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采是对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代转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德国哲学家,是一位非理性主义者。超人哲学是尼采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体现强力意志的精神,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以至于人的发展,并没有止境,今后还将进化出一种超人。这种学说打破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基督教的道德传统和启蒙主义的文化传统。尼采哲学思想强力冲击了当时的传统哲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尼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智者,更是一位精神强健的斗士,他以昂扬的生命姿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深切体验着真实生活所带来的内心富足与快乐;他富有激情地谴责理性主义以及基督教道德对个人主体性的忽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商业化及非个性化、非精神化的倾向,高扬个体幸福的合法性,主张个体应当用超人意志去体验生命、创造幸福,以昂扬的生命斗志“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幸福哲学对于激发人们与命运抗争、提振自我精神,努力追求卓越并真切理解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超人"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超人"意味着人是要被超越的,意味着人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常人"的行为总是瞻前顾后,为了照顾到各种关系,为了左右逢源,常常放弃能够做的事情."超人"则不同,他既不做道德律的奴隶,也不做自然律的奴隶;既不是受"天条"束缚的唯唯诺诺努力修善乞怜于神恩的庸人,也不是为竭力摆脱奴隶地位成为主人而对一切采取报复的复仇者,而是不用他者认可的纯粹主动者."超人"的意志不需要与另一个真、善、美协调,他本身就是真、善、美;"超人"是无辜、无邪、无罪的,是真正自由的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评估者.因此,"超人"虽然常常是悲剧性的,但却是乐观的、愉快的.  相似文献   

4.
尼采的哲学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他竭力张扬的对欧洲哲学自古希腊以来的主流传统具有颠覆和变革意义的“权力意志”学说 ,更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本文以对该学说的全面深刻的梳理为切入点 ,深入探讨了尼采哲学承前启后的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思想史上,尼采与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尼采战争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崇尚强权的政治哲学传统、德意志尚武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家们对人性伦理的极大关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深入追踪尼采哲学及其战争伦理思想,了解其背景、主旨和矛盾困境,才能理解尼采的"战争"的真正含义,理清他与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种种纠葛。  相似文献   

6.
王鹏  陈必华 《探求》2013,(4):103-107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与个体的生存境遇、获取幸福的过程以及伦理道德规范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对于当代都市青年而言,其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这三个要素的有效整合。它们不仅构建了当代都市青年幸福感形成的现实维度、时间维度与价值维度,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青年群体对"幸福"的感知。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社会背景下,现代教育日益被功利化的社会目标绑架并显示出短暂性和单一化的弊端。尼采哲学中关于教育的思想从阐释教育的现代趋势入手,分析了“扩大规模”和“缩小内涵”所导致的教育短命的后果,提出教化的目标应当是使人学会反思性观察和个体性思考。他认为人应当依据自身的崇高精神品质和内心的召唤来提出真正的教育需要,教育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而在于寻获个体的真实心性并“成为你自己。”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2):1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社会深刻变革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具有动态流变与追新求异、物质占有与精神匮乏、思想虚无与自由创造并存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催生新哲学,理性精神的确立、个体主体的觉醒、对真理真知的信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代青年只有把握了新时代的哲学脉动,才能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中,传承文明的火炬,肩负起自身的哲学使命。  相似文献   

9.
伊壁鸠鲁体系所澄明的个别自我意识表征了哲学对人的自由、个性和能动性的尊重。青年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这不同于希腊传统理性的人道主义,但又相似于黑格尔以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在现实性上,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是一种变革现存世界的伦理原则,彰显人对自身内部和外部世界的价值诉求,但他们对自我意识的“意识”终因没能获得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撑而陷入抽象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宋文祥 《探求》2001,(3):31-33,76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中国的哲学.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已成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蔺海鲲 《社科纵横》2008,23(5):131-133
本文试图通过尼采与凡高生活哲学的比较,论述他们在生活梦魇的重压下顽强不屈、努力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吴建华 《社科纵横》2009,(7):71-72,75
公民政治素质是政治现代化的基石,当代青年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前途和命运。本文在对200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青年政治素质的现状,并就如何提高当代青年的政治素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和"的思想是中国历代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领悟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精神,发扬光大传统哲学之"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原理,建设和谐文化,对民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和"思想的价值,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建津 《唐都学刊》2014,(3):102-106
青年马克思在大学和《莱茵报》期间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莱茵报》期间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观察使他意识到存在领域的问题比意识、观念层面的问题更有决定意义;费尔巴哈哲学颠覆了青年马克思在“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看法,而马克思对哲学本体论问题“什么是存在”的理解一开始就不同于费尔巴哈.当他从实践来理解什么是存在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就完成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使他对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途径等问题都形成了与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刘明艳 《唐都学刊》2012,28(4):42-47
1840年柏林时代的马克思在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中"读到了从一切中分离、分割的近代原理(chōrismos)",开启了经由某种结合获取个人自由的奋争之旅。循绎着马克思的思想踪迹会发现,当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不可超越的一段宿命时,或许我们只有从青年马克思自由哲学所昭示的实践智慧——现实的单个人何以自由、在哪里追寻自由、依凭什么而自由、谁之自由中获取精神滋养,在当下全面物化中继承发展马克思的自由事业。  相似文献   

16.
当代政治哲学的三足鼎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在当代社会政治哲学中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批判理论三足鼎立的态势,且其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7.
江冰 《探求》2013,(2):114-117
在当代青年中,“80后”、“90后”是最具有代际特征的人群,新媒体是新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今天的青年教育现场已经发生了三种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价值观问题.当代青年教育由此也就成为了最具挑战和变革需求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张瑞臣 《求是学刊》2013,40(2):45-51
尼采并不反对一切价值观,只是坚持价值观应该服从于生命意志,在此前提下,尼采有其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并非直接将古希腊价值观拿来与中世纪以来的所谓奴隶道德相抗衡,他所持的价值观实际是经过中世纪与近代主体主义熏染之后的古希腊价值观。无论是尼采对古希腊价值观的继承,还是对它的背离,都有着浓厚的主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国家哲学的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关于其性质、对象、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属性,学者们意见纷呈,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构建中国国家哲学必须认真分析国家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学理缘由、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的当代意义、中国国家哲学理论成果研究的开启和自觉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存论转向是整个当代哲学转型中哲学存在论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奠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变革及其蕴含的生存观的历史性变革 ,构成了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观念前提。相对于生存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以及后现代强势的相对主义而言 ,马克思哲学所蕴含的实践生存论思想其实才是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真正目标 ,因而将深刻影响和主导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历史性的人类方向。生存论转向并不是课题性的 ,而是始终摆在人类面前的难题。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思想中蕴含的人及其生存的历史的未完成性恰当地体现了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未竟性 ,并由此提供了一种克服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信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