合交通的发展战略趋势、不同交通方式技术经济特性可比性研究的理论基点、研究边界、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等。分析认为,不同交通方式技术经济特性可比性研究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兼顾综合交通网络、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资源配置的要求,以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与资源配置为重点,结合静态技术经济特性、动态技术经济特性、通道条件3个方面,运用逻辑判断和构建定量计算模型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存量的基础上,重点从增量的角度构建比选平台。  相似文献   

4.
交通强国建设根本上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脱离这一基本目的来建设交通强国,则会在发展导向、发展路径等方面产生根本偏差。交通强国需要二三产联动、多产业协同,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交通运输业自身而言,交通强国建设要以高质量运输服务为核心,以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快速、经济、安全、绿色、自主五大特征为指向。运输服务供给能力和运输服务质量是评价交通强国两个基本方面:运输服务供给能力要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源时空配置的要求,即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与运输需求基本平衡;运输服务质量要满足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基本预期,并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领跑世界并具有可持续性。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规模多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甚至第一,这仅仅是与我国人口、经济总量和国土面积的世界地位相匹配而已。根据本文构建的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我国距离交通强国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水陆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陆路交通在罗马古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许多新道路,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城乡道路系统;水上运输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内河航运与沿海运输相结合,构成了相互交错、四面通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6.
运输化理论将经济发展中的运输化过程分为前运输化、运输化和后运输化三个阶段,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以运输需求为耦合的交链点,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为能量传送的影响机制,在运输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呈现出弱需求与弱支持、强需求与支持、相对弱需求与优化支持的阶段特征。以相关数据进行的量化实例分析一方面支持了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另一方面启示区域交通运输在发展后期应着重准备应对完整运输化和后运输化阶段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安全隐患以及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失调等。文章报产生这些负面效应的原因,并探讨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且能源效率偏低,须大力实施交通节能战略。为从理论上探索交通运输的节能路径,通过对近年来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认为交通节能存在一定压力且发展空间较大。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进技术进步、进行运输结构调整、推进运输制度变迁以及加强交通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交通运输的阶段性迈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回答在新时代怎样建设交通强国这一关键问题,为交通体制规划与创新提供理论的引领与支持,解决政府、企业在交通决策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基于文献研究法和FSO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回顾了生态综合交通体系的理论发展,总结了1949年以来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提出了综合交通体系的阶段论,构建了生态综合交通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是综合交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理论内涵是从功能、结构和运作3个维度符合社会经济协调和友好发展要求的交通体系;构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需要贯彻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管理创新,掌握好交通产品创新、交通工艺创新、交通市场创新、交通资源配置创新和交通组织创新,注重交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协调性,为交通强国提供绿色驱动力;只有构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国际、城际、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促进交通企业组织、硬资源、软资源的绿色发展,推进规划、映射、弹性机制的绿色发展,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绿色发展的交通强国。  相似文献   

10.
鉴于交通运输共享经济模式在广泛应用和迭代演化过程中,与既有产业和公共政策的冲突问题显现,对交通运输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和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既有共享经济概念围绕互联网技术对“闲置”资源展开配置,但与已知共享经济的理论预设明显不符,当前互联网信息搜集、存储和处理的强大功能,促使交通运输服务正在从及时性向即时性转变,有利于“闲置”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此,建议管制政策集中于以下方面:应从“完整运输产品”角度进行服务品质管制,要求互联网中的相关交易平台承担商业担保责任和连带责任;应对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入口和流量进行资金安全监管等金融管制,要求相关企业承担新型业态对社会稀缺资源消耗的责任,对公共资源租金占用管制;应对交通运输设备设施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监管,确保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应完善市场竞争与退出管制,落实资本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交通建设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质量,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文章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分析了交通路网条件的改善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针对交通建设为旅游开发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输规制是政府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方式,是运输业政府干预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和论述了运输规制的理论动因,基于运输业特有经济属性的市场失灵成为最被接受的观点。然后以美国为例分析了运输规制的实践及其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3.
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注重当地道路交通建设,但道路交通建设并不必然地带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交通建设投资应向贫困山区等地倾斜,与此同时,相近交通条件下,县域经济状况呈现出的非同步性提示我们还应注重提高交通利用效率,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述电子运输单据的法律属性,兼论《UN运输法》草案关于电子运输单据转让的相关规定,构设电子运输单据及其所含权利转让的法律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小城镇间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作用进行定性定量两方面研究。并以石家庄市为实例,以2007年以前的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和石家庄市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贡献率平均为13.0%,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率为10.79%。  相似文献   

16.
浅谈航空承运人航运延误之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延误现象日渐增多 ,而中国现行的《民用航空法》有关航空承运人航运延误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明显滞后。为此 ,本文在解剖国际公约有关承运人航运延误造成旅客损失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对我国法律有关承运人航空延误的法律责任归责原则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运输经济研究基础性分析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输经济学正在经历理论范式重建的重要时期。作者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PRN)分析框架和运输业网络形态的分层(TNFS)分析框架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如何建立区别于其他行业基本技术经济特征的经济学坐标系,和如何刻画并解释具有网络形态的研究对象。主张运输经济学要从发现和定义科学问题出发,通过对关键命题的论证,经过严格的逻辑与历史推演得到正确的解释性结论和政策建议,成为本土化、规范化、解释性和批判性特色十分突出的一个产业经济学分支。相信通过理论范式与主流经济学的进一步接轨,运输经济学既会赢得主流经济学的接纳,也能通过从JIT视角和网络视角帮助经济学建立真正贴近微观现实的时空分析框架,大大拓宽该学科的应用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将其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而是假定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常量来分析经济增长。本文从分工和运输成本的视角来深入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以运输成本为主要变量的分工增长理论框架,探讨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形成初步的政策建议。本文基本结论是: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的基础。交通运输发展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打破分工“停滞”,促进经济增长。运输成本、分工和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情况下 ,区域性的客货运流量、流向和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建立和完善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势 ,提高运输网络的综合功能 ,是实现运输资源优化配置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在这一方面 ,苏州地区的区域性交通运输网络和客货运资源配置 ,便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部组建后,我国交通运输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为邮政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效利用各种交通运输资源,成为当前促进邮政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发展邮政业,水文对目前邮政业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邮政业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邮政业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其结论是邮政业必须充分利用交通信息资源,协调交通管理部门,依托交通网络建设,提高邮政服务效率,以促进邮政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