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7,(3)
我一度认为父亲与母亲的生活也将揭开崭新的一页。可等到我从中央团校毕业以后,父亲又把他的离婚的问题提到我的眼前。是的,不是提到母亲面前,而是提到我面前。从一解放起,差不多,总是父亲来找我,来诉苦,来出题目,来讲他的苦衷,讲他这一生有多少潜力被压制着,因为他的家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13,(6):13-16
我们跟父亲的关系挺有意思的,经常是我们睡了,他还没回来,我们早晨起来,他刚睡。偶尔某天晚上我父亲有点空了,母亲就把我们这些孩子们叫过来跟他热闹热闹,用这法子让他休息休息。有时候赶上吃饭了,能跟他一块儿吃个饭。  相似文献   

4.
光阴似箭,母亲离开我们一晃就8年了。然而,母亲慈祥的面容依然那么亲切,音容笑貌也历历在目,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母亲是一个性格很刚强的人,她19岁嫁给父亲,25岁时父亲为革命牺牲,那时我还不到2岁。面对当时孤儿寡母的家境,母亲独力难支,想带上儿子嫁人,但本家族人不依,说要嫁人可以,得把孩子留下,他是翟家的后代,翟家不能断了香火。我母亲舍不得把我留给本家,怕我受罪,说要遵循  相似文献   

5.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6.
那个深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父亲生前的挚爱。送走父亲那天,我悄悄把手机留了下来。父亲的照片挂在墙壁上。他微笑着,不知疲倦地关注着他和母亲的小家。一尘不染的餐桌上,放着父亲的手机,母亲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老头子,手机就在桌子上,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7.
独闯天下,邂逅美好恋情我今年73岁,出生于地主家庭。母亲是父亲的小老婆,在家庭里没有地位,她感到十分压抑,生下我不到两周岁,就与父亲分道扬镳。母亲没把我带走,父亲在外做生意,一年365  相似文献   

8.
我12岁时,母亲因病撒手人寰,撇下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5个,全家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然而祸不单行。失去亲人的苦闷,地里干活的劳累,家里照料儿女们的煎熬,母亲看病欠下的外债,使父亲心力交瘁,他随后便病倒了。无奈之下,刚出嫁的姐姐只好抛下家务,常年住在娘家。仅16岁的哥哥只得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11,(3):25
杜医生:你好!我的父亲今年63岁,去年他发生了一次小中风,因为发现及时,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可是最近一年来,我和母亲发现父亲性格有点变化,有点神经质,变得多疑、武断,没把一样东西弄清楚就说它是假的。别人要反驳他,他一定要争个输赢。他也不愿意接触新鲜的东  相似文献   

10.
张奉连 《新少年》2012,(Z1):30-31
母亲去世后,父亲为我申请到在美国加州圣荷西中学就读的名额。同时,父亲在电话里委婉地告诉我,他为我找了一位新妈妈。2008年圣诞节前一天,我到了美国。我的新家在一幢别致的公寓楼里,刚进门,就见从厨房里走出一个外国女人。父亲忙说:"她就是丽莎!"我意识到,眼前这位褐色头发、蓝眼睛的女人就是我的洋继母。  相似文献   

11.
最疼我的是母亲?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在吃上,可就非  相似文献   

12.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13.
丁宁 《新天地》2012,(5):50
丁老师:您好!我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心里有些着急。说起来我母亲可不容易了。父亲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妈妈把我们抚养大。现在我弟弟已经博士毕业,在国外一家大公司做技术工作,买了房,也娶妻生子。他总想接我母亲到他那里去  相似文献   

14.
刘心武 《社区》2009,(5):29-29
“最疼我”的是母亲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  相似文献   

15.
高荣 《山西老年》2011,(6):26-26
记忆中母亲总喜欢搬家,从城里搬到乡村,又从乡村搬到了人迹罕至的沙漠边缘。每当我问及母亲,为何这么喜欢搬家时,母亲总是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母亲很袒护我,一天三顿都吃小灶,家里舍不得吃的肉、蛋、细粮和好吃的东西都留着给我一个人吃。就这样我还经常挑食,不合口味的饭菜宁可饿着也坚决不吃。父亲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眼巴巴地等着吃我的剩饭。十岁那年,父亲觉得母亲这样把我宠坏了,特地回四川农村老家把姑姑八岁的儿子过继过来当儿子。母亲坚决不答应,怂恿我不要这个弟弟到我家来。父亲为此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相似文献   

16.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17.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18.
真爱     
母亲今年76岁了。外公重男轻女,他常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母亲才六岁就被他"泼"到了我父亲家当童养媳。比她大两岁的父亲,和她牵手走过了70度春秋。按照婚龄雅号的排序,该是"白金婚"了吧。在我们的记忆里,两位老人,相处了一生,也吵闹了一生。  相似文献   

19.
周礼 《百姓生活》2010,(1):28-28
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脚步声,10多年来,它一直在我的耳畔萦绕。 我6岁那年的夏天,母亲在地里劳作.顽皮的我悄悄爬到田头的一棵树上,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造成右手手腕脱臼。母亲把我送到镇医院时,父亲正在乡上的砖厂上班,他是厂里的技术工,平常很少回家。  相似文献   

20.
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 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