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486期<百家讲坛>共出现新词语245个,代表九种成词类型、九种来源途径.这些新词语受政治、经济、科技、娱乐及外族文化的触发而产生;反过来.它们也折射出追求新颖、崇商求富、模拟仿造、崇尚简约及开放的拿来主义等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3.
数字媒体在各行各业的普遍运用,在给人们带来了不同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宣告着世界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它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必将影响着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融合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深思的。从《百家讲坛》的成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rthur Waley《道德经》的翻译为例,结合深度翻译理论,解析深度翻译策略在典籍英译中对传递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各类文化讲堂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新载体,其传播和谐文化的成功实践说明:传播和谐文化要把满足受众需求作为出发点;要抓住培育和谐文化精神这个核心;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文化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推动传播手段创新,有助于和谐文化的理念与价值观念广为流传,掌握影响人心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翻译伦理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规范及价值等内容。在该理论视阈下,文章以汉语典籍《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传统文化事象的译介研究为例,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文章认为,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传播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与全球化并不矛盾。译者过于倚重"易化、改写和操纵"等策略去强调"接受度",会让本土文化特色在译作中失落或变形,有悖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7.
梁成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25(5):28-31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藏传统文化典籍的编辑特点和编辑体制,从中反映出编辑活动在西藏传统文化典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封建文人,其中典籍文化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纸质书写载体有:斗方、扇面和手卷。图书流通环节涉及印刷、销售、赠送、收藏。古书作伪主要体现在剽窃他人之书以为己书。《儒林外史》对明清典籍文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道德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因论的视阈下,中国典籍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过程中,遵循文化进化的规律,充满了中国文化模因的变异、选择和遗传;文化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体趋势是中国文化模因的要义或其完整特征逐渐在英语世界传播开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典籍外译应重视译文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可读性与可达性,过度的异化只会阻碍原作的通达,导致文化的自我边缘化,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红楼梦》英译本翻译策略选择的解读以及译本在目的语社会的接受和反应证实了文化翻译观关于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钱钟书的“化境论”中的“诱”对我们今天的典籍外译很有启迪作用.在现有的接受环境下,中国典籍外译不必拘泥于译本的形式和深度,应先做出适度妥协,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心理期待,提供他们可以接受的跨文化产品,从而译出异化程度更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电大《VB程序设计》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性的理工类计算机课程,多年来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百家讲坛》是央视一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讲座式节目。本人首先以百家讲坛的形式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视频的录制;然后制作插入图片、PPT演示文稿、VB内容讲解视频、VB软件操作视频;最后利用软件进行后期编辑,生成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视频,供电大学生远程学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对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构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阐释对象的古代典籍文化产品和作为阐释主体的现代读者,进行着双向逆反交流,这就构成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活动。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的结果,不是简单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更不是简单地继承或宏扬传统文化,而是现代读者能动地选择和改造传统文化,从而积极地参与文化传统的进展,并且不断地重新构建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唐代文化典籍向日本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中国封建史上对外交往的兴旺时代,大批中国文化典籍传入日本。传播途径一是日本人以购买和手抄的形式获取。二是唐朝政府和私人赠送。三是东渡日本的唐人带去。唐代文化典籍的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实现文化典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是文化典籍永葆生命活力的可靠保证。典籍的"两创"可从文化价值观、话语载体、交流方式、呈现手段等方面展开。本文讨论后三者的实践转化,包括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和外国语言、直接引用和创意叙述方式转换、呈现手段创新等内容。典籍的"两创"文化创意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可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在被大众传播媒介包围的时代,大众传播活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主体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对于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起着怎样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优势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本文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在被大众传播媒介包围的时代,大众传播活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主体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对于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起着怎样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优势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本文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翻译把中华典籍及其经典文化介绍给世界,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由于中西语言存在着较大差异,外国人学习汉语面临着实际困难等现实,要想有效地传播中华典籍,译者应该借助英语这种世界语言。译者在中华典籍英译时应该了解西方读者的文化倾向,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典籍翻译切实起到宣传介绍典籍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典籍注释除了字词句篇等语言性质的内容之外,还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体现在注释内容和注释方法等方面,注释用语言解释语言的结构是它们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典籍注释中蕴含丰富文化因素的事实具有两个重要启示:应当坚持包括注释在内的训诂学的工具性质,同时警惕将它纯粹语言学化的各种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19.
建设现代行政文化需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孙子兵法》作为兵学经典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间蕴涵的管理思想对行政文化建设有独特的价值。从行政文化创新的角度看,《孙子兵法》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理念;《孙子兵法》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当代行政价值观的重塑;《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与行政心理和管理艺术的提高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慧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96-98
一个民族能否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其先决条件是实现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典籍译介在本质上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适度文化自觉体现在通过理性认知中西文化特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以合适方式译介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典籍,满足西方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中国典籍译介的适度文化自觉,是建设多元共生和谐世界文化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