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是找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始终关注着新文学运动中各种思潮流派的变革和发展,亲身参加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并且提倡过由“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积极介绍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以促进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探讨茅盾对新文学思潮流派的观点,对于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的发展,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i001-i001
周扬是个复杂的人物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艺理论家 ,人们对他和他的理论一直众说纷纭。《周扬的位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指出 ,周扬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他既是这一思想有力的阐释者 ,在一些时期又与这一思想体系发生冲突 ,最终导致了他在“文革”中的命运 ;文艺为政治服务 ,是周扬文论的归宿 ;对周扬文艺思想的研究要放在整个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体系内进行考察。《左联初期周扬文论的贡献与偏向———兼论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就周扬在左联初期文艺活动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新文学先驱中,茅盾开始是以文学理论批评在文坛上闪耀光芒、引人瞩目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活动贯串于茅盾几十年的文学生涯。他在这块土地上坚韧不拔地耕耘,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思想果实,为丰富现代文学批评史和思想史的宝库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五四”前后的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学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則诸层面都在同传统的裂变中产生了巨大的飞跃。青年时代的茅盾和当时的鲁迅一样,也是一位具有恢闳气度而又敢于放开眼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具有丰富革命阅历和文学创作实践的文学批评家,茅盾具备一般批评家难以得到的独特素质;洞察社会生活底蕴的革命胆识和探寻文学作品奥秘的艺术悟性,因而其文学批评观就见出独树一帜的品格。从其独有的生活与艺术素质出发,我以为茅盾的整体文学批评意识是纳入“历史——美学”的批评法则范畴之内的,这是这位批评家文学批评观的精髓之所在,也是他为新文学批评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之所在。探究茅盾建构自成体系的“历史——美学”批评原则,可以追溯到其文学活动的源头。茅盾从事文学批评,一开始就视野开阔,志向不凡。“五四”初期的国内文坛,用茅盾的话说“简直寂寞到极点了”,“不特无真正的批评家,连被批评的材料都没有呢!”但茅盾看到,“西洋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批评主义相辅而进,批评主义  相似文献   

5.
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九八一年,可说是茅盾文学活动的后期。这三十二年,茅盾“在党的领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鼓吹党的文艺方针,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把这当作“最光荣的任务”。作为文化部长、作协主席,他涉及到了文艺方针、文艺运动、文艺思想的各个方面;身为作家、批评家,他最为关注的仍是现实主义、艺术技巧以及民  相似文献   

6.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左联"是世界共产主义思潮和革命文艺运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带全国性的革命文学团体,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因此"左联"研究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还应包括意识形态批评。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左联"的文学主张必定会受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拉普"文艺思想、日本福本主义和当时党的"左倾"路线的影响下,"左联"的文艺理论主张出现了一些偏颇,忽视了文学的特殊性。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路线的不断修正,"左联"也逐渐克服了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文学思潮汹湧而至的现代中国,对我国古代文学素有修养的茅盾,又是在广泛吸收异域的营养中成长起来的伟大作家。他的文艺思想经过接受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的筛选和探索过程。在这过程中,泰纳是茅盾早期“最信仰”的艺术理论家,他的“三因素”理论奠定了茅盾文艺思想的基本框架,同时泰纳的社会学美学也对茅盾的小说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不少论者仅以链条式而不是以积淀和渗透的眼光去理解他们间的关系,以为茅盾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后就将泰纳完全抛弃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本文试图揭示泰纳艺术理论和茅盾文艺思想的精神联系,并借以从一个方面考察茅盾小说的美学个性。  相似文献   

8.
茅盾现实主义理论,是同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茅盾的批评,起于“五四”时期,经过二、三十年代,抗战时期,以及解放后,计六十余年,他根据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文艺创作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深刻、持久的批评斗争。表现出茅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过人胆略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相似文献   

10.
<正> 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家,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可算是学兼中外,涵盖古今。“五四”以来,新文学受西方文化和思潮影响很大。茅盾是主观上自觉吸收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一个杰出代表。但我们认为,茅盾对于西方文化与思潮的接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它的文艺理论,20年代初,就通过《新青年》陆续传入中国,到了30年代初“左联”成立前后,得到大量的传播。作为“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茅盾,他很早经历了革命斗争的锻炼,实际的政治活动与斗争,造成了他在政治上较早的成熟,而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使他在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也比较早比较多。在《我走过的道路》(上)一书里,他回忆说:“1919年尾,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入党后,他不仅系统地学习过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而且译撰了许多学习宣传马列的文章,到了1925年,茅盾编写的《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他的世界观和文艺观的同步发展。在这篇文章中,他就很明确地提出了文艺创作,要经过“个人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全集》新版六《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题解”谓:“‘左联’的解散曾经由茅盾征求过鲁迅的意见,鲁迅曾表示同意,但是对于决定和实行这一重要步骤的方式比较简单,不够郑重,他是不满意的。”题解的意思似乎是说,鲁迅曾向茅盾表示过同意解散“左联”的意见。这其实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2.
<正>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茅盾做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在新文学运动史上所占的地位是重要的。对于他“五四”时期文艺主张的探讨,评论家们也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作了大量的考证,然而我觉得,仅仅把茅盾早期的文艺主张理解为现实主义(或曰“写实主义”)却有失精确或者说不当,这种似乎巳约定俗成的说法忽视了茅盾早期做为一位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做的贡献。笔者认为,他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自然主义的首倡者,他早期的文学主张也表明他是我国第一位自然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自然主义时期,是指他自称的1920年开始“叩文学的门”到1925年5月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这一段时间)。 茅盾早期对自然主义写作方法及理论的宣扬和介绍,并不是他一时的心  相似文献   

13.
茅盾——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茅盾,作为一个小说家,早已驰名中外,但是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想就茅盾在报告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一些粗疏的探讨。我想这对于全面了解茅盾的文学成就,了解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情况,都是有所裨益的。一首先,茅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是决非偶然的。这可以说是由于他那坚实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全面的报告文学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茅盾的文艺思想,一开始就建筑在雄厚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他积极提倡新文学。在他的第一篇文学论文里就提出了“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文学主张。这“人生”不是一家一户的人生,而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不是“特殊阶级”的人生,而是“平民”的人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生。进而他又指出“文学是时代反映”,“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他要求文学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  相似文献   

14.
茅盾是五四以来现代新文艺批评,尤其是现代小说批评的开创者:建国后,他担负了新中国繁忙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仍然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荐和评介优秀的作家作品,提携和奖掖文学新人。茅盾建国以后关于当代文艺的评论,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体现出理论知识渊博、创作经验丰富的特色,具有思想深刻,艺术见解精辟、富于独创性的特点,表现了高尚、纯正的文品和人品。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今天的人们去读茅盾的当代文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来,我国在现代、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若干位大批评家.他们在文艺理论批评上各有其特殊的建树.胡风就是这样的一位大批评家.他在长达五十多年的理论批评活动中,写下了大量的文艺论著,对我国文艺理论批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看来,胡风在文艺批评上的建树,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现实主义问题的论述上;二是在创作主体在创作中的作用的研究上;三是在对“左”的文艺思想的批评上.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文学的第一批评家”茅盾,以他早期大量的文学评论和作家论、作品论,而瞩目于我国五四新文坛;早期形成的文学观、批评观,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以前,大多都重视对作家茅盾的研究,从而忽略对批评家茅盾的研究,即使研究茅盾的文学批评,也只是为了探讨他的创作思想,很少注意茅盾文学批评本身以及所体现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研究茅盾早期文学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它存在的短暂的五、六年时间里,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文艺思想,有力地回击和彻底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作出了非凡的业绩和伟大的贡献。鲁迅是左联的盟主和领袖。左联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战斗业绩,是与鲁迅的领导和支持分不开的。冯雪峰曾经指出:“左联如果不是有鲁迅先生参加发起,有他的领导,那么它是不会有象我们所看见的那样的成绩,也不会象我们所看见的那个样子的。”这是从考察左联的作用和贡献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先驱,他在介绍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秉持“执两用中”的态度,创造性地阐释了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同情”与“超越”。成仿吾文艺思想历经从“个人关怀”到“社会关切”的发展转向,在某种程度上确证了现代文学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取向。总体上看,成仿吾是沉浮于时代风潮中的激进者与建构者,在多元思潮涌现的社会图景中生发了兼具独立品格和灵性的文艺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茅盾首先是以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文学理论家与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五四”新文坛上的。他一登上文坛,便与文学期刊发生密切联系,并直接主编过文学期刊。编辑文学期刊是他早期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文学期刊活动的拓荒者之一,为我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和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期刊活动的开始1916年,ZI岁的沈雁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早期的期刊活动…  相似文献   

20.
茅盾开端之作《蚀》三部曲并非政治与文学的简单勾联,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体验和个人情绪。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刻画了深受“五四”影响而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革命下的“颓废的一代”。茅盾在文化的层次上对“五四”精神、“五四”一代作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