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2.
九为殿中待御史和太常丞时间考王建所任京官,除太府丞、秘书郎、秘书丞外,又先后任过殿中侍御史和太常寺丞两职。辛文房《唐才子传》将王建所任之“殿中侍御史”误作“侍御史”,云:“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实则,王建所任为“殿中侍御史”,而非“侍御史”。王建曾任殿中侍御史。张籍有《寄王六侍御》、《赠王侍御》诗,“王六侍御”和“王侍  相似文献   

3.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4.
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是多种李贺诗注本中较为详明的一种,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将它和姚文燮的《昌谷集注》、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本汇编成《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后来出版的几种李贺诗注,无不参酌、采撷王注,如叶葱奇《李贺诗集》、林同济《李长吉歌诗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六辑),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沈惠乐《李贺诗选注》(《李贺及其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笔者多年来研习李贺诗,陆续发见王琦《汇解》中疏  相似文献   

5.
南朝学者颜延之和沈约都曾注释过阮籍的《咏怀诗》,《文选》收录《咏怀》十七首,李善为这组诗作注时,即以颜、沈旧注为基础而稍加补充。按照《文选注》对采用旧注的体例规定,《咏怀》十七首每句文下按颜、沈、李的顺序出注,颜注不题注家,沈注题沈曰,李注题善曰,三家注文条序井然,各不相混。宋人合并李善注和五臣注时,误将不署名注当作善注,在这些注文前都补题善曰。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后世对《咏怀诗》颜注面貌的认识混乱。  相似文献   

6.
李益(748——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他在少年时代,就以才华横溢、“风流有辞藻”(《唐才子传》)名噪一时,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名诗人韦应物称道他“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这仅仅是一般的称颂。最早发现他出类拔萃的是明胡应麟,胡氏《诗薮》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上闻笛》诸篇,皆可  相似文献   

7.
“华虫”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出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注释的《柳宗元诗文选》第24页,《吊屈原文》“华虫荐壤兮”,注(5)条下,“华虫”注为“华——原指大象;虫,指野鸡。这里指绣着象、鸡等图案的衣服”。这样来注释“华虫”一词,不知何所依据?“华”指大象,古今字书,从来罕见。“虫”作为一个单词,“指野鸡”,亦所未闻。今按此词,原出《尚书》《益稷》篇“华虫作绘”一语,“华虫”是一个复合词,不能拆开来解释。应依蔡沈《书》注,解为“华虫,雉;即野鸡”。较为有据。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寄陆补阙》诗中的陆某 ,文学界一直以为“名不详”。其实 ,这位陆补阙 ,就是与白居易、元稹同登贞元十九年吏部科目选科的陆复礼。由于元稹《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注将其姓名误作“李复礼”,于是后人对陆补阙是谁也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9.
在《佛祖统记》中,发现谢灵运佚文一篇,即谢撰《庐山法师碑》文,此文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漏收。在《俄藏敦煌文献》中,得《文选》残卷一通,其中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注文用双行小字夹正文中。此注既非李善注,亦非五臣注,为唐人注《文选》的别一种珍贵写本。文章论证了新发现的谢灵运佚文及《述祖德诗》佚注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写道:“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对于这首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名作,各家的诠释并无太大分歧,例如:“欲来苹花不自由”——……意思是说,您寄来这样美好的诗篇,照理应该用同样美好的来酬答.可惜我职务拘身,想采苹花送您也办不到,实在十分抱歉.假如再挖深一层,也许还有这个意思:远谪南州,心情不好,所以也写不出好诗来.(《唐诗小札》245页)再如:  相似文献   

1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有名的绝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北京大学以及许多著名学府编的《中国文学史》,都说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所作,题为《石灰吟》。前些年我编《明诗选注》时,查遍了几种《于忠肃集》,发现没有这首小诗,因而未曾入选。中州古籍社编审张弦生先生来信,问何以不选这首名作,并建议选入。我说明了原因,但为尊重他的意见,还是补选进去,诗后加了一个注,说了一句我最不愿说的含糊的话:“此诗传诵颇广,然不见于《忠肃集》,传为诗人年青时作。” 最近,我为考察夏水和云梦泽,查阅荆州地区地方志,无意中在《江陵志馀》和《江陵县志》发现了此诗的作者,为明初刘儁,题为《咏石灰》,文字和流传所见小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读《荀子》札记(续)李中生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平诵经,终乎该《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劝学》)杨注:“数,术也。”梁启雄:“数字是指《书》、《诗》、《礼》、《乐...  相似文献   

13.
十二月乙未朔公元1月2日——1月31日在长沙,舟居.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原注云:“时丈人使自江陵,在长沙待恩旨,先支率钱米”.首句云:“恭惟同自出”,朱注:“同自出:盖参谋之母与公母皆崔氏也”.诗有“寒水不成潮”,“流年疲蟋蟀”句,当是暮冬所作.诗首叙亲谊,次言情好,终述已怀以惜别.对时事亦多感慨.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心解》谓:“归字下疑有脱字”.诗云:“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  相似文献   

14.
晋人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于《左传》用《诗》多有解说,自成一家之言。对“诗言志”这一《诗》学中最核心的命题,杜注以“作诗以言志”标明自作诗以言己志,以“诗以言志”标明称《诗》以言己志,并以“赋诗者取其一章”标明赋诗断章,以“义取XX”“言XX”“多取首章之义”等标明断章取义之所在。研究《左传》用《诗》之杜注,可从中窥见杜预的《诗》学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朝鲜诗家李瀷对杜甫的诗歌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析,包括对杜诗的细读,如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八哀诗》中《赠司空王公思礼》、《故司徒李公光弼》、《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等诗,虽存在主观臆断现象,但新见叠出.李潩还对杜诗的词语进行了考释、辨析,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见解.李瀷更以比较批评法论杜诗,把杜甫与李白、韩愈、屈原等诗人作对比,在比较中见杜诗风神.这些解构,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李瀷在各家注杜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了正确的释义,大胆纠正了许多前人注杜的纰漏、错误;李瀷更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实证的方法考究杜诗,提出了注释杜诗的方法——“以杜释杜”.李瀷的杜诗研究是世界范围内杜甫研究的有益补充和丰富,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简称《出峡诗》。它的末段有“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之句,宋人严羽著《沧浪诗话》末卷《诗证》篇里指出:杜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之句,殆不可晓。  相似文献   

17.
1、康怀远先生据《旧唐书·地理志》:“乾元二年三月后(江陵府)为荆州大都督府”的记载,以为诗中既出现“江陵”一名,断定诗就不可能写在乾元二年,这种说法是欠考虑的。《琐议》对此持异议,理由很充足。2、《琐议》认为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诗,切合流放后忽然遇赦后所作的情况。这是合情合理的推断,我亦有同感。3、《琐议》谓此诗该是涛人接到赦书之时,顷间激情进发的形象的写照,而不可能是这以后写出的,理由是感情爆发点应在突受巨大触动的那一刻,不可能经过一段无  相似文献   

18.
《诗经》“六笙诗”因“有其义而无其辞”,引发了古今无数的讨论。它的篇次莫定,前后不合,难以融入《诗》的辞章编排系统。特别是由它引起《诗》文本编排的变更,所谓由毛公“推改什首”,造成了《诗》的“非孔子之旧”,多与史实不合。这在出土文献海昏侯《诗》、汉《熹平石经》与毛《诗》互证中得到充分证明,并在《诗》文本的学术源流与汉代《诗》学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持。“孔子之旧”就只有“三百五篇,遭秦而全”的《诗》文本,四家皆无异义。郑玄相关解说的存亡、缘由自相矛盾,反映的只是其笺《诗》所见与注《礼》所用乃不同的另一个《毛诗》文本。其中的“六笙诗”序,不过是其时的《毛诗》学者将《乡饮酒》《燕礼》中用乐的《小雅》的《南陔》等6篇编排到《诗》文本中的新变现象,而不能说是代表“孔子之旧”的古《诗》文本。不包括“六笙诗”,才是“孔子之旧”三百五篇古《诗》文本的实际篇目。  相似文献   

19.
“桂林”、“武城”考——岑参边塞诗地名考辨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诗首句云:“轮台客舍春草满”,又云“奉使三年独未归”。诗人于天宝十三载(754)舂初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迄十五载恰历三春,可见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春。诗中又云:“桂林蒲桃新吐蔓,武城刾蜜未可餐。”唐庭州轮台在今乌鲁木齐附近,所述“桂林”、“武城”二  相似文献   

20.
“清流”是指对朝政实行舆论监督的政治群体,这种舆论又叫清议。晚清时期,人们对于清议大体上有两种认识。比如:(一)郑观应在《盛世危言·日报上》中谈到,“唐、宋代有贤君,乃始设给谏、侍御诸言官以防壅蔽,而清议始彰”①,“给谏”也就是给事中,“侍御”即御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