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若曦的小说创作与她的人生经历几近同一,大致分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陈若曦参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写出了她早期的现代派小说;70年代中期离开大陆之后,陈若曦笔录"伤痕",书写乌托邦理想的幻灭,这些作品奠定了她作为小说家的地位;80年代旅居加拿大与美国期间,陈若曦关注身处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婚姻困境;90年代重返台湾之后,陈若曦仍致力于描写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如何寻找精神归宿的历程。"女性"与"政治"是陈若曦小说最关注的主题,而她的每一次选择既是对既定生活方式的突围,又是对传统文化理想的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2.
陈若曦以她具有生长在台湾、留学美国、回归大陆后又移居加拿大和美国的“三重放逐”的传奇式生活阅历,以及70年代初以“文革”为题材创作《尹县长》等一系列小说,开了“伤痕”文学的先河,80年代在美国创作了以海外华人生活为题材的《远见》等系列小说,为大陆读者所熟悉和热爱。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就“时代、历史、政治、文化‘夹缝’中的海外华人群像”,“多重文化交汇下的华人心态”和“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女性世界”等三个方面,探讨《远见》对海外华文文学和女性文学艺术世界的独特价值和特殊贡献。析缕《远见》淳厚的文化意蕴和作家重塑华夏民族理想的文化和人格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3.
由于亲历梦魇,遭遇过心灵浩劫,海归知识分子陈若曦写"文革"中的历史悖谬不是隔岸观火,而是深入骨髓。台湾、美国、大陆两岸三地行走的背景,使她的伤痕小说在选材和表达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展示出鲜明的陈氏风格。陈若曦怀着乌托邦的追寻与幻灭,选择起义投诚者、归国留学生、革命狂热者、台湾返陆者等角色,在荒诞中揭示时代真相,以让人颤栗的反讽手法和理性节制的叙事为我们呈现出这样的悖论:"信徒"被"神"抛弃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大地》三部曲和其他作品中都强调不可忽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她说自己之所以创作小说《大地》,是出自“为敬爱的中国农民所感到的义愤”,即来自她不满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和一些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轻视本国农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她倒肯定了自己曾反对的共产主义运动,认为当时中国的交战各派中似乎只有共产党和农民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以张我军为代表的台湾知识分子抱着文化朝圣的愿望最初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界,并将大陆新文学运动之风引向台湾,但台湾文学却由于当时台湾的日治身份而并未被中国新文学作家和中国新文学界所重视。这种现象持续到30年代,台湾文学依旧被当作“外国文学”引介。直到40年代中后期,台湾光复前后,《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始在刊物中集中介绍台湾文学,将台湾文学拉进“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本文力图梳理这种微秒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去年 1 0月中旬 ,台湾知名作家陈若曦、应平书、姚宜瑛、小民、曹又方、廖辉英、钟文音、六月等数十位台湾中国妇女写作协会会员 ,在青岛与大陆部分女作家、记者、学者联合召开了海峡两岸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会上 ,代表们共同探讨了海峡两岸女性文学的共性与特质以及今后共同发展的趋势。这里发表的《谈谈台湾情色小说》一文 ,是陈若曦女士在大会上的发言稿。在文中 ,她辨明了情色文学与色情文学的关系 ,探讨了台湾情色文学与中国古代性文化及情色文学的联系 ,总结了台湾情色文学的特点。这对海峡两岸文学的交流发展及研究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7.
到美国留学“找口饭吃”曾一度是备受岛内就业压力的台湾莘莘学子前途的美丽光环。然而四十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巨变,美国已经养不起这么多外来准移民了,于是近两、三年留美知识分子开始大批返台就业。 就业压力是台湾教育四十年来日益加重的根本危机。高中职高毕业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就往大学里送,大学毕业后还解决不了,还可以出国留学。台湾报纸指出,在五六十年代形成的“靠美国养活”的意识下,当局的留美政策和岛内的留美潮,对于为台湾培养高等人才的意义并不大,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去台知识分子是影响台湾政治和文化生态的重要力量。在台湾光复过程中,其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在台重建的核心群体。国民政府迁台时期,随着大批精英知识分子的涌入及台湾新教育体系的建设,五四精神和传统文化在岛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去台知识分子的坚守传承对台湾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两岸文化脐带的永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贾平凹敏锐而深刻地感觉到这个变革时代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人格危机和价值失落。如果说在《废都》中给这类知识分子设定的出路还有一线生机的话,那么在《白夜》中这线生机已彻底破灭了,留下的只是冰凉透心的幻灭感和作家的沉重感叹。到了《土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则发生了更大的变异:被不动声色地平面化到畏琐不堪的地步。传统文人的潜在性立场使贾平凹的创作与文人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内在感情联系,形成了知识分子形象的特殊色彩,也给其创作带来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话语方式又一次面临危机,再一次陷入到了"失语"的窘境。而始终坚持精英立场的张炜在几部长篇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为数不多的执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物。《家族》与《柏慧》中的"我"始终固守着最后的精神伊甸园,在抗争中坚持的是高蹈的道德理想主义。《能不忆蜀葵》中的淳于阳立在商海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开始了不知终点的精神朝圣之旅。这些人物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艰难历程,他们的存在也昭示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依然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分析指出,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中女主角华蓉的遭遇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在爱情问题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错位;她的爱情悲剧,折射了具有古典理想爱情观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坚硬的现代现实之前的溃败,和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对古典理想爱情观的坚守。  相似文献   

12.
文革主流小说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能不受到文革现实形势的影响。文革主流小说的兴起,主要发生在1971年后,这中间既有政治现实的原因,也有文学形式自身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革主流小说是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构建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朝霞》是文革中最知名的文学刊物,受众非常之广,本文将拟以《朝霞》小说为例证,来论述文革小说在构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若曦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优秀的长篇小说《突围》《远见》《二胡》和《纸婚》,通过婚恋与情爱故事探究海外华人女性的精神求索历程。在这类移民小说中,陈若曦塑造了一系列在中西文化冲击融会下艰难成长的华人女性形象,她们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却又置身于美国那种需要独立拼搏的西方文化中,勇敢地放弃父权社会中的爱情与婚姻,选择有尊严的独立生活来抗争,从而达成自强,遂成为她笔下女性形象的鲜明特征。小说中她们从迷茫到自立的成长历程,也是她们在异国生存中的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这种身份认同,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进而达到融入异域环境;这种文化认同,源于对西方文化的包容,进而达到接纳,促进了个人自强,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呼唤女性自主精神升华的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4.
1960年代前后的台湾,政治、经济体制急遽变革,多元文化交织、碰撞。在多元话语的众声喧哗中,“人的失落”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在戏剧界,率先冲破这一朦胧地带的,是姚一苇。他主张戏剧“为人而写”,体现人生的“大关怀”。在他的笔下,重新“发现”了久已“失落”的人,使台湾剧场在戒严之后第一次真正触及到人的灵魂。在对生命、存在之价值的深刻反思中,其思想得到了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徐晓旭 《东方论坛》2006,(4):104-107
1930年代,《独立评论》中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出了“新式独裁”论,但理性上仍保持着对西方民主宪政的信仰,现实的政治选择也以实现民主宪政作为趋向。不过被他们看作手段的“新式独裁”实在很难导出理想的民主政治,它体现了民族危机下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选择的两难。  相似文献   

16.
许振奇 《中华魂》2011,(6):64-65
读了《中华魂》2011年第1期上刊登的《岂能如此看待新中国的思想文化?》一文,它是批评《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上资中筠的文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建设新文化任重而道远》的,我完全赞同这样的批评。联系2010年7月5日《经济观察报》刊登的浩宇对资中筠的访谈录《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及后来她的《岁末杂感致友人》,感到无论访谈录或是文章中都有不少无视事实和常识的内容。以下是访谈录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7.
周小平 《北京纪事》2011,(10):102-10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公开放映的电影很少,除了8个样板戏,就是革命斗争的“老三战”:《地道站》《地雷站》《南征北战》,真正的文化沙漠。到70年代末,政治气氛松动,北京的一些部队大院、政府机关悄悄放“内部电影”。电影票严格控制,有的还与级别挂钩,能搞到电影票的属于路子宽、关系硬、有本事的人。  相似文献   

18.
旅美著名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女士应兰州大学邀请,于今年元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来我校参加学术活动。陈若曦女士是近年来在海外较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反映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祖国的心声”而著名,引起海内外文学界的关注。本学年,中文系台港文学研究者梁若梅副教授开设了“陈若曦创作研究”选修课,吸引了不少同学。陈女士闻知后,此次专程应邀来我校。在校期间,陈女士两次出席了中文系八三、八四级部分同学组织的“陈若  相似文献   

19.
“原罪”意识是深藏“五四”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恶性基因。上世纪初期,“原罪”之端倪已在“人力车夫”文学中得到具象显现。它与劳工神圣观念紧密结合,吞噬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独立人格、精英立场,最终促成了“文革”中知识分子的集体缺席。  相似文献   

20.
马珂 《南都学坛》2008,28(3):48-49
《远见》作为台湾旅美女作家陈若曦描写美国华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力作,它深刻地触及了海外中国人的文化境遇和人生选择,倾注了作家对家国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深切思考。小说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上都明显地打上了作者生活轨迹的烙印。作品中关于女性的觉醒和解放、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人性的压抑和救赎、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节操等现实而宏大的主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和探求;作品中的人物也都代表着几种不同类型的中国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它将华人的生活和思想现状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让读者透过阅读,往往从旧金山一角看到整个美国社会中的华人群体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