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攀西地区是全省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它的经济发展势态对全省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十一五”期间攀西地区生产总值4793.56亿元,平均增长率19.侣%。地区生产总值占四川省的比例稳定在7%-8%之间。人均GDP2277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9: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攀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93.56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19.18%。地区生产总值占四川省的比例稳定在7%~8%之间,GDP增速除2009年外均明显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近几年发展较快。然而,从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资源开发往往并没有给该地区带来等价的繁荣,反而因生态恢复、环境压力导致发展的困难,“富饶的贫困”现象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3.
声音·数字     
《四川统计》2010,(10):46-46
15.2%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27.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青海统计》2009,(3):43-43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总体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2.19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43.9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为38.01%,增速高出全省4.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比重为67.23%,增速高出全省0.9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281元,增速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高出全省882元,增速高于全省1.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四川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东北经济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7.1亿元,占全省16.5%,经济增速为1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主要特征。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370.6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04.6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77.8亿元,增长11.1%。  相似文献   

7.
四川: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递增 2011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0.6亿元,增长14.8%。全省小春粮食增产3.2%,油菜籽产量213.4万吨,增产8.1万吨,增长4.0%。上半年,肉类总产量增长0.3%,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戚军凯 《四川统计》2014,(8):I0005-I0012
权威点评 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2.81亿元。占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38.1%.以成都为首的成都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6.17亿元。占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从增速来看。泸州、雅安、眉山、资阳增速都超过10%,增长较快。其中,泸州以11.2%的速度继续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四川统计》2013,(11):34-35
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9138.9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呈现稳中有进、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统计》2014,(2):10-13
2013年,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展望2013     
201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将在稳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预计四川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经济增长趋稳。我国经济止滑企稳,内陆开放步伐不断扩大,以及近几年的投资陆续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四川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也使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动受到遏制。预计2013年四川将保持12.0%的经济增速,全省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四川统计》2013,(1):10-14
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前十位经济大省。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将“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局面,为201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一季度,石嘴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8亿元,同比增长5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同比增长6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40元.同比增长2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682元,同比增长18%。  相似文献   

14.
继2007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2011年四川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经济增长15%,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的新高。GDP四年实现翻番,这是四川经济发展创造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截止2004年底,四川共有181个县级行政单位,除43个市辖区外,有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这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8.9%。以工业化率指标来衡量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有如下特点:四川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62815亿元(经济普查后尚未调整的统计数据),工业化率为45.9%。2004年,四川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5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165亿元(源…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咨询》2011,(2):5-5
GDP: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双一"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社会》2011,(1):19-20
2010年,青海省经济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青海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为30年来最高。农牧业生产平稳运行。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6.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  相似文献   

18.
GDP总量:在全国排位较2009年上升1位 四川GDP总量在全国占比有所增加。2010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98.6亿元,占全国GDP的4.25%,比上年高0.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概述 从1997年开始,青海省生产总值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2001年青海GDP连续七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时期,全省经济总量也迅速扩大,不断跨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03.7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83.61亿元,年均增长9.4%。人均生产总值到2007年达14257元。其中,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达8693元人民币,突破10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统计》2009,(2):87-87
2008年,面对年初特大雪凝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居全国第21位、西部地区第9位。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1%,比上年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