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是我国哲学史界正在开拓中的新领域,也是国际蒙古学中刚要兴起的新学科。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对丰富中国哲学史,对深化蒙古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攀登的高峰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实现它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使各民族都成为具有科学理论思维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民族。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开展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提高民族理论思维能力,增强民族的科学素质。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已把“蒙古族哲学史”确定为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格·孟和教授主编的《蒙古哲学史》是国内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研究专著。全书计19分章67节36万余字,内容厚实,思想密度大,民族特色浓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读者留意。一、《蒙古哲学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指导下,基于蒙古高原是北方民族相继兴盛发展,长期繁衍生息的思想文化摇篮这一历史事实和蒙古族哲学思想是在蒙古高原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产生发展这一认识,把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上限确定在史前史阶段,以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世界观萌芽,即以“哲学基本问题”的产生为起点,内容按蒙古族历史发展几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相似文献   

4.
一、蒙古族哲学的特点蒙古民族从古以来生息繁衍在我国北方的广袤草原上,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进入阶级社会,开始形成民族,经过近千年的奴隶制社会,于公元十世纪开始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合不勒罕及其政权的出现是蒙古封建制的初始标志,之后又经千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封建制走向解体,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二千多年的悠悠历史过程中,蒙古民族随着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创造具有民族特点和草原气息的灿烂文化,形成反映民族智慧和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这是蒙古族对世界文化和哲学思维作出的贡献,也是蒙古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的价值所在.应当看到,古代蒙古社会的变迁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之中发生的.蒙古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蒙古族哲学社会思想处于较低形态的特点.它的奴隶制哲学没有古希腊哲学那样发达,封建哲学没有宋明理学那样先进,资产阶级哲学也是贫乏的.总之,蒙古族哲学  相似文献   

5.
蒙古民族的精神是促成蒙古族文学的根本动因,蒙古族文学能够忠实地体现蒙古族精神,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经验和情感系统。本文应用当代社会学哲学理念,结合蒙古族文学创作的长期实践,从三个方面对蒙古族文学的价值生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厘清蒙古族文学发生学方面的深层机理,对当前蒙古族文学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少数民族的社会科学事业,提高蒙古民族及使用蒙古语文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科学水平,《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即将用蒙文出版,一九八一年不定期出刊,公开发行;一九八二年经国内邮局订阅。蒙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主要刊载蒙古族和北方各少数民族有关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军事学、考古学、美学、民族学、档案学、图书馆学、人才学、自然辩证法等方面的理论学术著述,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进行富于地方、民族特色的理论探讨。我们希望区内外学者及所有热爱这一学术事业的同志热情为蒙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撰稿,使这一枝北国塞外学术之花开得更艳丽。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民族自古以来普遍信仰,并且至今还残存着的原始宗教。这里,笔者从思想史角度,对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的发展变化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一、蒙古族萨满教是发展完备的原始宗教 蒙古民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蒙古民族在古代所信奉的萨满教,不但是从其原始社会产生发展而来的原始宗教,而且是发展完备的原始宗教。有些学者认为,萨满教是“近似宗教的一种特殊的信仰活动和现象。”,或者说萨满教只是一个“自然信仰”。显然,这种观点和说法与萨满教,尤其是与蒙古族萨满教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者再度丧失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陈煜 《阴山学刊》2012,(3):77-80
蒙古族题材电视剧中,仪式活动既是承载蒙古民族文化信息的符号,更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提升和宣扬了蒙古族文化精神。仪式活动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贮存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运用大量的蒙古族仪式符号,表现了仪式对于一个族群的重要性。在文化共享的过程中,仪式成为维系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塑造群体认同感的文化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研究四题巴干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深入到今天,有不少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里,笔者仅对以下四个问题提出自己见解,与方家共勉。一、哲学和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对于哲学和哲学史来讲,哲学和哲学思想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哲学包含着...  相似文献   

10.
试论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若干特点格·孟和蒙古族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和思想,有没有别具风格的哲学概念范畴和气派,有没有由这些思想和范畴构筑的体系,这是研究蒙古族哲学思想史时不能不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探索蒙哲史发展规律和特点时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一、哲...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传统文化论》是我读到的好书之一。薄音胡先生在《序》里这样说 :“我国的蒙古学研究长期以来的重点在历史、语言、文学三个方面 ,成就斐然。但是 ,既然蒙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蒙古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切活动 ,那么仅仅三个方面显然不足于涵盖蒙古学的所有领域。”我同意他的思考。这部《蒙古族传统文化论》多视点、多层面地介绍、分析了蒙古族传统文化 ,对我们认识和探究游牧文化、草原文明将有很大启发。我之所以赞赏薄音胡先生的说法 ,还因为我一直在寻找让我读得懂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部完整、系统的著述。作为从事中…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繁荣,交相辉映,丰姿多彩。其中,做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蒙古民族,为发展古代军事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分析蒙古族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特别是总结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族军事哲学思想,对我国的哲学和军事科学的研究,当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马奶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奶及其酸马奶文化是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奶食品文化中的精华,是他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则在中国多元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形态来看,蒙古族马奶文化的形成应早于公元前六世纪。据《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载“蒙古民族祖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时代,即原始公社制度时代”;俄国学者俾丘林也认为“蒙古民族的起源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远在公元前2500年,这个民族游牧于中国的北部沙漠”;学者苏日巴达拉哈认为“远在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蒙古民族形成于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的森林和草地上。活动于贝加尔湖周围,阴山山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哲学思想发展史》前言宝力格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蒙古民族在政治、经济、大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显著...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其特色 ,是与本民族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生命情调等密切相关的 ,而且文学和艺术又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从对远古口传文学的探寻到对近现代文人书面创作的考察 ,都始终注意到了蒙古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其当代意义 ,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 ,为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蒙古族传统道德观念与蒙古族文学的关系吉思历史文献证实,随着蒙古族的形成,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成为具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基本要素和铸造其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重要基因。因而,蒙古族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蒙古族古...  相似文献   

17.
蒙古民族古代社会有着独特的游牧经济形态,因而其法制建设也有着明显的游牧经济特点。为此概说蒙古族的法制史,了解蒙古族历史发展各阶段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是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所必需,对于完善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更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代蒙古的习惯法。在蒙古民族的家庭、氏族部落时代,蒙古社会没有法规,只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之版本纳古单夫一部重要的蒙古史文献──《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以下简称《蒙古族谱》),成书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作者是蒙古喀喇沁部人罗密(1671?──1740),原稿用蒙古文写成,后由作者译为汉、满二种文字。...  相似文献   

19.
<正> 蒙古语的分布,与同系属语言的关系 蒙古语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等省。此外,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的蒙古族。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人民都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民兼通汉语,青海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尔语或哈萨克族语,还有少数蒙古族由于长期与别的民族杂居而转用了其他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20.
从蒙古族诞生以来,宗教便作为该民族社会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蒙古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同汉民族相比较,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宗教观念在蒙古族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早期蒙古族的哲学及社会思想的菌苗基本上都是在宗教这一培养液中滋生、分孽的.这一特点,在蒙古人自己撰写的史书《蒙古秘史》中,表现得也很明显.因此,当我们对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时,宗教思想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