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变革之"新"、利群之"公"、创业之"能"结合为一体的"新·公·能"中华优秀传统之源可以追溯到华夏族群形成时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被赋予这一类素质。汤之盘铭的"日新"、古公亶父的"有民立君,将以利之"及《周书》、《诗经》的"天作君师"、"革命"、"维新"思想使其达到理论化的高度。春秋时期,许多思想家主张变革制度,明确提出道义、国家、社稷、民众高于君主,并将"能"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战国初期,慎到、商鞅等一批"法术之士"倡导政治变革、以法治国、天下为公、任贤使能,建构了"新·公·能"三位一体的政治理论体系,奠定了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事学术研究日久,我愈益诚服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中两句名言:"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考索"与"独断"是两种不同的治学态度与方法,一个学者须同时具备且娴熟地运用,方可"以之推代而成岁功".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把日本自由主义作家和评论家鹤见祐辅的杂文集<思想·山水·人物>翻译成汉语,但鲁迅并不是一字不漏地全译,而是有所取舍的.本文将鹤见祐辅原著与鲁迅译著相对照,从鲁迅的取合中分析鲁迅对"自由主义"、对"幽默"、对"费厄泼赖"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刺时"、"归隐"、"采桑"和"情歌"等四种观点.经考察<十亩之间>的字词含义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此诗是以一个男子的口吻,抒写了他与妻子共同归隐于桑园的愿望,表达了一种人生选择一归隐,远离十亩之外那喧嚣的世界,回归十亩之内这宁静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李永鹏 《阴山学刊》2005,18(1):110-113
"3·3·3"歌舞在"反思脑"训练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是"反思脑"训练的载体和一项重要活动,是开发潜能的有效途径之一;2、用生动、形象、有效的形式将"反思"贯穿于"反思脑"训练的全过程;3、激发认知兴趣、激活脑细胞、活跃气氛,学会相应的知识、技能,展示成果。  相似文献   

6.
60年来,海峡两岸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来说,两岸学界对"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各个层面展开了探讨,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目前,该课题尚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情"字是破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遗传密码. <正书·刑法志>中多处出现"情"字. "情"在<晋书·刑法志>中有多重含义,如感情、人情、案情、私情、情欲等.本文通过对<正书·刑法志>中"情"字的考证,揭示"情"字同中国传统法文化之间的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写作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是教、学双方都感到沉重和枯燥的一项任务。本文基于网络和自主学习平台,结合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过程写作法理论,提出了"认知·建构·过程"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该模式实际操作性强,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派诗歌之父的T·S·艾略特,其诗歌、文论广博恢弘、驳杂斑斓。事实上,只要有助于创作的,不管是文学,还是哲学、宗教甚至科学,艾略特擅长统统将它们吸纳、消化再创造。基于其1946年所发表的《文学批评的界限》一文,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对艾略特文学批评界限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其所持的其实是一种"解疆化域"、"会通群科"式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0.
琴·妆     
<正>小时候,每个女孩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公主梦,幻想自己可以变成童话里的公主,乘着南瓜车去寻找幸福。长大后的我们,最希望有一件独属于自己的梳妆台,打扮得美美的去遇见幸福。"琴·妆"梳妆台以"乐器家族的王者"钢琴为设计灵感,专属为女性设计的一款优雅、大方、知性美的梳妆台,很好的诠释了女王的风范。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之前,美国在中亚虽有所渗透,但并没有形成战略支撑点,没有真正"进入"中亚地区."9·11"事件之后,美国大举进入中亚地区,这使中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徐在国《〈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解》认为,《诗经·周南·葛覃》篇"是刈是濩"句中的"濩"字,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当为"穫"。然而考察《诗经》"是A是B"句式,可知徐氏所论实为误解。综览《诗经》文法,并结合中国古代纺织史,可知《毛传》以"煮"训"濩"乃先秦旧义,并无不当。传本《诗经》历经汉代以下经师校理,汇合了古代学者研究的精华,在出土文献《诗经》的整理中,必须充分利用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瑞典隆德大学"雅林收藏品"中藏有一份1742年由喀什噶尔和卓家族黑山派首领签发的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谢赫任命书,任命书中出现的"新兴宗派",学界有"白山派"和"马明心的哲赫忍耶"两种观点。根据新近出版的一部苏非派文献提供的信息,本文试图提出此语所指的第三种可能性,即阿富汗人夏·奥里亚及其苏非教团——纳格什班底耶·穆贾迪底耶。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以"富国裕民"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宝典,《道德情操论》是以实现"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之典范。但对这两部著作,后世始终存在争议,这个争议后来衍生为经典的"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这两本著作的思想本质是高度统一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是由于误解其著作而产生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亚当·斯密问题"以及"自爱"原则仍富含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哲学反思价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8,(3):111-117
司徒既管理土地,又教化土地上之人民,故被《周礼》称"地官"。《周礼·地官》全面记载了司徒的职掌、属官、地位等。《周礼·地官》"司徒"的职掌与周代司徒职掌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其属官中部分能与周代司徒的属官互相印证;其地位大体与西周后期到春秋初中期司徒的地位相符。《周礼·地官》"司徒"情况的大致可靠表明集中而丰富地记载司徒有关内容的《周礼·地官》基本可信,由此进而认为《周礼》的成书经历了从周初始撰到战国定稿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2008年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诞辰一千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008年定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年",这是给予我国11世纪著名突厥语文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崇高荣誉.  相似文献   

18.
胡辉 《南方论刊》2015,(3):97-98,96
《文心雕龙·物色》篇在讲述如何描写景物时,将《诗经》中的写景作为标准,并从《诗经》中选取《周南·桃夭》、《小雅·采薇》、《卫风·伯兮》、《小雅·角弓》等十个篇目从"写气"、"图貌"、"属采"、"附声"等几个方面精要概括和精彩分析,并总结出《诗经》写景状物的最大特色是"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由是,我们也通过《物色》看到了《诗经》文学语言的最高价值,即《诗经》语言不是在为事物"命名",而是表现事物的"质"。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6,(3):62-69
宋、元时期是《摸鱼儿·晚春》接受历程的初始期,也是此阙经典化的关键一步。宋、元文人,尤其是易代文人在模仿《摸鱼儿·晚春》名句和继承原有思想主题的同时,也对其加以改造和深化,并且在不同时期表现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词论对《摸鱼儿·晚春》的批评阐释更是后世研究的基础。《摸鱼儿·晚春》这种经典化的意义所体现出的价值则是将"香草美人"之比兴寄托手法广用于词作中,真正改变了"词为小道"的面貌,使宋词异彩纷呈,离骚传统得以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的那个千年,中国的教育是相当发达且绝对领先的.<汉书·僧林传>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日校,殷日庠,周日序."这里的校、庠、序是不同时代学校的名称.中国在当时就提倡平民教育(创办私学)和终身教育("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在人类历史绝对是最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