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年,四川省坚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都市搞得更是有声有色,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2011年,四川省提出要把“统筹城乡”作为今后几年全省经济发展一个强有力的着力点,对其重视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年了,新农村建设得更漂亮了吗,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吗?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重要,而且还是长期的任务。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被列为"五个"统筹的第一位,事关经济、社会、政治、民主健康发展,还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更是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事关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排在首位,足以体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为了从统计上科学、真实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准确评价我国的城镇化水平,2006年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如果离开这个核心,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文明、民主就会失去经济支撑。近年来,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围绕农业增效、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8.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想方设法让亿万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因此。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成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农民增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努力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起步较早,总体水平较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最大的体制性障碍.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关键是让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差距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城乡差距问题现实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分析和揭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消费、社会保障、社会投资等方面的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远远落后于政府和农民对收入增长的期望,鉴于此,纵向剖析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将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联系起来,运用系统思维,综合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无疑会对齐河农民未来增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战略思想。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一场以“还权赋能”为着力点的农村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悄然拉开了序幕。这项改革的基本指向就是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全局性工作。通过对杭州市桐庐县"三农"问题的实证分析,指出其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利农、惠农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但是在农民收入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将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是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重要隐患。因此,关注低收入农民的增收问题,对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点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第1期四川省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分列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一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目标,推动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当前四川“三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收入增加,但是这些变化是建立在低水平基础上,并没有从… 相似文献
19.
20.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十一五"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