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中国学术提出了中西兼融的时代课题。但中西学术到底应该如何融合 ,当时尚不能作出明确回答。五四运动学术自由与科学标准的提出 ,为解决中西兼融的时代课题指明了方向。它促进了中国现代人文学术规范和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新旧道德之辨是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热点之一,新旧道德之辨为马克思主义新道德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和民众心理基础.由对传统私德的批判转向对马克思主义新道德的追求,在实践上和逻辑上具有必然性.以新旧道德之辨为主要内容的近代道德革命不是为了纯粹的个性解放,而是思想家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理论反思与突破.我们继承五四传统,一是要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家们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批判精神;二是要继承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家们积极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正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要素 ,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航向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既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理论探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总结,体现了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完美合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决定了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6.
五四运动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之一,通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运动逐渐和马克思主义相契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革命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值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探究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的关系,弘扬其蕴含的伟大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的命运"或"中国向何处去"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基本的时代课题.这个问题是与"儒学的命运"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且集中突出地体现在它与五四运动的深刻的内在关联之中.没有中国的崛起就没有儒学的复兴,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反传统"在特定层面上、比如在制度层面上是合理的;同时,没有儒学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崛起,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某些"全盘"反传统、反儒学是偏激的、错误的.儒学的复兴是必然、应然而实然的,因为这是"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的内在要求;不过.复兴的儒学并不一定成为一种刚性的政治化的国家意识形态,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柔性的社会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而对前者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毛泽东统战思想既来源于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又汲取中国传统智慧如法、兵、纵横等诸子学说精粹,是两者有机结合的典范,"旧邦新命"的国情、"包容"的传统智慧及"民族化"动力是两者结合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必由之路。毛泽东以马列主义战略策略为指导,指明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途径,确立中国特色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拓展"两个联盟",求四个阶级解放;扬弃"法势义"丰富统战方法论,学习诸葛亮、刘备、刘邦等依法兴国;活用兵家智慧,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从战争必然到战争自由,慎战持重,以弱胜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深谙纵横家韬略,运用"忤合"之术划分世界三极,"协四海求合"从向苏联"一边倒"到独立自主,"量长短远近"打开通向美国大门,和平统一奠定"一国两制"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工业化而城市化而现代化 ,是社会学界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路子 ,本文以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几种实践模式之研究为依据 ,对这一社会学界的共识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启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他们通过创办报刊,组织社团,深入人民群众中去,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供了宝贵财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带来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历史性抉择和首先在内蒙古地区的成功实践,领会党在成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历程中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制化过程中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不断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与民主观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1924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与科学观念相伴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口号与价值认同。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发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促使中国人对民主观念的理解和阐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陈独秀对“民主”内涵的新阐释,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人手实现“民主”,梁漱溟强调在儒学基础上认肯“民主”,这些都是对民主政治不同追求的有代表性的体现。民主观念的这一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合理性,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都市农业的大规模实践,主要集中在一些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农业发展受自然资源约束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荷兰、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南京都市农业从目标定位、产业特色、功能分区、政府作用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实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三大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启示我们: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实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民族发展消亡的容观规律,是民族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当前,对民族的认识,还存在着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特点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宣扬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因此,完整地准确地阐明、宣传马列主义的民族观,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社会团结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市郊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市郊县为依托,县级政府为主导力量,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企业小循环为主要途径,经济上与中心城市和农村互动发展。其实质是在市郊县发展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载体的大企业小循环的循环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进行了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30年的改革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从根本上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和必要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走向更高层面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