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世于十八世纪中期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历史小说。它通过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细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内部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状况;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几乎全部上层建筑,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批判的锋芒自然指向了封建地主阶级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手段之一——“教子尊孔读经。”今天,我们从《红楼梦》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历史材料中,认真分析封建地主阶级“教子尊孔读经”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孔孟之道的反动与腐朽,有助于揭穿林彪“教于尊孔读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作者曹雪芹用一枝犀利的大笔,相当全面地解剖了没落的封建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封建科举制度。“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莫斯科的修正主义老爷们,和《红楼梦》中顽固维护孔孟之道、坚持反动教育制度的“政老爷”何其相似乃尔!中国人民批孔,不料,竟如同挖了这帮洋老爷的祖坟一样,他们跺脚捶胸、声泪俱下地嚎叫:孔夫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批不得的呀!这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所揭示的各种矛盾中封建贵族主子和被压迫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全书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在贾府家族的反映。它通过描写被压迫的女奴们的悲惨遭遇和她们的反抗斗争,塑造了一组具有反抗性格的女奴的艺术典型,形象地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一部《红楼梦》,既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被压迫者反抗少数封建统治者的阶级斗争史。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红楼梦》,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部很有价值的政治历史小说。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曹雪芹,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对四大家族衰亡过程的艺术概括,给处于没落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摄下了广阔的阶级斗争画面,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四大家族”衰亡史,封建社会没落史。  相似文献   

5.
贾宝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中心人物,是作家曹雪芹精心刻划的一位封建叛逆者。《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及其主要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反儒思想。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描写的是以贾府为首的封建贵族“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展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无可挽回的没落和崩溃,揭示了孔孟之道挽救不了封建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贾府里的大观园,是在“体仁沐德”的招牌下建造的。别看它表面上是那样“峥嵘轩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堪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杰出的形象化的历史。作品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深刻地批判了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儒倾向。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盗运叛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红楼梦》的整个形象体系,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封建贵族叛逆者的形象,就是对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儒家思想的一种“亵渎”和“叛逆”。贾宝玉同封建卫道者贾政之流的矛盾斗争,集中在叛逆科举仕途和走“学而优则仕”道路的问题上。从曹雪芹对贾宝玉反“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正道”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了一道十分引人注目的反儒思想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深刻地展现了封建贵族阶级必然走向衰败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作品里所写的封建贵族阶级的代表贾府,已开始处于没落地位,但统治者是不甘心于自己行将灭亡的命运的,必然要做出种种的努力,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礼法秩序和礼治局面,以使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永保无虞”。这也就是效法孔老二实行“克己复礼”。但是,历史发展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一切没落阶级妄想阻止社会前进的“复礼”美梦,必然要遭到彻底破产。曹雪芹在《红楼梦》作品中形象地揭示出这一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9.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的思想“核心”和“精华”,是曹雪芹认识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作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描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内外尖锐而复杂的重重矛盾,是其必然没落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红楼梦》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明确性和鲜明性。借助佛老的“语言外壳”是《红楼梦》中的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六世纪高举尊法反儒旗帜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写的《童心说》,是刺向孔孟和道学家的一把锐利匕首。李贽出身于没落小地主阶层,祖辈从事过航海经商。他所处的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的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局面,一方面对人民加强暴力镇压;另一方面,用经宋代朱熹之流将孔孟之道加以发挥和演变为更加反动的理学(即道学),来欺骗劳动人民,扼杀进步势力和阻挠进取革新路线的推行。明代王阳明又用主观唯心主义来维护孔孟之道,继承理学,企图挽救封建社会的灭亡。但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要求前进发展的思想扼杀不了。李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掀天翻地”的斗争精神,公开打出尊法反儒旗号,把斗争锋芒直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猛烈地冲  相似文献   

11.
反“尊天复礼”思想与“崇儒尚侠”思想的对立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一次社会大变动。鲁迅指出,汉晋以来“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至此日趋瓦解。在旧堡垒倒塌声中,迅猛兴起的隋末农民反孔思潮,不仅反映了社会大变动的猛烈峻急,而且谱出了隋末农民革命坚持斗争、反对投降的英雄乐章。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日益破败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末世广阔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贾宝玉是《红楼梦》头号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众说纷坛,有人说他是封建叛逆者,有人说他是早期民主主义者。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边际人格论这个角度来观察贾宝玉。一《红楼梦》的社会背景与边际人格产生的历史条件《红楼梦》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处18世纪上半期。当时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开始分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时期,代表着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状态的新兴的市民力量有了发  相似文献   

14.
伟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政治历史小说中,以精湛的艺术笔触,深刻的历史内容,成功地塑造了晴雯、司棋、贾宝玉等一系列奴隶和叛逆者的典型,热情描绘了他们反对以孔孟之道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礼教纲常和等级、婚姻等制度的斗争,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染和难忘的印象。“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就是反映他们英勇斗争的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花团锦簇的大观园内,到处有着反孔与尊孔两条路线斗争的刀光剑影。在这里,尊孔派与反孔派的营垒十分分明,以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为一方,是封建的正统派、孔孟之道的卫道者,他们如蜘蛛般地用孔孟之道之“丝”,在大观园织成了严密、阴暗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四回在一张“护官符”上写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四句话点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可以看作读《红楼梦》的一个提纲。《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内外矛盾,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正确理解《红楼梦》所反映的阶级关系,是正确评价《红楼梦》的一把钥匙。毛主席指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五八八页)。由于作者阶级立场和生活经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政治历史小说。曹雪芹在这部书里,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动人的艺术力量,对于统治中国思想领域两千多年的孔孟之道,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同时热情地赞扬了被压迫的奴隶们和封建阶级内部叛逆者的反封建、反儒学斗争。孔孟之道是剥削压迫之道、反革命复辟之道。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阶级,为了挽救自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十八世纪,已经濒临腐朽、衰亡的末期。为了维持日益崩溃的局面,反动统治阶级把孔孟之道捧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面对着严酷的思想统治,曹雪芹在文艺创作领域中,勇敢地开辟新的战场,以他的《红楼梦》参加了这个时期尊法反儒的战斗,喊出了冲破封建纲常名教的呼声。当然,在新的战场开展的这场斗争,同样遭到了尊儒反法派的顽固抵制。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四,便是这种抵制的具体表现,它集中反映了《红楼梦》创作中儒法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矛盾及其必然衰亡的历史,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为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本文仅从“大观园”这一侧面来探讨作品是怎样表现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斗争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孟之道就是复辟之道,是历代反动派用以欺压劳动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武器。产生在十八世纪乾隆年间的《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历史小说。在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反映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同时,也揭露了孔盂之道的虚伪性和反动性,显示了封建社会行将崩溃、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本文仅就它反对封建正统、反对程朱理学的思想作初步的分析。资料主要使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系高鄂所续,不能代表曹雪芹的思想,故不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