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德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前此,西方哲学思想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德国的莱布尼茨和伍尔夫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派,该派以先天的先验理性为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的基础;另一派是以英国的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他们承认物质的独立存在,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性经验开始。这两派的对立和斗争是鲜明、尖锐的,与之相联系,欧洲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潮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当时,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的姆嘉登。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认为美就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把“美的”与“完善的”等同起来;以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则把“美的”和“愉快的”等同起来,认为审美活动只能带来快感。  相似文献   

2.
人类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考由来已久,东西方之间虽然在表述方式及其强调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共性亦较强.从哲学的思考、生物学的研究,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人类学的综合研究,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全面,生态人类学的意义也有向生态意义回归,向形成新的观念体系以规范人类过于趋利的行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康德(1724—1804)是欧洲伦理思想史上伟大的伦理思想家.他在批判经验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康德伦理思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纯粹理性是否以及如何能有实践力量”,但是道德教育问题在康德伦理思想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在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研究了道德的“培养与练习”问题,这就是与该书第一部《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并列的第二部《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康德认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先验主义认识论给西方哲学以巨大震撼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它进行辩证的评述,既指出其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性,同时肯定其强调主体性原则和实践高于理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是经常被人们引用的康德的名言,康德也正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于大自然和人类精神世界奥秘的探索上,献给了德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康德的生平虽然平淡无奇,然而他却是德国伟大的思想革命的开创者。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康德所起的历史作用:“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在德国伦理思想方面的革命,也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把道德的来源从神移到了理性的基础上,力图向人们指出一条达到道德而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如康德晚年所示 ,人类学为其哲学之最终归宿 ,以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从人类学视域解读批判哲学实为高屋建瓴的方法 ,会大大拓展批判哲学的价值意蕴。而对批判哲学的人类学视域的剖析表明 ,批判哲学应被视为广义的 (哲学 )人类学体系的一个部分 ,它是从先验论上论证了“人何以可能为人 ?”乃在于 :人是能够自己造就自己并造就自然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7.
哲学人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前,标志古希腊文明的阿波罗庙宇镌刻了“理解你自己”的神谕,它象征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人类需要认识自己的迫切愿望。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历史几经沧桑,文明几度盛衰,人——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却依旧象斯芬克斯之谜那样,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无穷的探索和思考。在人这个标题下,学派林立,体系芜杂,众说纷纭;尽管没有统一的理论,却有知识的增长。哲学人类学就是西方近年来广泛流行的研究人的新兴领域和学科。  相似文献   

8.
教育人类学是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一门新学科,分为美国和德国两大学派.迄今,我国理论界尚未对其加以介绍和研究.本文拟对美国学派的教育人类学作一初步的介绍与评价.一、发展概况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才建立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当时,美国的公立学校施行所谓“熔炉文化”政策,向移民和少数民族学生灌输欧美文化.由于这种教育忽视了移民和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背景,使他们成绩不佳,种族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哲学界,对康德哲学中先验时空观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对康德由时空观而引伸出来的数学观或数理哲学的研究,却极少涉猎,这也许是由于康德思想中的这一领域涉及哲学和数学两个学科的问题。然而康德自己就明确声称,他的哲学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要为科学(包括数学)提供哲学的论证,而其时空观,在其先验感性论的范围内,则是要为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的第一个“批判”里,“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式说”(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知性(Verstand)又译悟性,图式(Schema)又译图型、构架)一章不可谓不重要,它篇幅不长,不清晰之处却甚多,曾被一些研究家称为整部晦涩艰深的“批判”中“最黑暗的一章。”本文不及对此中文字作逐一考证,而只拟对其中的主要思想及其得失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自我意识理论是康德认识理论的核心,他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主要集中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中,要想在这篇晦涩难懂而矛盾问题最多的部分理清这一理论,其困难是相当大的。这里仅就我的理解,作一简要分析。一康德把主体认识能力分为感性与知性,相应把知识分为直观与概念。在感性直观中,虽然直观形式是主体固有的,但就直观与对象的直接联系、主体的接受性而言,它又是来源于对象的。而知性概念,作为抽去一切感性具体性的形式,不是来源于对象,也不是对经验内容的归纳概括,它只能来源于主体的自发性,即知性活动。这样,康德就把直观与概念从来源上严格地区分开了。但是他又认为它们必须相互结合,因为“知性不能直观,感性不能思维,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知性的功能是提供知识得以形成的形式,直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派在文化人类学史上影响极大,它反对古典文化进化论的片面性,强调人类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文化,对人类文化必须采取具体的历史的研究.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对中国灾害人类学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述评,认为中国灾害人类学有多种灾害研究类型,如地震、干旱、泥石流、灾荒史、石漠化等,但系统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源于汶川大地震之后。文章同时还探讨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视角、理论解释框架和方法论问题,认为多种灾害类型的研究,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多种研究方法论,特别是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是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既是对审美对象特征或艺术品味、风尚的抽绎,同时也积淀着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和精神指向。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诞生,使崇高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它在康德那里不但与优美一并成为解析判断力的两大范畴,更在其“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人类学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学哲学的理论视野下,崇高这一文化美学的有机元素,或可在纯粹精神领域里化作各种人生目的和理想,并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寻有限生命的意义和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不仅是社会形态转变的标尺,也是现代社会元理论内在正当性论争的焦点。康德哲学的建构试图为科学知识的合法性提供正当的理论依据,且意图为个体的道德情感和审美精神提供先验人类学的证明。现代性纠结的复杂论域中通过康德的人类学的基础可管窥知识的现代性困境,康德的哲学—人类学建构的难度在于人类学依据的三层不同侧重及其对于普遍历史观念的三重证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康德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认为康德是结合实践理性来谈该问题的.康德曾试图在理论理性(经验世界)的范畴解答此问题,但最终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只能借助实践理性(道德世界)作出追问和探索.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因而从认识论转移到实践哲学中,康德始终是在道德体系的框架里思考该问题。他认为要实现人的本质.前提即是用“应当”的道德规范要求“能够”的现实存在。他的思想对近现代西方的哲学家、基督教神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伦理学界似乎出现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新的流派,我们权且称之为新的新康德主义.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与西方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而元伦理学脱离社会生活与实践,功利主义又无法真正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当代康德伦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新解读,二是重构.学者们在康德伦理学重读重构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康德伦理学的理解,而且消除了对康德伦理学的许多误解.从而这既是对康德伦理学理论的新的修正和发展,又有益于推进伦理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康德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自由教育,其目的在于培育具有主体性的自由人,关注的是人的健全人格,主张人为自己立法。但是,在康德看来,在道德教育中又不能缺少强制,要通过强制来消除人的动物性和野性,从而使人产生规则意识,人服从自己为自我制定的法则,就是实现了强制与自由的统一。道德教育是一种自律教育,其核心就是培育人的责任意识,即人运用自己的理性,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什么,发现行为应该遵循的法则,并依据法则而行。但是康德对榜样的作用又不是全然拒绝,尤其是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他认为榜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实验的对象和例证,青少年可以运用自我的理性,通过道德榜样的行为实践来发掘出一些义务法则。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康德通过批判“旧形而上学”的误区而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指明方向的思路,探讨了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并联系唯理论、经验论的认识论思想和从费希特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指出了西方近代认识论思想的发展轨迹,以及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在这个发展轨迹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