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道德观念的变化?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促进新道德的更替,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与道德状况的不如人意这一反差使得当今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现今道德状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道德生活方式得以可能的社会条件,使得原有的道德运作方式不再能维持,而人们却未能适应这一变化建立起新的道德运作方式。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运作方式是以个人伦理的支配性为基本特征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运作方式则是以制度伦理为主辅之以个人伦理的,而制度伦理又可以划分为法律与职业道德两大类,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便必须从法律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伦理建设三个维度去展开。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人们道德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为卓有成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988年秋,我们选择机85—1班、机86—1班、机87—1班、建88—1班共121名学生,采取召开座谈会与问卷相结合、个别交谈与学生干部共同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的道德理论学习、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逐步建立之中。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观念的变化 ,一些过去为人们所熟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受到挑战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本文对此作了分析 ,并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主旋律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德治国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张念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为了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本文试从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这一角度对中国当前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作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演进,尤其是随着支配人们言行、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原则的不断变化,以伦理道德教化人、治理社会的德治亦随之演化。在本文中,寻着西方德治的演化轨迹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对伦理道德观念作哲学思考的时候,必然涉及到道德成立之依据——人为什么必须有道德——这个问题。它也是中西哲学史上道德哲学家们一再苦苦求索的难题。这种对道德的哲学反思与对道德作历史发生学的研究或社会学的考察不同,它不追索历史上与现实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究竟如何发生,而将人类的道德观念视为一客观的存在,然后追问其背后的所以然。儒家心性之学正是一门探究道德之所以然以及如何成就道德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态,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不解.有的放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以人为本,积极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达型的过程中,道德观念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道德主体个性化、自主化;道德目标、道德原则现实化;道德标准和评价多样化;道德观念淡化。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必须加以认真的导控。  相似文献   

10.
一  所谓生产关系 ,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它具有本来意义的经济关系性质 ,一般采取法制方式予以规范。而道德关系是依靠社会舆论、说服、教育和示范的方法 ,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意识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经济是基础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 ,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的道德关系 ;与此同时 ,经济与道德的界限又不是绝对的 ,双方存在相互作用现象。实践已经表明 ,经济行为可以成为体现道德观念的手段 ,而道德规范可以具有经济内涵 ;换句话说 ,道德关系可以具有生产关系的意…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双重变异与重建李福海一、“爬坡”还是“滑坡”,应该如何评估我国目前的道德形势?一定的道德观念是一定的经济生活的反映。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人认为,现在干部腐败现象严重,全社会盛...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使人们的道德视角发生了变化,道德教育在全球被重视起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教育界和全社会重视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本文拟简论德育思维的转换,试图为德育理论建设提供一个参考视角。一、道德观念的更新道德观念的更新是德育思维转换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这里所说的道德观主要指人们观察社会现象的视点,以及由此视点观察道德问题所形成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评价标准。我们知道,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依靠社会舆论与个人良心维系的、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村、城市的经济改革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激起了层层波澜,把一个个新的课题提到人们面前。经济改革引起了人们新的哲学思考,同样引起了人们对许多道德问题的新思考。 (一)经济与道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道德观念和道德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制约、影响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政治态度,并反过来促进或阻碍经济关系和整个生产方式的前进。  相似文献   

14.
突破僵化的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商品经济秩序迅猛地涌入我国,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在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同时,又给社会生活其他领域(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带来深刻的变动,而这些剧变本身是我国人民所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的观念与现实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对这一新的情况,人们充满了困惑与忧虑。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经济关系的变化无疑会给道德生活带来连动。道德领域的变化表现在,商品经济的展开,人们强烈地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上人们的利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论坛》2004,(2):72-76
调查目的与方法 在社会转型和思想嬗变的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在道德认知、道德理想、道德价值判断、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什么新的特征?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和特征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此,本课题组于2002年5月至12月针对河北省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与道德转换郑奋明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这场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已超过纯经济领域的范围,波及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方面,随着人们社会生产,交换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也在逐...  相似文献   

17.
贫富道德观念如同其他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条件的转移而变化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关系相对而言也比较朴素而单纯。民族部落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人们没有私有观念,自然也就没有关于贫富的差别和等级观念,更谈不上什么关于贫富道德观念这类论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贫富差别和贫富道德观念的出现,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失衡与道德重建原则黄小军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逐渐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呈现出复杂的现象。从伦理学的角...  相似文献   

19.
发展市场经济加强道德建设金晓兵中国这场伟大的变革,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并且十分艰难的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生产力水平的迅猛提高,必然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不断加强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辩护,指的是必须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支持;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责备,指的是则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否定。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碰撞”,道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围绕着这一事实,目前理论界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来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从道义上给予市场经济以否定。这关系到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真正态度,关系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能否得到道义力量的支持而得以贯彻、实施,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一、必须从当前经济关系的客观事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