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所谓“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提供一定量的社会劳动,在扣除为社会提供的生产基金和消费基金之后,按照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多少,分配其相适应的个人消费品。马克思说:“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不是象有些人所解释的那样,是指物化劳动,或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统一,而是指活劳动。同时,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按劳分配中所通行的原则就是调节商品交换的同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就是对所有劳动者“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熟记着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含义:“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1页)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消费品。那么,是按照劳动者个人实际支出的劳动量来支付报酬呢,还是按照社会平均劳动耗费支付报酬呢?这就涉及到参与分配的劳动本身计量标准问题。在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不同经济形态下,劳动计量的标准是不同的。在马克思原来设想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除了当前提供的劳动以外,还包括过去的劳动;有的职工得到较高工资,是因为包括了对他过去的劳动的报酬。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马克思说:“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从这段论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按劳分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按劳分配中作为劳动尺度的劳动只能是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实践表明:按劳分配在实施之中,但其实现的程度未达到所要求的高度马克思对按劳分配内容的阐述集中体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之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这种新型的分配就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  相似文献   

6.
劳动定额是对生产一定的产品或完成一定的工作所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有了它,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才可以准确清楚地计算出来。因此说劳动定额是按劳分配的基础。(一)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通过一定的劳动报酬形式实现的。我国国营企业现阶段的劳动报酬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等。但是无论那种形式都要以劳动定额为基础。没有劳动定额,就衡量不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任何一种劳动报酬形式都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形式上是按劳分配实际上还是平均分配。以计时工资来说,它是我国当前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是根据工人的技术熟练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志认为,包干到户后的产品首先由个人占有,不符合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是产品首先由社会占有,然后按各人的劳动量进行统一分配的原则,因而谈不上按劳分配。这种看法主要是受了过去长期以来人们对按劳分配模式的一种片面理解,以为按劳分配就是把全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文献指出,要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当前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之处在于:按劳分配与精神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需要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一种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因为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因为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着分配的特定形式,即参与分配时所采取的特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但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又不够完善,生产力仍不够高,劳动产品也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唯一合理的就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规律。正确地认识“劳动”这一作为社会主义时期消费品分配尺度的涵义,是我们正确运用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关键问题。 根据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的论述,生产者为社会提供一定量的劳动,然后通过另一种形式领回他给于社会的部分。毫无疑问,生产者提供的劳动必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总产品经过社会扣除以后,才能“在集体中的个别生产者”之间,根据他们各自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很明显,马克思指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者,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设想的劳动是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初品分配的唯一尺度,这个基本原理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设想的有着很大距离.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是否还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呢?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马克思的“劳动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理论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就是以每个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一定劳动量为尺度,从社会领取应得的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即一定数量的消费资料。马克思说:“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思想讲的是大公无私,按劳分配讲的是斤斤计较,两者是针尖对着麦芒,是矛盾的。我们不同意这个看法。理由是: 一、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前提的,为社会提供劳动量多少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得到多少,任何人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都是不同的。本文试图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条件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前提条件,按劳分配原则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劳动者的所得与他付出的劳动量相对等,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坚持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要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 由马克思创立的后来被斯大林明确慨括为"按劳分配"的理论,是建立在产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着很大距离.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需要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长期并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形式——按劳分配,便呈现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许多特点.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只能是按照实现了的劳动,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的劳动采取了价值的形式,劳动量采取了价值量的形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劳动互换采取了商品与商品交换的形式.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商品生产者(这里把企业当作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国营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单层次性,即国家对个人直接按劳分配。近来,有些同志提出了两层次性观点,即国家对企业的按劳分配、企业对个人的按劳分配。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按劳分配,的确指的就是社会对劳动者个人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但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国营企业实行独立核算,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等条件下,国家对个人按劳分配,又必然通过多层次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中国.这一理论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讨论,但迄今为止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从实践层面看.在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都把按劳分配当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展、收入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按劳分配的现实性表示疑虑.因此.对按劳分配问题的深入探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撇开各种否定按劳分配的论点不谈.仅就主张按劳分配的学者而言,对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也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量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量分配论”).但在如何计量劳动量的问题上,又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二是从商品经济的现实出发.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主张这种观点的学者往往同时还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偏颇之处.我们提出的是第三种观点.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只有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来论证按劳分配,才能将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与当前的经济运动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特点与个人收入差别的形成与强化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明确地把按劳分配规定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社会范围内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相应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劳动者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实现按劳分配。在社会范围内,劳动者提供了多少劳动,在作各项扣除之后,可以领得与他的劳动量相当的生活资料。 可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由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一、按劳分配的四种模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产物。按劳分配理论从马克思最早科学阐述,到今天的现实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劳分配的涵义是,国家或企业以劳动为依据,比例于劳动者提供给社会或企业的劳动量,给予他们劳动报酬。所谓按劳分配模式,则是指按劳分配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组合。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的、总的原则,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不同态势将决定社会采用不同的按劳分配模式。按劳分配模式由分配主体、分配依据和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例如,“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消费资料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权利,即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权利’应该限制和批判,因而按劳分配原则和物质利益原则就应该限制和批判,”等等。由于这种误解,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划清这个问题的理论是非界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知道,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内,必须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这个原则的完全实现包括两个方面或经过两个过程:社会对每一个生产者实行按劳付酬,即在每个生产者向社会提供一定劳动量以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这一原则是以按劳分配规律为基础的.但对于目前所实行的按劳分配是否完全符合按劳分配规律,又如何建立合乎按劳分配规律的工资制度,木文就此作些探索.一、按劳分配实践与按劳分配理论的差距从理论上讲,我们所实行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是按劳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但实践与理论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实行的是职务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职务工资制,虽然它可以使一个人的工资报酬与他所任的职务、所肩负的职责挂起钩来,但它却不能保证每个在领导岗位上的同志都有工作能力,都奋力工作,使各个有领导职务的人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贡献与他们所领取的报酬相一致.实行的结果往往是:只要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